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先内后外(第三更)
今日不是早朝,赵曦还是寅时起床,锻炼后便到了垂拱殿。 这也是他这段时间的日常。 帮老爹处理些奏折,在老爹召见臣工时听政,偶尔也跟臣工们交流。 只是老爹的面色不太好。 “爹爹,可是未曾睡好?” 早知道自己就不急于跟老爹说了,完全可以白天放衙后说。这闹的,搞得老爹愁了一晚上,想了一整夜。 “曦儿,爹爹未能明了汝之所言,已喧了相公议事。莫激动……” 担心自己跟相公们犟起来?应该是这样。 赵曦突然有点心酸,胸口堵的感觉。他发现,老爹真的挺老了。 皇家的饭食,并没有让老爹显现那种养尊处优,倒是cao劳的疲态尽显了。 “爹爹,曦儿为爹爹揉揉头吧?” 赵曦记得一种可有效减轻高血压头痛的按摩手法,大概的xue位和动作还记得。 他感觉一心素在国朝命运谋划上,真有点忽略了家人。 赵家人是有心脑血管病的遗传的,这是赵曦的认识。他印象里老爹一直还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今天突然觉得爹爹是真的有老态了。 赵祯听赵曦这么一说,还真愣了愣。 并不是说御医没这个艺道,是赵祯不可能让御医在自己头上乱动。 至于自己的儿子嘛……赵祯很欣慰的点了点头。 精明、攒竹、四神冲、风池、风府……再搓眉弓,搓颧弓,四指并拢敲打整个头部,在五指成爪,反复爪头皮……这些哪一个动作都不是御医敢为的。 赵祯眯着眼,很享受,不知道是因为曦儿的这方法,还是儿子的孝,这一阵真的清明了很多。 就是相公们陆续赶来,他也没舍得睁眼,只是摆摆手,让相公们稍息,坐下等一阵。 富弼和文彦博,还有曾公亮是相携而来的。赶进殿门,仨人差点就喊了,再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坏事。 很乐意看到这情形的。孝,是国人传承最重要的品德。能见到太子殿下这般尽孝心,都很欣慰,甚至还提醒那些后来者…… 就这样被一群相公们看着,赵曦做完了一整套的按摩…… “父慈子孝,国之大幸!” “怠慢了,昨夜入睡不佳,曦儿言此法可缓解……确实如此。诸公也可试试。” 赵祯说这些时,都有些得意。真的,就是这些相公们家里,也未必有这样的情形。更何况他是帝王家呢。所以,他有得意的资本。 没人搭他这茬,尽孝心而已。 “官家,这般唤吾等而来,可是有要事商谈?” 应该又是太子殿下有什么想法,为避免争论,先私下沟通。 这是官家的性子,有一次果断就不容易了。他做不出只要跟太子殿下争论就贬黜臣工的事。 赵祯没说话,只是看赵曦。他也不知道怎么说,也说不明白。 赵曦知道今天要废口舌的,也就有准备了。打开一个不算大的包袱…… 这……摸上去跟麻布相像,粗糙,揉一下,感觉比麻布要柔和,接近锦缎了,再拽拽,比麻布和锦缎都有弹性。 若不是太子殿下的事,其他人让相公们看几块布,非得被喷死。 这事只要是跟太子关联了,没人着急开口,担心打脸。 “殿下,何意?何物?” “诸公,此为毛料,是由羊毛经过加工制作而成,苏教导所创。今日爹爹唤诸公奏对,乃是对曦欲举办生产毛料作坊为因。” “国朝种稼穑,连养马之地尚缺,不可能有养羊之处。故,此作坊一旦运行,势必会增加与辽夏之交易。” 事实应该只能讲到这程度,再说就是观点了。赵曦准备的解释,不是宣讲。 得想想!太子殿下擅长易货之道,已经是事实。可要说会因求利而置国朝利益而不顾,他们谁都不信。 可问题是,如此cao作,势必会导致国朝钱币流向辽夏,这相当于增加了岁币呀! 国朝开榷场,让商贾贩卖国朝货品至辽夏,好不容易将岁币再赚回来。虽然没落入朝廷,即便是民间,那也是在国朝,而不是辽夏。 太子殿下这样做,流出的钱财,若还想回笼,真的就有些难了。 “殿下,财货之道,吾等并不擅长。但国朝年年缺钱是事实。如今此布料一出,势必会加重国朝缺钱的现状。” “国朝原本四处钱监,如今九处,皆为解决缺钱所设。吾等不知新钱监制币几何,但倘若国朝缺钱之境况无改善之前,吾等不赞同易羊毛与辽夏。” 富弼说的很对。怎么说呢,国朝是缺钱,但并不缺财富。用个后世比较常用的话,现在的国朝属于流动性不足,是朝廷的提供的货币,与人民创造的财富不匹配。 “曦谨守教诲!” “诸公,采买羊毛之事,并非急于一时,工坊建造与纺工招聘皆在酝酿之中,就是新式纺车也在调试。” “今日所议,是基于满足国朝钱币用度基础上,能否与辽夏交易羊毛之事。还请相公们议定。” 这一点是必须申明的。一切谋划,必须确保后方的稳定。 “殿下还请直言。” 既然不存在先在后内的情况,剩下无非是易货的事。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做,应该是有说服大家的理由。不懂,不了解不怕,听听殿下怎样解说就是了。 “如同吾曾言,钱币本身是货品,所谓的价值,是朝廷赋予其价值了。简单的说,朝廷可以通过措施,来cao控钱币的实际价值。” “用于粮食如此,用于羊毛也如此。据曦所知,无论辽夏,亦或大理、安南,甚至高丽、扶桑,国朝钱币均通用。” “既然钱币只是货品,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他国多又如何?只需将内外分别考量,从而决定制币多寡即可。” 赵曦也好像感觉没说清,扯的有点大了。在相公们面前装,结果没有组织好语言。 确实,他这样说了,都还是疑惑。 “此为殿下有意主管榷场之因?” 好吧,不能这样扯,再扯就又扯远了。 赵曦感觉他得拉回来,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话,或者干脆说事例,打比方来把这事讲明白了。 随口应了曾公亮一声,赵曦脑子里飞快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