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卢象升被困贾庄
袁方在袁家山等待着外面的消息。 不多时,城头上的枪声越发的密集了,袁方判断,是崇武书院的孩儿们上去了。 虽然他们的年岁小,袁方认为,让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锻炼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袁方坐在堂前端着茶杯喝亲,认真地听着枪炮声的节奏,这节奏,东西南北几乎是相同的,袁方认真很合理,因为他在这四个方向布置的兵力相当。 一个时辰过去了,北面的枪炮声突然嘎然而止,袁方断定援兵已到,而且是从北面来的。 他静静地喝着茶,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他听到另外三面的枪炮声也停了下来。 此时,张从兴奋地来到袁方面。 “少爷,退了,退了。” 袁方看了张从一眼。 “慢慢说。” “少爷,贼寇退了,河南巡抚元默带来援兵。” 袁方起身道:“援兵来得很及时。” 张从问:“少爷,你不去见见河南巡抚吗?” 袁方笑了笑:“出风头的事还是让袁枢去做吧!” …… 由于袁家成功地协助官府守住了睢州,河南巡抚元默大大功赞誉了袁家的长子袁枢,而且给袁枢胸前戴上了大红花,骑上大红马在睢州大街风风光光地转了一趟,接收全城百姓的祝福。 袁方没有去凑这个热闹,他忙着登记在这次战斗中受伤和战死的“忠勇大社”社员的名单,并着手给他们发放抚恤金。 自这一战之后,农民军没再敢来袭扰睢州,到了下一年,也就是崇祯八年,袁方做好了一切复出的计划,准备来年再出来做官。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年的十月,袁方的娘去逝,他还要在家继续丁忧。 从现在起,还要为娘丁忧三年,袁方只好重新修改计划。 首先他把科技团队调到睢州,并向他们提出了两项重要的科研任务,一是开展蒸汽机研究,二是开展滑翔机的研究。 他把科研团队明确地分为两个组,每个组都专于本组的研究项目,这样才加快科研进程。 他给科研团队设立项目后,又明确地为他们指明方向,这样,可使研究团队少走了许多弯路,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直接给出了实物模型,只是有许多的具体数据须要研究者去完成。 由于睢州保卫战的胜利,袁家的名声已经享誉河南,有更多的年青人到睢州投奔袁家,其中不泛士族子弟。 袁方不但扩大了崇文书院,还在家乡重建了崇文书院。 与此同时,他开始把“忠勇大社”这个组织开始向睢州周边一点点扩散,并得到十分喜人的效果。 就这样,袁方在睢州忙忙碌碌,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袁方回到了南京,他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尚书。 此时官场上的政治气氛已经大大地有利于袁方,在意方丁忧的五年时间里,他的崇文书院得到蓬勃的发展,所谓的“文党”已不再是传说,其在朝廷的声势与东林党不相上下,在朝廷的代表人物有傅冠、陈演、卢象升、兵瑜、范景文、方岳贡等一批人,这些人大多是袁方的同年,天启二年的同年全部都成长起来了,在严峻的政治博弈中,他们抱成团,借助崇文书院的各头,组建起了文党这样一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