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少一点
这一天都在感动中,从装着被感动,一直到后面的真正感动。 就连赵曦,心情也一直没有平静。 若是老爹没有那么多张口就来的赏,或许赵曦会心情愉悦很久。 赏赐那个被救出来的孩童,这没得说,这时候需要这个。 人本就不会完全公平,同样是遭难,陛下不可能都遇到。 所以,这家的房屋由将作监营造了,孩子连进学也被安排了。其他人没这个幸运。 这也没得说,都是朝廷负担的。 “殿下,若官家再有任何赏赐,由东宫担负吧!” 富弼拽着赵曦,延后了一步,莫名其妙的说了这样一句。 “富相,为何?” “因官家出宫,是殿下鼓动所致。” 这理由……赵曦没想到富弼也阴人。 赵曦无语,也就相当于认了。他本以为老爹不会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了,也就不会再有太多赏赐。 他错了,错的离谱。 老爹的赏赐是随意的,凭心情的,看兴致的。 从救出那个孩童开始,一路走,老爹便一路在赏赐着。 见人抱着亲人痛哭,他会过去安慰几句,然后赏赐;见老翁一大把年纪,仍然在训斥着那些施救的军卒,凑过去搭聊几句,然后赏赐。 见到小吏满身污泥的官服,不管人家战战兢兢的样,过去拍一拍肩膀,勉励几句,然后赏赐;见士子,不顾形象和架子的,端着簸萁捡常平仓粮食里的沙子,很感动的夸几句,然后赏赐。 …… 一开始,赵曦觉得这都是小钱,虽然自己没带钱的习惯,搜刮随从,总是够赏赐用的。 可还没走多远,别说是护卫营这几个教导和指挥使,就是相公们,赵曦也都掏空了,可老爹还在兴致勃勃的赏赐。 老爹呀,你干脆下一道诏令,让儿子拉一车钱,沿路撒钱吧! 服了,真是服了!好歹是当家的,咋一点不知道柴米贵呀? 总有机灵人,反正这街道两旁的皇城司探子不少,也不知道谁就把着情况告知了内苑。 然后,赵琴,就那个东宫的代言人,真就遣人送来了一车钱,还有娘娘和滔娘的手信…… 赵曦是真的后悔了,真后悔不该撺掇老爹出宫,更不应该纵容老爹下车,就只该让老爹隔着锰钢车窗看看。 这都什么事呀! 看着这群相公乐呵呵的脸,赵曦就越发觉得亏大了。 我说,你们这些相公们,平时不是特别能纠正帝王的得失吗?你们倒是进言呀! “富相,天色不早了,是否该让陛下回宫了?” 富弼看了看天,又看看赵曦。 “殿下,天色尚早,官家体味民情未了……” 去你大爷的!富弼这老小子也玩这个。 自己真是儿子,若是相公,早劝阻了。 然后,赵曦不得不继续撒钱。看那拉车的马儿都欢快着,独有赵曦一人不乐,乐不起来呀。 总算是完了,赵曦在看到城墙时,心里特轻松,总算是完了。 相公们特别开心的跟父子俩告别,专门对着太子殿下表示了辛苦。 “今日诸位相公受累。各赏新币千文……” “噗呲……” 谁?是谁幸灾乐祸到笑出声的地步? 再看看,不就是富弼这老小子吗? “谢陛下……” 完了都看着赵曦,陛下已经上车了,就是那个军器监专门营造,由八匹马拖着的马车。 而老陈琳直接招呼着起驾了,连同皇城司的……就太子殿下这样子,他陈琳也觉得是躲开点好。 “别看,没钱!” “殿下,陛下出言是金口,殿下也是金口,殿下可是答应了富相……” 赵曦没言语,径直到了后面的马车,是那种女眷乘坐的那种…… “诸位相公请看吧,一车,一车的新币,没了,一枚都没留下。还不说所有随从,更不说各位支援的……” “等等,殿下,吾等并非支援,是借用。吾等不要利……” 很难的有这种朋友间扯咸淡的氛围,赵曦很珍惜,应该说这群相公们也珍惜。 相公制衡帝王,臣工制衡相公。国朝的体制,在开朝就是这样子,从来都是对立的,时时刻刻都处于谨慎的状态。 灾难不是好事,但在灾难面前,最能凝结同心。 今天的一切,都是让人振奋,鼓人开心的事……除了赵曦亏大发以外。 所以,这一刻都放下了戒心,就单纯的是逗乐。 钱是要还的,特别是老爹答应的赏赐,至于搜刮各位身上的那些……那个相公背一搭钱出门?没多少,也没记着。 估计老爹看到了自己搜刮臣工的钱,直接以赏赐的名义还了,问题是,不至于翻这么多倍吧? 气氛挺好,唯一的遗憾是:这里没武将。 救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整个汴梁也再没有哀伤。逝去的总是要过去,人总得朝前看,活着的还得活下去。 只是突然来了一个消息,让赵曦一个人哀伤起来了。 狄青病重!是朝堂正式的奏报那种。 这几天意味着,狄青已经病到需要朝廷知晓的地步。 狄青的身体状况,赵曦是清楚的,牛犊子一样。怎么会病? 关键是对于这个奏报,朝廷没有任何表示,就跟没接到一样,甚至连赵曦和他老爹都没见着。 若不是狄青之子,狄咏亲自到护卫营通知,恐怕狄青死掉后,赵曦才能知道。 本来因抗震救灾,对西府升起的那一点好感,再一次降到了最低点,甚至更低! 好歹曾是西府的长官,就这么做的令人寒心! 然后,赵曦又一次不打招呼出城了,带着御医。 “殿下因何出城?” 富弼不清楚,应该说整个东府都不清楚。 “听闻是狄汉臣病重。” “为何不见奏报?太子殿下却已知晓?” “西府应该有奏报,只是……” “何至于此?狄汉臣于国朝有功,贬黜朝堂另有隐情,为何这般?” 说是说,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也没人真为狄青跟西府的人计较。 谁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除了赵曦。 这一次赵曦没耀武扬威,他也知道朝廷给他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之所以不打招呼,就是想表一下态。 他这时候特别想让庞籍,也就是庞老太师,把他曾经说过的两条腿理论给宣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