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商战
姜国国都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引得百姓们在街头酒馆纷纷议论。便是他们的皇帝下令扩建江宁城,由备受尊敬的梓陵侯虞信总督建造,一代才俊张廷玉亲自带人执行。 这是一项惠民政策,自从大姜强盛起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住进京师,现在已有不下二十万人。可是江宁城越发狭小,根本装不下再多的人,百姓们每天被挤在江宁喘不过气,杨靖的这道圣旨无不是让万民如逢甘霖。 杨靖见百姓们欢喜,也不禁心生满意。 三日后。 对杨靖来说只是等了三日,而其他人仿佛去了数月光景。恍恍惚惚,昨日如梦,江宁城在所有人不知不觉间就建成了。 这时系统也提示道。 “恭喜君主成功使用建筑升级卡升级江宁!” 杨靖闻言正想出去看看变成什么样了,便听得刘贤喊到。 “陛下!陛下!京师扩建竣工,虞老尚书和张录事求见陛下。” “好~宣!” 虞信和张廷玉进了重华殿,虞信方一进来,便激动地对杨靖说道。 “陛下,陛下呀!老臣与廷玉不负众望,江宁城如今扩建已成,较之前大了一倍不止,城宽墙高,敢与奉天比肩……” 杨靖笑道:“好好好!朕已知晓,爱卿有功于社稷。朕欲前往观之,两位爱卿也一同可好?” 虞信轻轻一扬眉,说道:“此来便是请陛下亲往视察!” “善!来人即刻安排,朕要去一观江宁新城。” 于是杨靖同众多文武浩浩荡荡地巡游起江宁城。经过系统升级后,改变了江宁原有的建筑分布,将江宁划分成了四个部分。 江宁城坐北朝南,于是北区便是皇城,皇城基本没动。但是杨靖能明显地发现皇宫中的各殿各宫变得更加宏伟气派,辉煌庄严,这便是系统的厉害之处。 另外便是与皇城相接的东区是王孙贵族的府宅区,再次西区是民居。而远离皇城、靠近城门的南区就是商业区和闹市区,能够让商旅更好地贸易往来。 杨靖等人越看越喜,每见一处都会驻足评论一番。楚通见江宁居然像是改头换面了一般,也感慨到。 “有城江宁,纵奉天亦不足换也!” …… 江宁城扩建之事告一段落,但是城突然大了,杨靖只好下令各地按一定条件,迁去一批居民,江宁如今也是三十万的大城了。 而方才到江宁的陈国使臣无不仰望江宁的变化,赵沐还记得上次来时可不是这样。所以在进皇宫的路上不断询问着迎接他的楚通,楚通也很乐于彰显国威,给他介绍着。 文华殿。 “见过姜国陛下!” “赵君别来无恙,朕与君可有些时日不见了!” 赵沐虽然贵为陈国右丞相,但是每逢姜国之事必定亲为,所以出使的又是他,不知他为何总想亲近这个突然强大起来的国家。 他依旧是一副和善的笑容,躬身说道:“多谢陛下挂念,沐亦想念陛下非常!” 杨靖一阵恶寒,这家伙贼恶心,杨靖不由打了个冷颤。 “不知赵君身负什么使命?” 赵沐说道:“沐先有一问,陛下可是在姜陈进军广陵期间,出兵上阳郡?” 杨靖无所谓地说道:“陈国消息可真灵通,不过朕出兵何处貌似不必同陈国报备吧,莫不是朕的大姜做什么都要告诉你们?” “自然不是,但是姜陈如今联盟,就该与陈国同进同退,利益共享。而陛下如此做不觉有些背离联盟的宗旨吗!若要出兵上阳郡,陛下可同陈国商议,一起进军,岂不是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杨靖哪还不知赵沐这是登门问罪来了,指责他吃独食。 “赵君此言不免有些牵强附会,这点小事怎会扯到联盟的问题上。赵君有所不知,上阳郡的禹国久为朕的心头之患,不时入宼我大姜边境,朕也是没有办法才派兵平灭。 不过朕也止步禹国,也未深入。对了,你们陈国出兵剿灭威胁你们广陵郡的玄国,朕不也没有干涉,此刻你们倒来诘问大姜,可有道理?” 杨靖说着语气竟严肃起来,好像是陈国做了错事一般。 “……” 讲得赵沐一愣一愣的,是我大陈对不起你姜国?此刻他真是有苦难言。 赵沐也只好退步说道:“此事就此揭过,莫伤姜陈和气。只是日后若有对外军事行动,也请陛下能知会陈国一声,咱们共同进退!” 杨靖顿时一脸大义凛然的模样,大度地说道:“朕也不再追究此事谁对谁错。至于你的请求,朕承诺只要是涉及联盟的大事,朕必然会邀约陈国一起商议。当然,姜国定然不会做破坏两国友好之事,还望陈国也能做到!” 赵沐也说道:“这是自然,就如陛下所说!” …… 赵沐得到杨靖的承诺后便离开了江宁,或许这只是几句空话,但陈国的目的已经达到。赵沐此行便是向杨靖宣说他陈国也看上上阳郡了,今日你可以出兵,明日陈国也能进军,互不干涉。 杨靖却不会坐着等陈国出招,他突然心生一个想法,不过需要和桑鸿言商榷后才有知可行不可行。 “陛下,你找微臣?” 于文华殿桑鸿言对杨靖问道。 “朕有一事,须爱卿解答!” 桑鸿言收起少有的傲娇,轻轻说道:“愿为陛下分忧!” 若问大姜谁人可让桑鸿言敬服,那就只有皇帝杨靖了,其他人一边去。这也是杨靖满意地地方,臣子可以有个性,但是不能忘乎所以。 杨靖说道:“朕心生一计,可以不出兵就能对上阳郡进行控制的办法。朕想用商业入侵上阳,只要经济上拖垮上阳剩下的曲、风两个小国,让他们成为大姜的附属国一般的存在,那么陈国就无权再和朕抢了。” 桑鸿言眼前一亮,想不到陛下还有如此想法,如此重视商业的作用。 “那陛下要如何做?” “朕知上阳盛产建木,是建造巨船、宫殿的上好材料,备受各国喜爱。而御史台又给朕上报,陈国皇帝近来下令在太湖训练水军,建造大船,急需这种大建木。 然而可笑的是陈国商业并不发达,根本与上阳郡没有多少往来。这就成了朕的一个机会,大姜便作为一个中转站,将上阳的原料低价掠夺高价卖到陈国,如此久而久之,两边皆会依赖大姜。只是不知是否可行,所以朕才找爱卿前来商议。”杨靖说道。 桑鸿言思虑了一番,说道:“上阳的原料可不止这些,如玄铁也是它的重要资源,这些都是大有利润的商品。陛下的这种想法当然可以,只是前期需要打破上阳的壁垒,先投入大量资金,才能达到陛下想要的效果。” “这个简单,便派使节告诉曲、风两国,以和大姜单独贸易换取和平,他们知道该怎么选。到时候我们垄断曲、风的所有原料商业之后,其他的还不是任君施为,至于资金,你是商正司尚书自己看着办,朕只要结果!”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杨靖哈哈一笑,说道:“那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