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段子手
萧南风听的直拧眉头,这话以前跟他说过,现在改一改竟用在儿子身上了。 她应该只对他一个人说才是。 应绾绾陪潘欣说了一会儿话,同萧南风带着三个孩子回婆家。 老爷子老太太在,两人对面站着哭唧唧的萧南琳。 应绾绾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她又要和萧南琳纠缠了,心中没来由一股子烦躁。 果然。 下一刻,老太太唤了她的名字,“绾绾,你到奶奶这里来一下。” 应绾绾哦了一声,正要放下老二。 萧南风抱着老大和老三朝前迈了两步,“奶奶,您是想质问绾绾和南琳动手的事么?这我知道。”不等老太太开口继续问,萧南风已经将萧南琳仇视应绾绾的原因给分析了出来。 并言明她和刘唯然之间的事。 老太太听得冒火。 她一回来就从邻居嘴里听说了应绾绾打萧南琳的事了。 萧清儒和于淑慧没看到具体情况,只说是萧南琳的问题。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在有客人的时候失态啊,多丢人哪。 但眼下比面子还令人心急的事南琳竟然把对象给处没了。 瞪着萧南琳半天没缓过劲儿,“你妈还不知道吧?你这个丫头,你真能作!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没见过你这么能造的姑娘。好好的一个小伙子,你就这样给人一拍两散了?” 老太太指责完萧南琳,对应绾绾道,“下次可不能当着街坊的面对南琳动手了,要真想打,关屋里头下手啊。看看外面怎么传你的,说你是个炮仗,一点就炸的那种。”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一般都是不容易相处的人才会有这么一个外号。 应绾绾此时想想也觉得自己当时反应过激了。 不过打都打了。 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 其实说她的人也只是一部分见不得她好的人。 因为被应家从外面认回来,她从一个小地方的村姑成了城里人的小千金,难免遭人妒忌。 萧南琳哭得更伤心了,她本来在这里是人见人爱的,现在却成了万人嫌。 应绾绾还以为老太太要批评她呢。 闻言憋着笑意,“我知道了奶奶,下回我不会随便跟人动手了。” “” 萧南风因为工作的原因并没有在家久留,次日便带着应绾绾母子四个走了。 但这一场风波并没有结束。 当天下午潘欣找上门来了,因为两家离得近,有个风吹草动的,她即使再不过问外面的事,关于应绾绾的坏话也会传到她耳朵里。 此时瞪着萧南琳恨不得挠死她。 于淑慧行动不便,留在楼上。 此时是老太太和萧清儒跟她赔礼道歉。 萧清儒扯了一下萧南琳的短袖角,“赶紧给你婶子做个保证,以后别再去找你嫂子的茬。” 萧南琳心里十分不情愿,但面对一众长辈,她如果还梗着脖子嘴硬,这个家她不能呆了,“婶” “受不起!” 潘欣手微微一抬,拒绝萧南琳的道歉,“废话懒得说了,我们家就这一姑娘,打小不在我们身边,现在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她,不能忍受她受丁点委屈,以后我再听到关于绾绾在你们家如何如何的传言,那别怪我这个做亲家的翻脸不认人。” 萧南琳心里不以为然。 再不认人又如何?小村姑户口还在他们家呢,怕她跑了不成? 老太太和萧清儒一个劲说好话,又是承诺又是保证,这才安抚好潘欣。 待人一走,萧南琳自然又逃不过一顿数落。 她在宜州呆了两天,便回了帝都。 三胞胎同时出现在大院。 吸引周围邻居过来观望,其中包括隔壁的庞艳。 应绾绾不太欢迎她,又有萧南风撑腰,并没有招待她。 这令她感到不满,四处说道应绾绾的是非。 应绾绾一天到晚围着三个孩子转,天气渐渐热了,除了早晚凉快的时候带他们出门散散步,平时都在家里呆着,最远去刘芳家串串门子。偶尔会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风言风言,因为无暇顾及,每每一笑而过。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到了九月份。 老三终于学会了走路,老二会说话了,但词语的运用远不及哥哥meimei。 不止如此,他是三个孩子里最调皮捣蛋的。 经常到外面捉毛毛虫,蜗牛,蚂蚁这些放到萧南风衣服的口袋里。 为此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打,但他就是不涨记性。 老大和老小爱学习,两人可能在她肚子里就被开发过脑子,才十五个月,已经能说出一些简单的长句子了,通俗易懂的诗词都能背好几首了。 口语学得也快,已经能够勉强和应绾绾对一两句简短的问候语。 带出去炫耀除了被夸还是被夸。 应绾绾每次都听到,都比自己考试得了第一名还高兴。 这一天老二又一次打翻了饭碗。 应绾绾看着刚收拾的地面被糟蹋了,气得不轻,“你怎么吃饭的?信不信我给你点颜色瞧瞧?” 老二眼神一亮,指了一下老大身上的短袖,“白的,衣衣。” 应绾绾:“”啊? 跟她说喜欢白色? 看了看他身上黑色的短袖,他不爱干净喜欢玩闹,应绾绾给他准备的衣服都是深色的,但他却喜欢老大浅色的衣服。 经常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攥住老大衣服不松手,想要让应绾绾替他穿上。 应绾绾没有一次听他的,“我是要揍你!不是要给你换衣服,你再不听话,我给你扔到外面去,让别人捡走你。” 老三一旁大人似的叹气道,“都养这么大了,扔掉多可惜啊,你当初,你当初捡的时候怎么不看准点儿。”大哥哥和她就很乖! 应绾绾:“” 她家孩子一个个脑回路怎么这么清奇啊? 顺着老三的话,“所以现在后悔了。” 老三一本正经,“来不及了,只能将就着再养养,换一个,换一个更讨厌的在家怎么办?” 应绾绾:“” 她闺女不去写段子,简直浪费她一身才华啊。 灵机一动,决定学习潘欣为孩子们写成长日记,记录他们可爱的成长瞬间。 说做就做,等他们午睡了。她拿了笔记本出来。 顺便还将自己哄孩子的心得也记录在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