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刘武很惊讶。手机端https://他已经有官阶了,从八品也是官。 虽然没那些山文甲之类的,但他知道,国朝的盔甲并不能防箭,得靠丝绸的内衣防箭。 可这新盔甲…… “别看了!若是西贼箭矢能穿透工坊城盔甲,那苏教导会找块豆腐撞死!” “别说是箭矢,就是刀枪,在我工坊城的盔甲上,也是过不留痕!千万别白瞎了这副盔甲!” “记住,那怕是人死,盔甲不能丢!” 这句是自己添加的,反正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随便唬吧。 反正太子殿下派自己过来,就没打算让西军坚持到最后……盔甲是肯定不能丢给西夏人! 有这样的盔甲我怕个鸟?刘武早知道新盔甲这么强大,就不会丢人现眼了。 一样,这时候萧关值守的西军,全部明白了。 全部挺直着腰,昂着首,就这么迎着西夏人的箭矢,居高临下的对射。 殿下说国朝没有脊梁,刚才这些西军的样子,还真像抽去了脊梁,而这时候,好像脊梁都回来了。 西夏人就跟玩似的,骑兵快速冲刺,当到了一箭之地便能游刃有余的把战马控制住,然后往关墙上放箭。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 刘武不再弯腰了,虽然习惯性趋使他几次都想蹲下去,头脑还是清醒的,不至于被这种常见的把戏吓着,学着新军军卒,就这么硬抗着。 时不时有闷哼声传来……很正常,工坊城的盔甲是半臂,不可能挡住全身。 虽然下身被矮垛护着了,可手臂和头部还是有人中奖了……这纯粹个人能力和运气的事。 刘武看了看新军的那个都指挥使……他在闭着眼数数? “标高十五……” 刘武听到了关墙内,那些跟投石机差不多的玩意儿,吱吱呀呀的响…… “发射!” 刘武再看,头顶飞快的飘过几个陶瓷罐。 “轰……轰轰…” 关墙下,那些再一次策马飞奔过来的西夏人,哪还顾得上拉弓搭箭。 所有的战马在火药弹的炸响声中,嘶鸣着,尥蹶子,不受控制的乱窜…… 每一颗火药弹炸响的地方,已经有三四匹战马和骑士,一块倒在血泊了。 这就是火药弹的威力吗? 西军有盔甲,有睡袋,有压缩饼干,可没有给他们配置过任何火器。 所以,即便是刘武也没见到过,只是听说。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火药弹的威力……若是把这些装备都留在萧关,他刘武可以硬扛西贼一个月…… “不对呀,这西夏蛮子居然这样就控制住了?” 刘武不明白,就一个陶瓷罐,就能干掉西夏人三四人,怎么感觉这护卫营军卒有点不满意? “标高三十五……甲一发射,其他待命!” 这一颗火药弹飘的很高,因为发射的有点远,真感觉是在飘…… “轰……” 这一次没炸着人,刘武觉得浪费了。没必要这样的,等他们挨近了发射多好,这样远距离发射,给了人家充足的时间躲闪了。 看看下面火药弹炸响的地方,西夏人控制着战马,来回的踱了几下,又再一次把队伍整齐了。 刘武越发想说:浪费了! “传讯兵……速去秦州,当面禀报太子殿下,就说西夏人有了应对火药弹的法子,应该是开展过火药弹适应性训练。” “火药弹在炸响后,对战马的影响效果减弱五成左右,五尺以外火药弹对战马波及损伤消失。” 看看人家,直接就是当面禀报太子殿下……自己连经略公都没见过呢! 不过……这需要禀报吗?五尺?难不成应该火药弹一炸,五米内寸草不生不成? 刘武不懂,可看护卫营军卒满脸的凝重,他觉得也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当面禀报太子殿下……纯属于吹牛逼的。 若是他亲自去,作为护卫营军卒,赵曦还真有可能见见,至于新军……十几万,赵曦没那个亲民的时间。 萧关关于火药弹的情报,不是第一份,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份。 火药弹虽然对辽夏保密,可传闻肯定少不了。汴梁百万之众,指望筛查出细作,根本不可能。 而火药在民间的用量并不是,无非就是大炮仗而已,西夏人能搜刮的到。 “殿下,火药弹一旦对骑兵减低效果,此战胜负就难料了。” 韩绛一点也不客气,没丝毫含糊的意思。 了解了赵曦性格以后,谁都知道怎样跟太子殿下交流。 “怎么说呢,应该说有利有弊。如果一开始,火药弹就发挥了让西夏人胆怯的效果,那西夏人绝对会停止这场战争,转而向朝廷求和。” “西夏人求和……不用想,朝廷会做出怎样的决策。那这一次所有的付出,都会泡汤了。” “西夏人自觉有对付火药弹的方法,才能促使其放胆杀进国朝境内,才能最终完成围剿的战略目标。” “至于火药弹效果减弱……没那么简单!” 真当苏颂是白忙乎了? 若工坊城的火药弹,能被民间,或者辽夏模仿,那整个工坊城的工匠算是白养了。 再说了,赵曦并不认为胜败全靠火器…… “统一回复吧。直接告诉前线指挥官,火药弹对战马效果如何,他们没必要cao这心,严格执行军令,按计划作战即可。” 都是护卫营军卒们多心,西军将领谁能区分这个? 所以,赵曦一点也不客气,直接告诉他们,做好份内的事,别咸cao心。 一个个傲娇的没边了。 这次西征,在火器的帮助下,护卫营和新军很明显有点飘了,一个个都不知天高地厚的,直接撇开直接上司,撇开规矩,直接往前线指挥部递情报了。 这个真不能惯着! “另外,对上一次新军与西军冲突的事,这次一并全线通报。” “负责那一都新军的护卫营军卒,罚俸三月,冲突的新军军卒罚俸一月。” “且,由突击一线转为二线储备……” 赵曦是在培养军卒的荣誉感,自豪感,可不是让他们跟自己人显摆的。 西军本来就羡慕新军的装备,如今在战时,不顾大局,因个人情绪导致冲突……作为新军的一员,就已经错了。 这时候,赵曦需要让护卫营,乃至整个新军清醒清醒,不能到了战时,反倒忘记了条令条例。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