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谢礼请和
杨靖安定了众臣之心后,随即就传令在兴平通政院的张廷玉,着他布置北野郡和上阳郡的关卡道路,一定不得让陈国、金国任何人和书信军令通过。特别强调曲风二国之处,那里只是从属姜国,施行起来有些麻烦,所以杨靖让他重视严督。 如此又过了三日。 果不其然,期间金陈二国还妄想从姜国去往关南郡传令。可尽皆被张廷玉拦下,于是两国纷纷来使江宁,责问姜国。 杨靖当然置之不理,对楚通言道:“他们爱来不来,不要来烦朕,丢到驿馆去,他们爱走不走!” 就是这么霸气,当然有臣子还担心金陈出兵抗议,可杨靖心如明镜,一点也不惧。 陈少检在关南郡,陈国没人能出兵,至于赵沐……那细胳膊细腿就别说伐姜了。而金国孤身一国,在没有确定时机下,谅他也不敢乱动。 所以江州就平稳的过去了三天,可吴国那里不行了,急得吴国上下心急如焚。他们本已经震慑住金陈二国,寄希望于二国退兵,让姜国不战而败,可怎知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退兵迹象。 且楚少夫步步紧逼,每日sao扰烦不胜烦。而赵国是指望不上了,正如杨靖所料,要他吓吓人可以,但出兵是不行了,其内部自己都腾不出手来。至于原因连吴国也不知,不过要不是如此,赵国也不会帮他吴国。 所以吴国君臣终于选择妥协,再一次出使江宁,希望能和杨靖和平解决。 其实吴国底蕴尚在,不是不可战,而是怕别国惦记。先不说打得过打不过,就算打赢江州,那也是大半条命没了,那还不是周边邻国的盘中餐。 江宁。 杨靖面带微笑看着郑灵,你那日不是嚣张么,还不是在朕的手掌心下挣扎。 “来者可是吴国使臣?” 听到杨靖恶心的话,郑灵不敢动怒,只好忍气吞声地回道:“在下正是吴使郑灵,见过姜皇!” “所为何事?” “为罢兵言和而来!” “可有诚意?” “……” 杨靖像是一句一句恶心地问,话虽平常,可句句让郑灵扎心。 “姜皇,灵代吾皇之意,愿意出钱三百万,战马一千匹,布帛千数。以作姜国退兵之资以及赎回关南郡同所有将士之费,还望姜国收拾刀兵,不计前嫌,于我吴国和平修好。” 杨靖面色愉悦,缓缓说道:“你吴国不要张世忠?” “灵方才言赎回所有将士!” “可张世忠乃三军统帅,你不单独说,朕怎么知道!” 郑灵肺快气炸,又不得发怒,最后只好退步道:“再添二十万钱,再无商量之说!” “很好!” 杨靖又说道:“关南郡是我江州打下的,就该属于我江州,概不退还。不过,念你们吴国态度还算诚恳,朕就让出逍遥津,你们吴国派兵进驻便是!” 毕竟占了人家院子,再把人门给占了就说不过去了。 “绝无可能!”郑灵咬牙切齿,他真是受够了,不再退让。 杨靖不以为意,懒懒说道:“朕可以把你们唬住的金陈二国死死留住,也能让关南郡二十万联军继续进攻,你吴国可以试试看!” “是可忍孰不可忍!” 郑灵最终又怒退江宁,返回吴国。 然而这次吴国不久又匆匆来使,因为楚少夫攻城了,虽然只是打了座小城,但吴国不敢再耽搁了。 泰和殿。 “姜皇,吾皇答应江州驻兵关南郡,但是吴国必须占有其郡三分之一,以及逍遥津,这是我吴国最低限度!” 这次使者不是郑灵,因为江宁是一个让他伤心的地方,他再也不会来了。 杨靖这次终于没有为难,不然恐会适得其反。 “朕准了!” 吴使大松一口气,反反复复终于是谈拢了。 “那……” 杨靖抢过话来,直接说道:“马上签订国书,你回吴国复命。朕限你们火速将赔偿物资送到我姜国,不然休怪朕翻脸无情!” 随即吴使无奈拿了国书后,马不停蹄地又去复命传信了。 果然,吴国被折磨怕了,连忙筹措好赔款,匆匆送到兴平,杨靖命张廷玉验收。这才下令楚少夫退出逍遥津,固守渭河北岸,占据关南郡三分之一。 而金国和陈国在本次谈判之中,因为之前的行为处于被动状态。且因为老大哥姜国都退了,他们也翻不起天,所以所获远低于姜国。 陈国拼命占得关南郡余下三分之一,由此姜、吴、陈三国就是三分关南郡了。至于金国对关南郡产生不起好感,吴国以钱财物资打发。 至此,轰动一时的吴江两州大战落下帷幕,吴国也自食恶果,但赶在保住了国不灭。 “恭喜君主完成‘压服吴国’任务,请领取奖励礼包!” 杨靖处理好诸事,回了重华殿,系统的提示音也响起了。 领了礼包。 “恭喜君主获得百姓转化卡一张*” “恭喜君主获得军队转换卡一张*” 杨靖随即用百姓卡将关南郡的百姓转化过,这样就稳妥多了。 “军队转换卡……” 杨靖摸着下巴想了想,上次灭亡华国,其俘虏近五万人,但是因为他当时没军队卡,只好让这些降兵去给他修驰道了。 现在走了卡,杨靖决定从中挑选一万精锐转化后,派往关南郡驻守。毕竟楚少夫只有五万神策军,要守凤阳、兴平,又要镇压关南郡,兵力确实有些不足。 一切都收拾妥当,吴国受了重创,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可能再影响江州,影响杨靖了。而有了吴国送来的三百多万钱,杨靖的国库也能缓过气来,再休养一下,不久又能正常运作。 杨靖接下来想的可不再是穷兵黩武,是时候让百姓们安稳一段日子了。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使民安乐才是正是。 “来人,传朕旨意,即日收拾兵戈,出为耕农,与民休息,布告全国,不得有误!” “诺!” 处理完政事,杨靖忽而想起可爱太子杨怀,和温柔地皇后,不免意动,起身就要摆驾椒房殿。 刘贤随即走了进来,杨靖笑道:“来得正好,朕要去椒房殿看看太子和皇后,你即刻安排。” “陛下……” “有事就说!”杨靖见他吞吞吐吐,于是直接说道。 “太子殿下一整日了都不肯进食,今儿早太医院的太医们看过以后束手无策。皇后娘娘怕陛下担心,要宫人们瞒着,可这到了这个时辰,殿下还是没有好转,这才派人来通传!” “混账!” 杨靖怒不可遏,边走边说:“赶紧去椒房殿,朕的皇儿要出什么事,朕非斩了这群欺君罔上、隐瞒不报的宫人不可!” 刘贤不敢接话,虽是皇后让瞒着的,可他们这些宫人下臣又怎敢再招惹愤怒的皇帝。 只好连忙跟上,杨靖心中担忧太子,亦是匆匆往椒房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