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各有谋略
“荀军师,这九江恐怕不好打啊。” 荀攸此时已经率领着八万大军,九江义成。大军的将领,乃是昔日响应檄文的诸侯之一,如今的徐州广陵太守张超。 张超的感叹,让荀攸有些皱眉。确实不好攻打,但能不能说这些降低士气的话? 荀攸想了想,向身旁的张超问道:“张太守,九江孙策兵力几何?” 张超想了想,沉声说道:“若是无差,水军一万,陆军两万。” “陈兵何处?” “大多在寿春!”张超指着舆图,继续说道:“淮河沿线当涂城、钟离城都有守军。” 荀攸扶了抚下巴,继续问道:“水军不会在淮河之上吧?” “那倒没有。”张超接过话说道:“一万水军,平日都在手寿春以南的芍陂湖,芍陂北连淮河。只要有战事起,孙策一万大军随时可以北上进入淮河之中,参与淮河沿线战争。” 荀攸眉头微皱,有些疑惑道:“芍陂?芍陂可是人工湖,吾称听闻好几年前芍陂不是快几近干涸了么?” 张超诧异的看了眼荀攸说道:“军师果然强识博闻,这些小事都能知晓。” “确实如此。不过孙策在吴郡称王之后,便大力发展九江一带水系,一是用作灌溉农田,二来,自然是为了备战。” “好一个孙策,果然有远见!”荀攸有些佩服的轻呼:“如此来说,想要从淮河攻打九江,岂不是难为?” 张超略微苦笑道:“确实有些困难。不过最主要的是,主公麾下没有能够与孙策水军一战的水军。即便能赶上孙策水军的六七分,末将也有信心攻下九江。” 荀攸点点头,低下头来沉思。 “从广陵攻入九江如何?” 张超继续苦笑道:“九江与广陵交界,有运河,恐怕...” “张太守,如今是否已过汛期?” 张超闻言一愣,下意识回道:“入秋了,确实已过汛期。” “汛期啊!”荀攸长叹一声,背着手,缓缓来到府衙门外。 “臧洪将军!” “末将在。” “着令率五千水军,前往下蔡,准备攻打寿春。” “啊?”臧洪一愣,就这么五千水军攻打寿春?可是我好想不会指挥水军吧? “嗯?有问题?”荀攸眉紧,沉着两看向臧洪。 “末将领命!”被荀攸一吓,臧洪抱拳就接令下来。 “王朗何在?” “末将在!”王朗忐忑的站了出来,不会让末将去领水军作战吧。 “着令王朗立刻返回广陵,调遣广陵守军,南下渡河,攻打吴郡丹徒。” “啊?攻打丹徒?”王朗一愣,疑惑道:“荀军师,水军可都在淮河一带啊。” “步兵就不能渡河了?” 看着黑着脸的荀攸,王朗忐忑回道:“能。” “那不就行了。”荀攸面色微怒说道:“如何渡河,自己想法。 ” “诺!”王朗苦着脸,抱拳领命。 荀攸转过身,笑盈盈的看向张超道:“想来太守大人应该了解九江郡吧。” “咕咚!”张超狠狠地吞了一口口水,颤抖道:“了...了解。可是...” “了解就行!”荀攸立马打断张超说道:“还请太瘦的大人立马从军中挑选十来精锐之士,前往九江治所阴陵。” “敢问军师大人。”张超面色发黑的问道:“末将的任务是?” “花天酒地!” “啊?”张超愣呼,没有搞懂荀攸的意思。 “乔装江湖之人,道阴陵去闹事去。”荀攸阴缩缩的笑着说道:“最好是能杀几个世家子弟,让阴陵乱起来。” 杀人?张超一阵疑惑,随后似懂非懂的说道:“末将懂了。” “对了,离去之前,还有已是要劳烦太守大人。” 张超抱拳,一脸正色道:“军师吩咐就是。” 荀攸轻轻拱手,随意道:“还请太守大人遣人摸清九江守军是何人。” “诺!” 张超再次抱拳,带着一众武将走出了府衙。 “将军,军师这是何意?” “问什么问?”张超狠狠训道:“军师乃是神机妙算,怎是吾等可以揣度的?” “吾等只需听从军师安排,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便好。” 臧洪和王朗嘴角微微抽动,无语的看了看张超。 而此时淮河对岸九江郡治所之中,吴国守将也在召集九江官吏商讨九江防务之事。 此时九江的太守,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文士,姓陆名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