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突袭大都市的摩天金刚
书迷正在阅读:百花赐落、血枪领主、仙美、洪荒之准提问道、神奇宝贝之火狱神龙、农门有甜:病娇夫君小悍妻、神秘芯片、萝莉meimei是我自己、北江雄鹰、瑾成毓秀
上海的早晨,七点多钟,街上的人,密密麻麻。人们神色匆匆,争分夺秒,生怕错过什么。 人们匆匆的来,匆匆的过。从一个地点前往另一个地点,几乎无暇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 能让人们停下脚步的几乎只有公交站了。在那里,人们驻足等待下一班地铁,或等待下一班的公交巴士。 所谓的公交——包括地铁和大巴——一旦把门打开,人们立刻如潮涌动。勇敢的人冲上前去,谨小慎微的人落在后面。 若是有座,倒也还好。则坐了上去,在旁边诸人的羡慕和嫉妒的目光中,一脸惬意地装作睡觉。 若是无座,则大抵要在一片你推我搡的混乱下,用身体——或臂膀或腰腿或胸背——与他人做着一种近似太极的推拿,一会儿挤过去,一会儿被推过来,再一会儿又挤过去。来来回回的,给自己腾下丝毫喘息的空间。 若是整个车厢人多得感觉都要爆了——但是还没爆掉的时候,那就面临比较尴尬的处境。比如,到站该下车时,用力向车外挤,却没有挤出丝毫半分,反倒因为门外又进来三两人,却被一股蛮力挤得更靠里边去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上海市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人口数分别是2415万人、2426万人、2415万人,2420万人。 至于2018年的上海人口,估计就算不是2400万人,也差不了多少万人。 想那175年前的上海,扑朔迷离的,有人说它可能是一个渔村,有人说它可能是当时大清朝的第二十大城市。 当年大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惨败,被迫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掉了香港岛,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以,在1843年11月17日,根据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对外开放,始让中国人领教了蛮邦夷人带来的工业革命成果。 而175年后的上海,既有金茂大厦、中心大厦、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这样的标志建筑,又有百乐门、大世界、世博园、迪士尼这样的消费场所,还有人民广场、上海外滩、文庙、静安寺、南京路步行街这样的休闲之地。 这175年后的上海,也有汤臣一品、华府天地、翡翠别墅、中粮海景壹号、华洲君庭这样的豪宅,那林立的豪宅下停着的法拉利、劳斯莱斯、迈凯轮、保时捷已成了稀疏平常的事情。这里的居民,大概就是位于城市阶层“金字塔”的顶层了。 次一等的居民,企业骨干、有司要员,或可算“金字塔下第二层”的,在上海中心地带有住房,虽非豪宅,但经济实用;也有小汽车,方便着上班下班。 然后是“第三层居民”,居住在上海轨道交通的十七条线路附近的房主,并非中心城区的,只是和地铁线贴着边挂着角的,每每房价和租金有波动就会拨动他们的心弦的。 最后是“底层的”,有城里的,有城中村的;有住得近的,有住得远的,基本是以租房为主,蜗居每天十平米的多,租得了二十平米以上的少,苟延残喘的多,舒筋活络的少。这类人,几百年或几千年前大概叫“下民”,现在一般叫“白领”。 白领所见的街道上,左边看过去的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右边看过去的是中国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但于犄角旮旯处可见一排门面,分别是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麻辣烫、福建千里香馄饨、蹄膀菜饭排骨汤。 但此时是早上,许多餐饮门店的大门口摆放着早点摊子,可买的早餐有2.5元的豆腐花、2.5元的包子、2.5元的鸡蛋、2.5元的甜豆浆,以及5元的粢饭、5元的鸡蛋饼、5元的手抓饼,诸如此类,也能引得白领们摩肩接踵、蜂拥而上。 若有挤得不上的人,或的确不着急的人,也可稍作歇息,拿出手机低头把玩,看看今晨新闻,或可有所发现,比如: “印尼地震海啸已造成1571人死亡,救援队持续寻找生还者。” “今年第十八号台风康妮影响上海,近日或有大风大雨。”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他们在激光物理学的革命性发明,而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法国。” 其中有人举头看着天空,忽然发现天空中的云朵不是往常看到的那样自西向东飘,或者自东向西飘,而是呈漩涡状地从东南西北向中间飘来,慢慢聚拢,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云团,渐渐遮蔽了半个天空。 “轰隆!” 骤然响起的霹雳巨声,仿佛在每个人的耳侧响起,不禁震得每个人心里都是一颤。 越来越多人仰望着天空,揣测下一刻是不是就要打雷下雨了。 在那巨大的云团里,忽然一阵异动,接着一道迅猛的狂风席卷大地,让人周身又麻又痒,似乎空气弥漫着轻微的电流。 人们还未来得及细细思量,便又是一道凌厉的阵风吹来,让人不禁闭上双眼和嘴巴,几乎连身子都站不稳当了。 半空之中,一个影子闪了下。 一个巨大的身影坠落在大地上面。 “轰隆隆”一声响,人们脚下猛地一震——更站不稳了。 等人们好不容易站稳了,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银白色的巨型机器人矗立在那里,东方明珠塔在它的旁边就好像一个瘦小的有待欺负的娃娃。 它的身形,让人们想起了传说中的神——巨灵神。传说中,巨灵神来自天庭,手拿宣花板斧,在花果山水帘洞外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打了一仗——但是没打过,这事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 但是这个巨型机器人看起来可不像什么神仙,神仙起码是要穿衣服的。但这巨型机器人的身上是明亮而光滑。一颗大脑袋上的两个眼珠子也是灰蒙蒙的,也并没有嘴巴鼻子,也或者看起来像是其它的银白色物件遮挡起来了。 还未等人们思绪稍作停留、思想稍作思考,一阵狂风夹杂着灰尘遮天蔽日地席卷而来。 原来是那巨型机器人下坠力道巨大,当即将地面震出一个极大的深坑来,并生成一道冲击波向四周冲散开去。所幸,所坠落的地方只是临江的一个广场,但道路两侧的房屋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 人们看那巨型机器人似乎没有动弹的意思,便举头望天,想着“这家伙”是不是从什么“国际空间站”掉下来的。 无数的青年男女拿出手里的苹果手机、小米手机、华为手机对着巨型机器人拍照,有的摄像,有的报警,有的给晨报晚报打电话。 有人觉得,这美国纽约有自由女神像,相对的,以后上海也有巨灵神像,也是有趣的。 也有人觉得,等会到了公司,就有了一个不错的谈资。 还有人觉得,或者这个巨型机器人现在不会动,或许以后也不会动了,那真是遗憾。或者这个巨型机器人是代表了外星人文明的一个证据,但是目测下来高度怀疑它只是一堆废铜烂铁。 但是这个巨型机器人是会动的,而且动作非常迅猛。它只双臂一挥,也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将几个陆家嘴的办公楼像豆腐渣一样的扫倒。 人们看呆了。 漫天的尘土,夹带着火光,和尖锐的嘶鸣声、哭喊声。 “哎呀!” “救命!” “快跑!” 也只一瞬间后,人们反应过来,开始慌乱地奔跑着,或向四周,或向远处奔跑着。 那巨型机器人的双眼忽然发出亮光,但见一道刺眼的红光射向静安区,刹那间将静安区新闸路一带化为一道火海。 又见一道刺眼的红光射向大世界一带,刹那间将金陵路一带化为一道地狱。 那巨型机器人一个纵身,从黄浦江上跳了过去,一脚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踩成了废墟,一脚踢向东方明珠塔。 大半截东方明珠塔崩飞出来,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滚了两滚,砖瓦碎片破碎喷洒得到处都是。 黄浦江西岸的人们看到巨型机器人跳到了黄浦江东岸去了,本能地往西边跑,越远越好。 但马路上公交车、私家车在慌乱的人潮中寸步难行,有的司机弃车而逃,让本就拥堵的街道变得更加阻塞不堪。 防空警报悠长的声音响起。但见远处飞来两驾战斗机,但还没等飞近,就被巨型机器人一道红光扫成灰烬。 人群中有人大声喊道:“这是世界末日啊!大家快跟我一起做祈祷,祈祷上帝保佑,可以去天堂。” 另一人发表反对意见说:“应该念阿弥佗佛,可以早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佗佛!阿弥佗佛!” “上帝保佑!上帝保佑!” “阿弥佗佛!阿弥佗佛!” “咦?你看天上——” “你别想打扰我念经,就算你让我看天上,我也——咦?天上那是——人?” “天上的是人还是不是人?” “是你问我还是我问你呀?” 此时此刻,云团之外,离地面数百米高的半空之中,遥遥地几个人站在那里。 远看好像蚂蚁,但蚂蚁是不会在半空中的,能在半空中看起来像蚂蚁,并且依稀有些个人的影子的,那一般来说就是人类。 但常识来说,人类要想出现在半空中,或者借助飞机、滑翔机之类的器具,或者一发人间大炮打到半空中去,或者从国际空间站掉下来。 这也都是处于动态着的。 自然不可能有人不借助什么器具而出现在半空中,更不可能不借助器具出现在半空中还能一动不动的,这是常识。 不过所谓常识,本就因时而异。 比如一百年前,人们没听说过原子弹能瞬间把一座大型城市炸成土,没听说互联网能让全球任何地点的人即时交流。 比如两百年前,人们没听说过飞机坦克,没听说过电报电话,没听说电影电视剧。 时间在变,常识也在变。 一段时间以前不是常识的,一段时间以后变成常识。 对一些人不是常识的,对另外一些人却变成了常识。 比如,不需要飞行器就能出现在距离地面几百米的半空之中,对黑洞公司的人来说,就是常识。 那半空之中的人,正是徐娜娜一行人等。他们分别是:徐娜娜,号码567;李元霸,号码1287;张皮绠,号码1707;张有猫,号码2018;他他拉,号码2019。 然而,虽然是黑洞公司成员,但是对张有猫来说,突然出现在半空中,于他也不是什么常识。 他的脚有点软,于是问道:“娜娜姐,我们怎么突然出现在半空中?会不会掉下去?死了是埋起来还是火化……?” 他见张皮绠和他他拉都称呼徐娜娜为“娜娜姐”,料想“入乡随俗”一下。 徐娜娜一脸的疑惑:“你多大呀?怎么就叫我——娜娜姐?” 张皮绠在旁边嘿嘿地偷着乐。 他他拉在旁边眨巴眼睛,一脸好奇的样子。 李元霸倒是觉得无所谓一件事,在旁边呆呆地看。 张有猫想了想说:“我猜你比我大,还结婚了,而且我看张皮绠和他他拉也叫你——娜娜姐,所以,我想估计我也可以叫你——娜娜姐,不是吗?” 徐娜娜摇摇头说:“我很想问,那么是你的年龄多大呢?” 张有猫愣了一下说:“37岁。” 徐娜娜点点头说:“我才29岁呀!张皮绠是24岁,他他拉是25岁,都比我小,自然是叫我——娜娜姐。你个37岁的大男人也叫我——娜娜姐,那不就把我叫老了吗?” 张有猫哦了一下问:“那么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妥帖?” 徐娜娜微微一笑说:“你就叫我——娜娜——就好了呀。我叫你有猫哥——不!这个太亲密了。还是叫你——张哥——吧!” 张有猫应了一下说:“好,就这么办吧。” 张有猫回过头来,看见他他拉轻轻地咬着口型,好像是在说“猫哥”。 他呵呵地笑了笑,忽然想起要问的问题。 于是他问:“哦。对了,我们突然出现在这天上却又没有立即掉下去,这是为什么?” 徐娜娜淡定地说:“你仔细看你脚下的,是打磨过的钢化玻璃板。这玻璃板十米长、十米宽,边角处镶嵌着钢化杆。这些钢化杆一头通过黑洞缝隙连接着某个固定着的地方,另一头支撑着玻璃板。这样,我们就可以站得高、望得远了。” 张有猫点着头说:“哦,原来如此,真倒是挺方便的。” 徐娜娜接着说:“那么,就先这样,你们留在这里,我先回去?” 张有猫赶忙说:“娜娜姐——啊不——娜娜,你去哪里呢?” “我就是来这里实地看一下。哇!不的不说,这个机器人真是高大——我说的可不是高达。当然,还是要回到我的控制台那里,能方便做一些复杂的cao作。而且在那里给你们的视野下达指令也会比较快。” 张有猫摆摆手说:“好的。再见。” 张皮绠在旁边说:“娜娜姐,千万别让我死了。” 徐娜娜说:“放心,你死不了。” 他他拉很嗲地说:“娜娜姐——!” 徐娜娜问:“嗯?” 他他拉继续很嗲地说:“没事,就是想这样叫你。” 李元霸在旁边忍不住说:“快点吧,我要试试我的身手。” 徐娜娜打开一道黑洞门,钻了进去,随之关闭了黑洞门。 张有猫向黑洞门里望了一眼,黑洞门那边是黑洞隧道大厅的“2001-号”控制台。 不一会,徐娜娜发来信息:“一个后勤,4个前锋,阵容不错。我是后勤,你们是前锋。李元霸和张皮绠是主力,张有猫和他他拉是替补。你们动手,我来配合。每人集思广益,出计献策。尽早把大BOSS解决,回家二刷《延禧攻略》。” 李元霸说:“那我先第一个来!” 说完,李元霸提出两个大铁锤,从玻璃平台上一跃,跳了出去。 张有猫立马变了脸色,忍不住叫:“诶?诶?诶?——这里下去可有几百米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