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 摇光圣女 道之为何
“好强!”雍正面色凝峻,缓缓地吐出这两个字。 玉心公主也被这样的惊世大战给震撼住了,愣愣出神,竟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心忧之事。 “哎~”雍正长叹一声:“这样看来,这一届的皇榜第一要被这个天机阁的乐逍子摘得了。本来还想着要是莫兄能够拿到第一,你嫁给他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莫兄这个人很不错,而且你俩也认识,都知根知底,比嫁一个陌生人要好得多。但是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如此年轻的乐逍子竟然如此的强,他刚才那一招,恐怕是已经能够屠渡劫者了。莫真恐怕是没有机会了。”雍正连连摇头,最后失望的叹息道:“唉,本来还想着莫兄能当我的妹夫呢,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杀出来这样一位绝世妖孽。” 听到雍正还想让自己嫁给莫真,玉心公主顿时炸毛了,秀眉微蹙,转过头怒瞪着雍正:“谁要嫁给他了?那个登徒子,他想都别想。再说了,他能不能打过那个摇光圣女还不一定呢?你还在这想着他能够打进决赛?跟那个乐逍子一决雌雄?” 玉心公主漂亮的眼眸含着盛怒,心想道:“那个登徒子,第一次见到我就口出轻薄之言,什么眼前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花言巧语,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还有,别人无论是谁看到我都对我毕恭毕敬的,甚至争相献媚,虽然这些我都不在乎。可那个莫真倒好,每次见到我都冷冷淡淡的,好像没有看到一般,故作高傲,沽名钓誉,我怎么能嫁给那样的人?而且一想到如果莫真真得了皇榜第一,那时候自己就要嫁给他,她就对莫真更加愤恨不已了。”其实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在她与莫真赌气的这期间,她已经对莫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不然一提到莫真,她也不会这么大反应。只不过她自己还不自知罢了,只把这种情愫当成了对莫真的不屑和愤恨。 雍正没想到玉心公主的反应居然这么激烈,顿时就想出口反驳,但是转念一想,那个摇光圣女好歹也是大魏国第一大修仙门派的圣女,肯定也是个了不得的妖孽,虽然莫真也不是庸才,但能不能赢还真两说。这摇光圣女和那乐逍子都是大魏国那边过来的,这一次,雍正对雄踞在最东方的那个大魏国的恐怖程度总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最后,雍正只得弱下了气势,但又不愿意就此认输,轻哼了一声:“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进二第二场,莫真对摇光圣女。 莫真先上到擂台,看着背负一轮金灿灿红日的摇光圣女从擂台下方缓缓升起,就好像一轮旭日东升的太阳从擂台的地平线上升了上来,最后太阳越升越高,直到摇光圣女完全站立在擂台上。 摇光圣女一步步走向擂台中央,那轮圆盘一般的红日也跟着她一起逼近,莫真觉得简直要闪瞎自己的一双眼。 莫真拱了拱手,嘿嘿一笑:“圣女,你身后的这轮太阳简直不能太耀眼了,这样的神迹你到底是怎么修炼出来的?”他一脸期待的看着对面那个正婷婷走来、面容清秀的摇光圣女,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 闻言,原本走的还算稳当的摇光圣女顿时脚下一个趔趄,脸色一黑,盯着莫真微怒道:“谁跟你说我身后的这是一轮太阳的?” 莫真一脸不解,反问道:“那不就是一个太阳吗?” 那个姿容不俗的道姑气得差点跳起来,咬着牙一字一顿的说道:“我说了,这不是太阳,你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这明明是一轮圆月好不好?” 莫真瞪着眼睛看了半天,有些不太敢开口,有点怕得罪人,但是最后还是说了:“你那明明就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啊,哪有月亮是红色的?” 摇光圣女直接没脾气了,都快哭了,冲着莫真大声道:“你是魔鬼吗?我要怎么说你才会相信!我再说一遍,我这是月亮,月亮,月神的标志!” 莫真猛然惊醒,身负圆月,浑身自泛霞光,犹如玄女转世,他突然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一千种先天体质里面,有这样一种带着神话般的体质——月神体! 传言,月神体与昊天体质并列,并称为战神体质,先天无敌,水火不侵,在修仙界一千种先天体质排名中,排在前一百名之中,比金千金的那种极寒之体还要来的恐怖。这两种体质,当世极其稀少,曾在修仙长史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尊出世,都代表了不凡。 这种不坏之身,男的曰昊天,女的曰月神体!这月神体还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脑后高悬着一轮明月,天生如此,实乃惊异,传言都是真神转世! 莫真没想到自己今天还能看到如此罕见的体质,而且一见就是两尊,一个昊天体质,一个月神体,这东胜神州,区区一个三星大州,还真是不简单啊。 莫真知道自己闹了个大花脸,连说对不起,是自己见识短浅,不识天外之人。摇光圣女这才气消了一些。 一个小插曲,不妨碍比赛的继续进行。 摇光圣女聚起全身元气,聚集到手上,那双葱白小手顿时变得晶莹琉璃,好像有世上最坚硬的晶莹物质覆到了她的手上。 一掌劈来,就像切豆腐一样切开了空间,在旁人看来坚不可摧的空间壁垒,竟然就这样被她像划破一张纸一样的给切开了,莫真顿时精神一震,眉头一挑,心头狂跳,差点惊呼出声:“道!” 是的,这摇光圣女已经触摸到了道,那是道之力! 道虚无缥缈,是修仙之人一生的追逐,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天地至理真经《道德经》将这个道字解释的最为清晰,开篇就讲:“道,可道,非恒道。”虽然只有一句,但大道化简,言简意赅。 “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和形容的,否则,它就一定失去了“道”的真实涵义了。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一切物质的本质,道化育万物,它包含一切,贯穿了一切。 触摸到道,就等于抓住了世界的本源,抓住了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是何等的可怕?比掌握了空间法则还要可怕,毕竟空间法则只是神通,而这道是本源! 在修仙者眼中,道有四个阶段,分别是问道、悟道、入道和证道,修仙者修炼上千年上万年,最后都是为了什么?就是不过两个字:“证道”而已! 因为大道无情,不证道,不能升仙。 道的前面两个阶段,粗浅的说,就是道路(即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和方法。 问道找道路,悟道找方法。 修士从天道境开始可以问道。莫真之前已经经历了这前两个阶段,就是问道和悟道,他扪心自问过,自己的道,就是侠仁之道!悟道也悟过,悟通之后,世间的一切事物在他眼里就好像一瞬间都变得极其简单了,虽然还远远没能触碰到世界的本源,但他明显的能看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事物的本质,那种奇妙的感觉,是真正的大道化简! 就好像看到一朵花,所有的人都只是看到了那是一朵花,但你在看到那一朵花的瞬间,却将它的一生都看完了,直到最后化成了一颗手指头般大的种子,那就是它的本源。 事实上,悟道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在找方法,它不是在针对某件事找方法,而是在针对整个世界,整个世界的本源,找到方法看透它,看透所有的一切,也包括看透自己。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形成某种联系,一切事物都在自己眼里变得简简单单的那种联系。 当然,这很飘渺,听起来也很不可思议,无数人追逐这个虚无缥缈的道追逐了一辈子,也悟了一辈子,到老都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悟出了什么。可能连他们自己本身在这个世界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或者是某种属性他们都还没有看明白,还有自己到底在追逐什么?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这些在他们自己脑子里更是一团乱麻,更不要去说悟那更加繁奥高深的道了。那种隐隐的触摸到世界本源的感觉,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莫真悟道之后,就想更加再进一步,入道。入道,才是真正的涉及到了道,没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到达悟道这个阶段后,你最多就是比别人看到一点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但什么都干不了。但只要一入道,就是真正的一切事物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因为你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连本源都看透了,所以自己面前的一切,你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就好像小孩子玩泥巴一样,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子都行。这才是道的真正恐怖之处! 但莫真在时间卷画中费力了好久,依旧毫无所得,那种入道的感觉,就好像是看不见的风,怎么抓都抓不住。偶尔灵光一闪,但很快就像是清风一般的飘散了出去,什么也没有留下,最后只剩下无尽的失落。 莫真有一种感觉,入道的大门好像还远在天边,自己离它还有很远很远。 按理来说,道是比法则更加高级和厉害的东西,应该是先悟到法则,然后才能触碰到道,但是以这摇光圣女的境界,她现在恐怕连法则当中最简单的空间法则都还没有掌握到,她又怎么可能直接跳过法则,直接触摸到道这个层次的呢?虽然她现在的道还只是一点隐隐的皮毛,连入门都还不算不到。但她毕竟还是触碰到了点什么东西,那可是道啊! 莫真有点儿想不通。 摇光圣女每一掌切出,都能使空间破碎,举手投足,浑然天成,自有一股神韵,那是一种非平常的道的力量,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一般人看不明白,只是觉得她的掌法很厉害,那样轻轻的一挥,居然连空间都能破碎。 莫真也是接近这个层次的人,他看的再明白不过了,只是涉及到了一点点的道之力,竟恐怖如斯! 莫真稳定下心神,一边躲避摇光圣女的玉掌,一边开口道:“虽然你已经隐隐地触碰到了道,但是仅是如此,你对付我还不够。” 摇光圣女顿时一惊,侧过脸一脸惊讶的看着莫真:“你竟然知道‘道’!”也难怪她会吃惊,道这个层次的东西,垠垠修仙界,只有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才会知道,毕竟像飞仙境以下的修士,或者说是渡劫期的强者,能掌握一两门神通法则就算是绝世妖孽了,不到飞仙境界,根本就不知道‘道’是什么东西。 只有有圣人的道统和超级势力才会知道‘道’,因为圣人已经是入道级别的强者了,对道的认知和参悟当然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但像这种超级势力里面的年轻人,是知道‘道’的,虽然他们还不知道那代表什么。这就是身在超级豪门的优势,能知道一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隐秘。 当然,像‘道’这种东西圣人肯定是不会出去到处乱说,并且,平常的人或者是修士想见一眼圣人,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圣人一般都是深藏在圣土显化之地不出来的。所以,垠垠修仙界,知道‘道’的人,少之又少,在东胜神州这块三星大州上,除了摇光山内的极少部分人之外,没有人知道‘道’是何物,包括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些所谓的大佬。 而莫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从《至尊飞仙诀》里面看的,里面有他的生父伏羲的亲手笔记:道者,道也;道者,自然也;道者;本源也。因一切事物或非事物,不约而同,都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是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象无形,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