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敬茶
等了会儿,看皇上仍是闷头批折子,高得盛提醒道:“皇上,柒公子和夫人都在承乾宫等着您,您现在是否移驾?” 皇上闻言立刻就站起,手里的朱笔和折子一一撂下:“那就走吧。” “....”呃。 高得盛懵了懵。 这皇上也太别扭了吧? 看这站起的速度,明明是极想去的,莫非是在等着他给台阶?高得盛暗骂自己愚笨,没能早点领悟皇上的心思。 到了承乾宫的时候正是满堂欢声笑语,随着皇上的迈入,中静了下来,众人忙起请安。 皇上神色威冷,目不斜视的走到上位坐下。 而后一扫众人,虚抬了抬手,淡淡的道:“都起来吧。” 皇后见皇上这般,有些莫名的蹙了蹙眉,昨小两口成亲的时候还开心的不行?今来敬茶,怎么就摆出这张冷脸了? 姜零染从皇上脸上看不出对她的满意之色,一时心中忐忑。 燕柒面上的冷意比起皇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站在姜零染旁,胳膊挨着她的,虽是未有言语,但这么站着,已是无声的说明着态度。 行墨和芝如一个端茶,一个摆蒲团。 燕柒看了看脚下的蒲团,深深的吸了口气。 他带姜零染来,不是受冷脸的! 站的近,姜零染甚至听到了燕柒粗重的呼吸。 对于皇上,她是感激的。 况且在她看来,皇上这么溺燕柒,会对她有不满,实是正常。 赶在燕柒托起她的手离开之前,她先拉着他跪在了蒲团上。 皇上面上瞧不出神色,皇后和善可亲的喝了茶,而后给赏。 季川喋喋不休的念了一大串,而后把写的满满当当的礼单搁在托盘上,双手奉给姜零染。 姜零染谢恩接下。 皇后不敢居功,笑道:“这赏,其中一多半都是皇上让准备的。” “昨儿让高得盛挑了小半呢。” 燕柒和姜零染闻言都是惊讶的。 皇上察觉到脸上的视线,略有些不自在的轻咳了声,道:“以后好好的过子,且不可无端生出争执!” 说着看了眼燕柒:“你年纪大些,又是男子,遇事多谦让你媳妇。” 燕柒更是惊讶了。 这还是皇上吗?! 姜零染眨了眨眼,一时分辨不出皇上是满意她,还是不满意她。 若不满意,何苦悉心准备了这些赏赐?以及这几句掏心窝子的叮嘱? 可若是满意的话,从他脸上,还真没瞧出来。 “哦...是。”燕柒回神,忙揖手:“谨遵皇上的话。” 前朝政务繁多,皇上不能久留,临走的时候带上了太子和燕柒。 勤政里,皇上一边和太子商讨政事,一边分着神的去看燕柒,瞧他不住的抚袖子上根本不存在的折子,拧眉道:“衣服怎么了?不合?” 燕柒闻言摇头。 起走到书案边,献宝似的扯着袖子给皇上看:“这是我娘子给我做的新衣服,您看看这针脚,还有这花纹颜色吗,是不是非常好?” “...”皇上无语的翻他一眼,连理都不想理。 太子看着笑道:“确实是极好的。”说着顿了下,又道:“最重要的是子安喜欢。” 皇上闷了会,赏下六匹不同颜色花纹的革丝,让他们二人回去裁衣。 燕柒不缺这个,本不打算收。 但想到姜零染或许会开心,便揖手谢恩了。 承乾宫里,皇后打发了多余的人,只余太子妃,姜零染和燕两仪几个,坐着说话。 皇后拉着姜零染的手,亲昵的道:“我虽算不得你的正经婆母,但喝了这杯媳妇茶,此后我便当你是我的儿媳。” “燕柒疼你,举国皆知,有些事或许是我们多虑了。但过子,免不了有磕碰,若他叫你受了委屈,一定要来告诉我。”说着笑了下:“我虽是不好去管束他,但是我可以告诉皇上和太子。必不会叫你受委屈的。” 皇后是真的喜欢姜家这兄妹俩。 懂事不说,还聪明能干。 前朝姜霁帮了太子良多,内宅里,姜零染也屡次帮太子妃解忧排难。 且因着姜家和太子的关系,燕柒近来对他们的态度多有缓和,再没有和太子作对过,前朝省心不少。 “多谢皇后娘娘。”姜零染含笑说着。 虽然笃定燕柒不会欺负她,但听了皇后这话,她还是很窝心的。 “若受了欺负,一定来找您寻求帮助。” 皇后闻言笑意更浓,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才是好孩子。” 有人欢喜有人忧。 承乾宫里笑语不断,华阳宫里确实恶语如刀。 自从燕柒砸了瑞王的腿,宜妃就恨不能杀了燕柒解心头恨。 她的儿还躺在榻上受苦痛折磨,燕柒却风光的娶妻宴客。 而皇上,为君为父,做事却有失公,让人生怨! “打听一下,都给了什么赏?”宜妃手里捏着把鎏金缠枝牡丹纹花剪,正侍弄着一盆盆栽腊梅。 翠儿领命而去。 约莫过了两刻钟回来,将所打听到的告诉了宜妃。 “咔嚓”一声。 一杈腊梅开的极好的树枝被截断,掉在地上。 翠儿悄悄抬头睃一眼,瞧见宜妃沉的神色,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一个和离过的,还真当个宝!”宜妃把剪子拍在桌上,啐了一口,恨声道:“全都是脑子不清楚的傻蛋!” 翠儿闻言吓得心都要停了。 面色一变,忙去关门合窗。 “娘娘,隔墙有耳,可不敢这么说的。” 前一段时间因着瑞王的事,宜妃没少去皇上跟前闹,惹的皇上不快,这接连一月余都未踏足华阳宫。 而皇上这般,到底是因为相信燕柒的话,而质疑瑞王。 其实不光是皇上,就连宜妃心里也是质疑过瑞王的。 知儿莫若母,若说是瑞王把燕柒的腿给砸断了,那宜妃是一百个相信的。 但若说是从不曾招惹过皇室中人的燕柒对瑞王下了黑手...这,宜妃却不怎么相信。 加之在上,二人一人一说辞,细究下来,竟是瑞王理屈,宜妃心里就更打嘀咕了。 可打嘀咕归打嘀咕,不管何时,她这做母妃的都要站在瑞王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