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千般头绪
这半年,李诫又是泡在工地里的,他知道事很紧急……他所接受的活,都是太子殿下迫在眉睫的活。 好在这些工坊不是殿堂,并不要求精致,李诫也知道紧在那里。将作监配合着,在钱监的工坊完工时,连同筒车也装备妥当了。 然后,苏颂张罗着把这一段时间以来,琢磨出来的玩意儿也捯饬过去,装备好了。 太子殿下了,规模生产是降低成本的唯一办法。 护卫营现在倒腾新币,苏颂觉得已经很赚钱了,可太子殿下,还差的远…… 所以,苏颂也想验证一下太子殿下所的规模生产。 “殿下,军器监储备的铜,最多还能维持三个月的使用量。” 事实证明了,太子殿下又对了。 原料没变,到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工匠,所制新币相比原来护卫营,增长了五倍之多。 若单纯的将新币作为货品,确实是改观相当大。 也就是,抛去原料成本,现在的汴梁钱监,每制造一枚新币,就可能产生原来三四倍的利润。 就是铜矿……支应不住了。 “奏请朝廷吧。近段时间新币推出,朝廷也应该估算到铜矿的使用量。” 至于新币与旧币含铜不同的这种事,就不必让朝堂诸公知道了。 反正新币的精美程度不是旧币可比的,坚韧、防腐、防仿制等,都不是旧币可比的,市场认同度又高。有这些就够了。 没办法,就是有李诫这个大才,赵曦也没法推开新运输线路的建造。没钱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搜刮臣工们的闲钱太着急了,还是多看不到轨道成型后的利润。 从南征开始,也就筹建了锰、铜、铁三个矿,后面又加了一个毛线,应该不至于让这些优待多年的臣工们没闲钱了吧? 军器监是朝廷的,钱监也是朝廷的,这个赵曦坚持着,肯定是不能让商贾介入。 问题是,赵曦差人走窜了,不止是京官,甚至让护卫营像筹建铜矿一样,也招呼亲近的了。可惜,没人再出资了。 所以,对于新建一条运输线的事,赵曦不得不独自扛。 老早的六家也掺和了,可杯水车薪……这个运输线的建造还真不是一俩钱就能做成的。 就是刘毅也跟赵曦喊冤了,那个叫冰激凌的玩意儿,就是配方也卖不出多少钱粮。 所以,赵曦也知道,自家女人也舍不得再往外放钱了。 没办法,这时代所有人,都觉得看着了那才是钱。 不得已,赵曦在新币上做文章了。 “诲叔可曾新矿工几时可到位?” “还得两个月。” 唉,先后顺序搞错了。 赵曦本以为管漕运不算难事,毕竟是出力不讨好的营生,可没想到其中的猫腻这么多。 在叙州时,便把铜矿的份子撒出去了,也很快收拢了筹建铜矿的钱粮……老拿着钱,不办事,肯定是会被人道的,也败人品。 所以,铜矿筹建就放前面了。 然后,这边不管是军器监还是钱监,朝廷都盯着看着,房子都已经卖出去了,不建造也不过去。 唯一的就是运输路线。 赵曦知道,这是在逼自己,让自己继续走原来的漕运,也好能有耗损这个正当的法。 “军器监储存的铜应该消耗的差不多了吧?” 闲聊算是处理公务时的放松方式,特别是些自己看的透,别人犯愁的事。 就比如现在。 “明仲对军器监了解甚多……” 曾公亮是个好人,对相公们这样看太子殿下的笑话,有点不落忍。 “虎蹲炮又铸了四尊,军器监本就无多少储铜。由朝廷发放新币来看,应该所剩无几了。” 曾公亮确实了解,三司胄案主管军器营造,在太子殿下划出军器营造之前,是曾公亮业务范围。 “东宫无留存新币?” “即便有,也是少许。且内苑的刘毅,新的甜食出卖,也对新币有求。想来东宫也缺新币。” “也就是新钱监的奏折可准?” “准了吧!京外的已经吵翻了。如今钱监已成,东川铜矿未动……” 富弼还想下去,再应该是有些饶目的了。就顿了顿… “漕运新币,损耗几许可容忍?” 谁都能看明白,也应该是明事。文彦博接了富弼的话,干脆直接破了。 这很明显,是在逼迫着太子殿下继续走原来的线路。 太子殿下也遣人过府问过,文彦博没应常他不觉得太子殿下的计划可行,同样也不想跟漕运沿线的搞僵了。 就以出资毛线纺织的事推脱了。 但他并不准备任由漕运在新币上玩的太大。任何事都得有个度,特别是现在新币铸币量没上来,市面紧俏的情况,朝廷决不能把口子放大了。否则,这朝堂又的一阵繁乱。 “半成吧!不得已可由沿路州府和禁军介入……” 富弼虽然这样,也知道恐怕很难。 开朝以来,汴河的漕运就独立于各级官府之外,又与沿路州府牵连诸多。 不有独立的漕运兵将,就连沿路的榷场,都是应着漕阅令……毕竟是靠漕运吃饭的。 所以,富弼也知道,即便是沿路州府和禁军掺和了,最终恐怕只会增加耗损。 唉……国朝是大家的国朝,却没多少真当成自己的事来用心。 朝堂准了,还相当配合,直接先从将作监调配了一部分铜锭过来。 这是最合适的办法,钱监直接接收铜锭是最合适的。 但赵曦对将作监,应该是对国朝铜监提炼出来的铜锭真看不上。 就是这些铜锭,到了钱监,都必须再回炉重新提炼。所以,赵曦在筹建军器监和钱监时,直接是系统的,完整生产链的建造。 这也是李诫感兴趣的原因。 这根本就不是在营造工坊,更像是新建一座城。 “可支撑多久?” 时间紧,真的很紧。跟着太子殿下做事,似乎每都在赶路,一点不想国朝的士大夫……能悠闲的过日子。 “殿下,可支撑半年,也可能不到。如今工匠对整体的制造流程还不熟,一旦熟练了,恐怕也就四五个月的量。” 真的很紧! “明仲,军器监营造之事,汝可能脱身?” 轨道新造,赵曦还是想让李诫主导,苏颂得待这边照看着。很多设施都是他鼓捣的,其他人农不来,就是赵曦自己也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