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笑抽三国在线阅读 - 0167 贪的道理

0167 贪的道理

    和中堂自诩不是胆小怕事之人,可几日以来,夜里常常做梦惊醒。

    那之后,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把当时的场景过电影一般想了一遍又一遍,死里逃生,自然没少感慨,每次想起被人关笼子里的滋味还难免后怕,心想,要是万一少爷来得再晚些,后果真不敢设想,想着想着,他又想起了少爷……

    “几时了?”和珅脑袋昏昏沉沉,侧脸一看,外面估计已是日上三竿。

    “还早,辰时刚过!”

    经历这些,姜氏比以前更加体贴入微,只见她打来热水,将结痂的伤口敷好药,又小心翼翼帮自己把身子清洗了一番,日夜都是如此,瞬间,又让和中堂觉得,一切都值了。

    等她忙完,和珅尚未痊愈,却要强撑着起身,他柔声唤道:“夫人!去取件干净的白衣来,听说少爷尚在服孝,二祖宗立了牌位,没道理我不去祭拜!”

    如今的广陵太守,姓陆,姜氏自然已不是原来的那位太守夫人。

    她搬出太守府时,除了那只小乖乖,什么也没多带,不过刘府里用度不缺,这样的日子,反比从前过得安心。

    她劝道:“就不再多躺几日?至少用过早膳?”

    和珅摆手,“你不懂!这几日躺着没事儿,我总觉心神不宁,再说,偌大的买卖没了人管着,真会出乱事!”

    姜氏不好争辩,左右帮着张罗,穿衣梳妆,临行还再三叮嘱。

    和珅每走一步,便疼得吸溜溜直叫,不过他还是忍痛钻进了马车,一路沿着大道,向城外眉坞而去。

    主仆情深,自己服侍了少爷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可说历经了坎坷,皇天不负,如今少爷入了宗正族谱,也封了候,倒也令人欣慰。

    但自己伤重,少爷不曾探视,只派人送来了两副跌打药,这让和中堂觉得,不正常!并隐隐生出警觉。

    人红是非多,外面多有流言蜚语,说和管事欺男霸女、为富不仁……别人怎么说自己可以不管,但少爷刻意疏远自己,那便是天大的事。

    和大人翻来覆去把前因后果捋了又捋,还是不得其解,自己虽有徇私、刻薄、不检点……不过真没做对不住老刘家的事!

    马车到了山脚下,和珅仰头一望,娘的!往日不觉得,才发现,这山真高!他勒了勒腰带,也不要人搀,坚持自己一步步走上去,这一路爬得,浑身血流如注!可把人看傻了眼!

    看着孝服染红了大半的和珅气喘兮兮进门而来,刘诚起身,责怪道:“保叔这是?身子不好,便晚些时候再来,怎还逞强?”

    “不碍事的!少爷!”和珅勉强一笑,强撑着跪下给二祖宗磕头,脑门儿每次磕在石板上都结结实实,丝毫未有半点作假。

    “保叔节哀!也别老跪着,起来吧!”刘诚盘坐在蒲团上,不紧不慢翻着那本《荀子》。面对和珅,自己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可再让他胡闹下去,自己能不能比宫中常侍活得久都难说。

    正欲要言,却听和中堂悲切说道:“少爷莫要担心,难得今日能动弹,就让老奴再多跪会儿。想二祖宗他,走得急,没成想中平元年见过之后,便再听不到他老人家谆谆教诲,我这心里呀,难受!二祖宗这一走倒是洒脱,可咱家少了他,今后便真像没了主心骨!”

    “系统提示,检测到和珅隐藏技能‘忠心’发动,当前宿主智力下降五点!”

    刘诚顿觉头大如斗,不过好在说明他还忠心。

    闷了半响,刘诚叹道:“是啊!天有不测,这几年,府上横遭变故,先是爹娘,后又轮到二叔祖……到了如今,我身边能说得上话的老人,也就只有保叔你了!”

    合上书,刘诚起身用绢布慢慢擦拭灵牌上的香灰,目光灼灼望着,“保叔!你虽名为家奴,实则在我心里,良心讲,一直便是以叔父相待,便是府里上上下下,也没人敢对保叔你有半分不敬……保叔,你要帮我,可不能有事瞒着我啊!”

    和珅心里咯噔一下,惊讶说道:“少爷!苍天可鉴啊,我这些年,可从没做过对不起你和刘府的事呀。想当年,我和珅便如一条死狗般在风雪里沿街乞讨,要不是老爷好心收留,早被冻死、饿死在了沟渠里,和珅能有今天,连命都是刘府给的,就算忘恩负义,也绝做不出吃里扒外的事来,你若不信,就算拿刀架在我脖子上,便是死,和珅也不敢对少爷说半个不字!呜呜~~”

    和珅说着,情不自禁哽咽起来,抹了一把老泪,他继续把头磕得咚咚响。

    刘诚看了他一眼,终不忍心,拍拍背,道:“我自然是信保叔的!不过,毕竟有些事是亲眼所见,今日,咱们叔侄二人便敞开了说,免得起了芥蒂不是?还记得小时,保叔可从来都不曾骗过我……那酒里,保叔是不是真掺了水?”

    和珅想一愣,“少爷喝得出来?”

    刘诚一捏下巴,皱眉说道:“那倒没有!”

    他一摊手,“那不就结了!何况还多挣了一成的钱,少爷不知道,那钱又生酒,酒又生钱……”

    刘诚翻了翻白眼,“好好好!那我再问你,分于佃户的粮食,你是不是都用的是劣等糙米,还尽都加了石子充数?”

    “确是劣等,确切来说,那些粮食其实都是大户人家喂牛羊用的牲口料,渣口!一般不给人吃,石子自然也加了,还尽选的是小粒筛不出来的加!”

    “哼!”

    刘诚冷哼一声,甩袖说道:“保叔可知,你现在拜的,是刘府列祖列宗!我中山刘氏,太祖乐善好施,祖父亦然,且家父在世时,同样注重名节,不然你也入不了刘府……我与你说过,心存善念、善待百姓,尤其是落难之人,保叔莫非忘了自己当年所吃的苦?亦或是阳奉阴违、中饱私囊不说,还有意让老刘家蒙羞?”

    刘诚负手而立,目光直视而出。

    这番责备不可谓不重,和珅张了张嘴,总算明白过来少爷态度冷淡所为何事,他长叹了一口气,盯着燃香腾起的白烟,阵阵飘散,他道:“少爷!你看山下,得你庇佑,多少人安居乐业,开了春,他们都在忙着开垦播种……你要是到村舍随意转转,估计无人不赞你是大善人,无人不对你感恩戴德,别说上刀山、下油锅,就算你要他们的命,估计也舍得……少爷!你可知眉坞总计供养了多少落难的百姓?”

    “听人说将近十万!”

    和珅点点头,“差得不远,是十二万五千六百又二十三人,少爷您远在京城,便是老奴事无巨细前后打点,老奴不敢说辛苦,能看见这些人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有时老奴也从心里感到欣慰,不过少爷,你说若只我一人,能否亲力亲为,将粮食工钱逐一都分发到百姓手上?”

    “保叔辛苦,确是不能!”

    “不辛苦,比起少爷九死一生,老奴差得远……老奴也曾让人分下精粮,你猜结果怎样?层层分拨下去,百姓到手的,竟领到不足一半?”

    “哦?”

    和珅苦笑,“少爷!人都是贪心的!这样的人你惩戒了一窝又会偷偷冒出来一窝……只有那些食难下咽的猪狗之食,才让人起不了贪念!才可能分毫不差地分发到人手里,而且,那糙米里,还要加石子,那种筛之不尽的石子……还有,少爷可知,一斗精米可换三斗糙粮,对于他们来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都是笑话,到底是精米活一人,还是换成糙米多活两三人,老奴没得选,若是少爷做主,不知……”

    刘诚被和珅说得哑口无言,拽紧那本《荀子》,他伸手一扶,“保叔,起来说话!”

    和珅只当没听到,“少爷!人一旦落了难,活得朝不保夕,没了尊严,他哪里还是人?老奴所作所为,不过是想让他们活得,至少还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