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新房
车在晚上7点左右到达莫前路新房所在的“景乐园”。春季天黑得早,小区许多住户的窗户里都已漏出灯光。莫前路住在12楼1201室。 乘电梯时许光子赞道:“莫叔叔,你这个小区的电梯很不错。又快又稳,还不晃荡。” 许六年道:“现在的电梯没几张好的,也没人管。前几天我去一栋高楼办事,那电梯一路连蹿带跳的,整得我够呛。” 莫前路道:“我这是新小区新电梯,过几年还不知道会老化成什么样子呢。” 说话间到了12楼。 莫前路头前带路,把许六年父子领到自家门前。 “叮咚!叮咚!”莫前路明明身上带有钥匙,却偏偏按门铃让妻子出来开门。为的是让家里人提前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 “来了!来了!”屋里人大声应着。还有咯咯咯的笑声,听起来清脆稚嫩,不像是成年人的笑声。 不一会有人开了门。 是一位中年妇女,长着一张圆脸,眼睛很亮,皮肤稍黑,剪着齐耳短发,看上去比胡小月要年轻许多。 “这是我妻子夏荷。”莫前路介绍道。 “你好!”许六年忙向夏荷问好。 “你好你好,”夏荷赶紧将许六年父子往里让:“快进来坐吧!前路有事没事老说起你们,把我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你们这次来可要在这里多住些日子。不然前路又得唠叨个没完。” 许六年进来道:“老莫太热情了,那一年在谢罗山他可帮了我们大忙。” 夏荷道:“老莫不亏的。那一年你们也帮了他大忙。” “我们帮了他什么忙呢?”许六年奇怪道。心想这应该只是一句客气话吧。 “什么忙老莫没告诉你吗?” “没有啊。” 许六年心想难道真有这回事? “老莫在那边拍了好多照片,有几张得了大奖。凭这个被吸收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了。” 哦,原来这样。这可是大好事啊。 许六年指着莫前路叫道:“莫老弟,你不够意思,成艺术家了也不跟我说一声。” 莫前路道:“什么艺术家!就是拍着玩的玩意儿,你说艺术这词不嫌寒碜我。” 许六年感叹道:“莫老弟啊,在谦虚这一点上,你和莫教授是一样的。” “他是真谦虚,我是没本事实事求是。” “太谦!太谦!”许六年一面摇头,一面脱鞋进了客厅。 许光子也进来。 “第一次来,先看一看房子吧。”莫前路道。 “好。” 屋子是宾馆式设计。外面是客厅、厨房,往里是一条甬道。卧室、书房都分布在甬道两侧。 莫前路推开一扇房门道:“光子,这一间是给你住的。过来瞧瞧,怎么样?” 许光子进去一看道:“呀,真不错,比我家里好。” 其实房间里就是一床一桌,一排衣柜,素净得很,连个床头柜也没有。许光子的称赞不过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很干净。”许六年也很满意。 莫前路随手在一扇柜门上一推,出现一个空间。里面是内卫。 “这设计挺巧。”许六年赞叹着,跟莫前路进了卫生间。 卫生间里有个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灯光。灯光下是喧阗的人群,有笑声和呼喊声传来。 许光子往窗户外望了一会道:“那边是什么地方?” “是中心公园,出小区三四分钟就到。” “你这房子位置真好。”许六年又是一阵赞叹。 莫前路谦虚了几句,又带他们参观了几个房间才出来。 餐厅里夏荷已经把菜全摆上桌了。中间是一个汤,四周无非是鸡鸭鱼rou虾蟹之类,都腾腾地冒着热气。 许六年扫了一眼道:“太丰盛了。你们一家三口加我们两个,总共才五个人,哪吃得了这些菜。” 夏荷笑道:“我跟识君吃过了,晚上就你们三个人用餐。” “那更吃不掉了。”许六年嚷道。 莫前路道:“你别担心,我记得光子饭量很大的。没准就吃光了。” 说得许光子不好意思起来。 莫前路对妻子道:“识君吃过了你也让她出来一下,跟光子哥哥见个面。光子学习成绩很好的,考试成绩次次全市第一。让识君好好跟着他学学。” 许六年心想识君大概就是他们女儿的名字了,便道:“学习上光子是可以帮帮识君的。她现在读几年级?” “小学五年级。” “那还早,不急。” 莫前路道:“急也急不来啊,我这女儿不大爱学习。” 夏荷道:“也不是不爱学习,就是兴趣不在这上头。” “那她对什么感兴趣?”许六年关心地问。 “喜欢画画。” “这个兴趣好啊,爹妈搞摄影,女儿爱画画,你们这个家就是个艺术之家啊。高雅。” 说得莫前路夫妇都乐了。 夏荷拉长声音叫:“识君——识君——出来一下。有个成绩很好的大哥哥在这里,你有什么不懂的题目可以拿来问他。” 甬道深处一个清脆的童声道:“我在画画呢,画好了再出去。” 夏荷道:“刚才还在客厅玩闹呢,这会儿就跑到画室画画了。” 许六年道:“她还有自己的画室?你们这个房子有多少平方?” “230平方吧?”莫前路不太肯定。 “证上是236平方。”夏荷有事没事就将房产证掏出来看看,记得清楚。 “那真的是很大。我们那个房子才130多平方。”这下连许光子也忍不住惊叹起来。 “买大点算是一劳永逸吧。”莫前路似笑非笑地看着许光子道:“将来女儿长大嫁了人,可以和女婿一起住到我们家来。” 许光子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 夏荷也含笑看着许光子。她对这个孩子印象很好。长得眉清目秀,又是个学霸,听老莫说还有什么“特殊能力”,不能不叫人喜欢。唯一的遗憾就是不是本市人,离得太远…… 想到这里她赶紧打断了自己念头。胡想什么呢!这是。 莫前路举起筷子来,热情地劝道:“吃,吃。光子,这虾不错,你婶子特意托人买的九节虾。我们这里是内陆城市,平常难见这玩意儿。” 夏荷拿起筷子夹了一张大虾给许光子。 许光子说声谢谢,就放下筷子去剥虾。 许六年也把筷子伸向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