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章 宗正刘焉打算搞事情了
从蔡邕那里回来,董明坐了班,到了晚上的时候,徐庶过来说家里来人了,让他回去一趟。左右也无数,他就跟着徐庶回去了。 一路上,徐庶在前,挑着灯,董明跟在后面。 “你今年多大了?”董明忽然问了一句。 徐庶轻声回道:“过了今年学生就二十了。” 董明点点头,道:“明年开春,我给你行冠礼吧?” “谢谢先生。” “没什么。” 两人边说边走,走到半当间的时候,董明才想起来,问了一句:“家里是谁来了?” 徐庶顿了一下,然后四下看了看道:“是槽校尉。” “孟德?”董明皱了皱眉头,眼下曹cao应该在整军备战,出征南匈奴才是,怎么会来找他的。而且两人一个是九卿之首,一个是掌握洛阳一部分兵权的典军校尉,怎么看都不应该深夜到访才是。 董明停下了脚步,思索着要不要回去见曹cao。 “老师?”徐庶停下来,疑惑的看着董明。 “曹孟德不是莽撞之人,既然敢冒这么大的风险,一定有他的道理。”最终,董明还是决定相信曹cao。 这是对曹cao能力的信任,他可以肯定曹cao此来,一定准备好了万全之策。 “没什么,走吧。”董明摆摆手,示意徐庶继续往前走。 到了府上,已经是晚上了,便走了后门。进来就是后院,曹cao就在董明特意准备好的会客厅等着。徐庶送董明到门口,然后自己在大门前十步左右站着,意思是要为董明看门了。 董明没有拒绝。他对徐庶笑了笑,然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厅内,曹cao正在喝茶,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听到响动,转身一看,看到了董明,脸上露出了笑容:“伯照先生,经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哎?又是这八个字,搞什么啊。”董明心里吐槽了一句,脸上却展露笑容,走到曹老板身侧道:“寒暄就不用了,你我二人,有什么事直说即可。孟德此来不会是跟我道贺的吧?” 曹cao闻言朗声笑道:“却是要为先生恭贺,恭喜太常了。” 董明摆摆手道:“好啦,这种事情就不用再说啦。先说正事吧!这么晚过来,还让徐庶去找某家,所谓何事?” 董明一直都是不拖沓的性子,曹cao倒也习惯了。听到董明催促,便直接说了起来。 曹cao一屁股坐在软塌上,皱着眉头,道:“cao,之所以过来是想拜托先生一件事。” “请说。”董明等着下文。 曹cao长叹一口气,道:“cao有耳闻,宗正打算向陛下提请,废除刺史,在各州设置州牧衙门,以宗亲执掌军政,镇守各州。” 宗正,是刘焉。 董明闻言眉头一挑,他还好奇呢,来到汉末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在奇怪为什么没有州牧。各州只有一个六百石的州刺史,负责监察百官。现在他才明白,这州牧制度是刘焉搞出来的。 刘焉,他上朝的时候也见到了。 老帅哥一个,长得人高马大,器宇轩昂的。老头的履历也很漂亮。 先汉鲁恭王刘馀之后,汉章帝元和年间,刘馀徙封竟陵,刘焉既是竟陵人。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延熹三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的司徒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 照这么看,刘焉下一步必然是九卿,在九卿磨练两年,就能在刘宏临死前,坐上三公之位。不过听曹cao这么一说,再加上日后这糟老头子跑到了益州当土皇帝,董明意识到,刘焉已经不打算陪着刘宏继续驾驶大汉朝这艘破船了。 “孟德的意思是?”董明其实已经猜到了。眼下的曹老板虽然枭雄本色已经显露,但是对大汉还是抱有期望的,很显然以曹cao的智慧自然能看出州牧制度的弊端。 当然了,这有脑子的都能看出来。州牧长官一州之地的军政财三权,这跟封国有什么区别?地方势力做大,洛阳这边就只能打出GG,双手离开键盘了。 然后大汉朝就会变成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的局面。 曹cao自然不愿意,他还要做大汉朝的征西将军呢,不对,眼下看到何进这种沙雕都能成为大将军,曹cao的心思火热了起来。他也想成为大将军! 到时候也能霸气四溢的喊一句:“谁能横刀立马,唯我曹大将军!” “希望先生阻止宗正大人,不要让州牧制度成为定局。”曹cao一脸郑重的说道:“某家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可是明日某家就要率军出征,无奈之下,只好来求先生了。” 董明闻言点了点头。这件事就算曹cao没有提前说,到时候刘焉就是突然袭击,董明也会拼命阻止的。这玩意就是给大汉朝埋下祸根的,他要改革,除了统一意识形态之外,还得维稳。 国家都不稳定,你搞什么改革,直接掀桌子,杀他个干干净净,再造乾坤算了。 眼下大汉朝还有得救,等州牧制度成型了,大汉朝就只能凉了。 “孟德放心吧,这件事,某家会阻止的。”董明一脸郑重的答应下来。 “如此,cao就放心了。”曹cao长舒了一口气,然后道:“在下也不好就待,既然已经说完了,便告辞了。” 董明点点头,知道不是跟曹cao闲聊的时候,边站起来道:“孟德此去还请小心!战场职场,刀枪无眼,万万小心。” 曹cao闻言洒然一笑道:“不碍事的。” “如此,某家不耽搁孟德你的时间了。” “告辞!” 曹cao说完,转身大踏步走过去。走到门外的时候,看着站的笔直的徐庶,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个人物,以后要搞到自己手下来。 徐庶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一眼,正好与曹cao眼神相遇。 “见过曹校尉。”徐庶躬身行了一礼。 曹cao大笑道:“不必多礼,今日没有事件了,待某家凯旋而归在跟小兄弟你痛饮一杯。” 说完便直接走了。 留在原地的徐庶,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之后,没弄明白曹cao为什么要跟他痛饮一杯。 这个时候董明走了出来,徐庶迎了上去,道:“老师,回去吗?” 董明摇摇头道:“就在家里休息一夜吧,明日一早,为师再去坐班。” “好!” ...... 一夜无书,翌日清晨,董明带着困意来到了府衙,进了自己办公的地方之后,躺在软塌上就睡了起来。 没办法,太常就是这么闲,就是这么有尿性。 迷迷糊糊之间,董明感觉到有人在喊自己,从睡梦中醒来,睁眼就看到了张枢的一对死鱼眼。 “有事儿?”董明好奇的问了一声。 张枢点点头,然后道:“太尉那边送来了科考各种准备的章程。那边的意思是让您给看一下,修改一下。” 董明点点头坐起来,接过张枢手中的竹简,然后道:“不对啊,怎么是你喊某?其他人呢?文书呢?小吏呢?” 张枢闻言板着脸解释道:“他们都在外面,说是不敢打扰您休息。” 董明闻言有些尴尬,挠了挠头,然后站了起来,对着张枢行了一礼:“是明,孟浪了。” 张枢的脸色缓和了不少,有些婆婆mama的说道:“太常大人,您可知道,您入朝可是背负着天下人的希望呢。怎能在这里蹉跎岁月?要让下官来说,做这太常,您还不如去做一郡之守,至少能够让一郡只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好过在这里.....哎。” 董明脸上火辣辣的,主要是人家年龄大,又是太史令,说他两句,他还没办法反驳。他也不能反驳了,难不成说自己跟蔡邕已经商量好了,要给世家来一发狠得? 他只能苦笑一声,也不辩解。 好在张枢也是个识趣的人,说了一两句之后,摇摇头便离开了。 在张枢离开之后,董明摊开竹简,开始看蔡邕做的关于科考准备的一些章程。内容不太多,董明两刻钟的时间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轻轻点了点头。蔡邕这些年还是有进步的,至少这科考的相关计划做的有模有样的。只是.... 董明叹了一口气:“蔡伯喈啊蔡伯喈,某家才刚刚跟你说过,做官,做改革派,做新党就得心更黑,手更辣才行。不说故意使坏,至少要能够自保啊。” 蔡邕做的计划很完备,可以拿过去就施行。唯独少了一点,那就是如何保证这么多考生的安全和考试的公正性。 这两点才是科考的生命线,至于考题、考试安排、如何安排考场、如何阅卷、评分标准等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董明要的是科考顺利的进行下去,至于哪些人考试,哪些人通过了,他并不在意。只需要开一个口子,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便是了。 有他在一旁护着,只要他不垮台,科考就能一直进行下去,不断地晚上,不断的拓宽普通百姓的上升渠道。 相反,只要科考还存在,他董明就不会垮台。这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