第三章 官渡决战-大谷关
洛阳南面关隘,大谷关下。 刘备不待益州内部事宜处理得当,就派遣关羽、张飞二人率领五万大军,突袭大谷关。随行军师更是刘备最为倚重的诸葛亮。 “军师,为何迟迟不发起进攻?” 张飞扯着大嗓门,有些焦急的催促着。诸葛亮对着张飞作揖道:“张将军,虎牢关、官渡之下,项敖大军正与曹cao大军鏖战,吾等大军只需驻扎在此处,便可拖住项敖数万兵马。何必徒增伤亡?” 关羽在旁闻言,眉头一皱:“可毕竟主公与曹cao有盟约,若是迟迟不发兵,恐怕会落人口舌。” “关将军不必担忧!”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道:“时机未到。” “哪有什么劳什子时机!”张飞不悦的说道:“速速解决河南战事,返回益州替主公平叛蛮夷才是。” “两位将军慌甚?”诸葛亮不在意的继续说道:“吾等需要等的,乃是曹cao与项敖真正的决战。” “虽然已是四分天下,但主公势力最为羸弱。此次与曹cao结盟,不仅要打垮项敖,在要在曹cao口中夺食才行。”诸葛亮带着些许诡异的笑。关羽、张飞二人见状,无奈苦笑。出征之前,刘备千叮咛万嘱咐,切记要让关羽、张飞听从诸葛亮安排。 洛阳城内。 “主公,刘备大军驻扎大谷关外,已有三日。” 高顺此时已经被项敖任命为河南尹,负责河南所有事务。虽然项敖此时也坐镇洛阳,但整个洛阳的防务布置都是由高顺安排,项敖只是掌控全局,尤其是关注官渡。 项敖看着眉头紧皱的高顺,轻轻一笑道:“仲达以为如何?” “主公,以臣看来,诸葛亮是在等。” “等何?” “等主公与曹cao真正的决战!” “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高顺凝重回到:“然也!刘备刚拿下益州不久,自然是想要稳定益州内部。但迫于主公威势,刘备不得不分兵北上,与曹cao联合攻打主公。如此一来,诸葛亮自然不愿有太多伤亡。” “只有等到主公与曹cao决战,诸葛亮才有机可乘。” 项敖欣慰点头,继续问道:“那以仲达之见,如何对付诸葛亮?” 高顺沉着头,思讨片刻,对着项敖抱拳道:“主公,虎牢关战事激烈,臣恐怕无法分身。要对付诸葛亮,臣有一人相荐!” “谁?” “河南焦作司马懿!” 项敖闻言双眼一瞪,微微心惊。 “恕臣直言,主公麾下如今将士,大多是险中求胜之雄才。虽然立下赫赫战功,但主公此时的终点乃是攻下曹cao麾下的关东诸州。” “此人刚刚及冠,河南之地到处都传言着此人不凡。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多稳重。而诸葛亮此人,稳重老练,不管对手是何人,都不会轻易用险计。” “洛阳局势越稳,对主公越有利。” 项敖闻言,沉着脸点点头。可是要是用司马懿此人,项敖心中顾虑颇多。一统天下之后,项敖是会带着大多文臣武将返回自己的世界,自己留下的人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如同历史一样再次被司马懿篡位。 项敖思讨片刻,抬起头来下令道:“徐庶接令!” “末将在!”徐庶闻言一愣,随后疑惑抱拳。 “令徐庶为主帅,坐镇大谷关。至于司马懿遣人前去招来,若是司马懿愿意,暂为徐庶军师,以观其能力。” 徐庶闻言,恍然大悟:主公也是,不就是让我当保姆,顺便看看此人是否可用么? “诺!” 一日过后,司马懿并没有向历史中一样,拒绝了项敖的征辟。尤其是看见年轻的司马懿,一副我要扬名立万的神情之后,项敖心中越发疑惑,对司马懿的戒备也越是大了起来。 “将军,在下可否献计?” 此时已经站在大谷关城墙上的徐庶,闻言微微一愣,好奇问道:“是何良计?” 此时的司马懿刚刚及冠,年轻得很,眉宇之间的稚气更多的是意气风发的朝气。或许是初上战场,司马懿甚至显得非常兴奋。 “将军,既然诸葛亮想要坐收渔翁,必定是料定主公想要稳住洛阳,将心思放在东面的战场。”司马懿兴奋的说着:“若是此时将军出其不意,从伊阙关出兵,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诸葛亮当如何?” 徐庶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显得有些激动,双眼精光频闪。思讨良久,徐庶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沉声道:“仲达果然心思灵巧,可是主公派遣吾二人前来大谷关,并不是要打退诸葛亮,而是将其抵挡在关外便可。如仲达所言,主公如今的战略要害乃是官渡,吾二人还是别多生事端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