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科幻小说 - 地球被我卖了在线阅读 - 第164章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第164章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二十天后,飞船再次回到太空轨道。

    补充了物资,又带走了13万幸存者,在委员会的计划中,飞船将不会再踏上地球。

    委员会和骑士团沟通后,一致认为,飞船继续留在轨道上已经没有意义。

    没人能预测怪物的最终实力,况且只以它们现在表现来看,地球上残存的人类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为了应对漫长的星际流浪,逃亡者们必须节约物资,多耽误一天就多消耗一分储备。

    双方的意见相同,飞船最好立即启程出发。

    迫在眉睫的事情摆在了桌上:飞船目的地在哪?

    有些专家们说,宇宙里存在着1000亿到2000亿个星系,甚至还有说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

    银河系呈扁球体,直径约为20万光年。它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由明亮密集的核心、两条主要的旋臂和两条未形成的旋臂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

    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数千亿个恒星系之一,位于银河系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

    银河系是如此的大,基本算位于“郊区”的地球转一圈需要2.5亿年左右。

    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中带有行星系统的恒星约占恒星总数的93,即2800亿颗。

    由于行星上的生命要靠恒星的光和热来孵育,故要求恒星的质量不超过太阳的1.4倍和不小于太阳的1/3,这种太阳型恒星约占总数量的1/4,即750亿颗。

    考虑到行星既不能离恒星太近也不能离恒星太远,以避免过热或过冷,这种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恒星约有2/3,即520亿颗。

    鉴于生命起源必须具备碳、氢、氧、氮、硫这样一些元素,而它们一般只存在于老的恒星瓦解后的尘埃形成的新恒星及行星系统中,因此应在第二代恒星的行星系统中寻找,这种恒星约有1/10,即52亿颗。

    据推测,每两颗第二代恒星的生态圈中才会有1颗具备所需元素条件的行星。加之质量不小于地球质量40%的地球型行星仅为其中一半,故这样的行星约有13亿颗。每两颗地球型行星中大概有1颗可孕育生命,因此可繁衍生命的行星约有6.5亿颗。

    因为还有近8%的行星太年轻,来不及孕育生命,故需再减0.5亿颗。

    这样银河系中可能有生命栖息的行星数目就是6亿颗。

    如果这些星球上生命进化历程也和地球类似,那么拥有丰富多彩的陆地生命的行星将有近70%,即4.16亿颗。

    其中一部分行星生命也会进化为智慧生物,形成它们自己的文明,估计这个比例大概为1/400,约为100万颗。

    当然,以上都是某些专家们的大胆假设。

    宇宙中的实际情况无人知晓。

    目前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是南门二,它由三颗质量分别为1.1、0.9、0.123倍太阳的恒星组成的,正是大刘在《三体》中所描述的三体星系的原型。

    三恒星中,两颗大恒星组成一个双星系统,第三颗比邻星距离二者约0.21光年,距离太阳4.22光年,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虽然天文学家们在其中发现了一颗位于“宜居带”类地行星——比邻星b,但是那颗行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

    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

    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再生大气层,有别于类木行星直接来自于太阳星云的原生大气层。

    当然,所谓的类地行星并不是都和地球环境一样。比如水星、火星、金星也都称为类地行星。

    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又被叫做“超级地球”。

    在讨论飞船的最终目的地时,委员会和骑士团产生了不可弥合的分歧。

    骑士团希望去的是20光年外的格利泽581d。

    在国际天文界,格利泽581d存在与否曾一度产生过争议。近些年它终于被天文学家确认为“超级地球”。

    “格利泽581d”最早于2007年被发现,它位于黄道十三星座第七的天秤座,是围绕红矮星“格利泽581”运行的行星之一,公转周期约67天。科学家曾探测到疑似由“581d”发出的神秘讯号。

    “格利泽581d”是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以外星系的适居带中,发现与地球最相近的星球,其大小约是地球的两倍,质量则估计约7倍。

    由于“581d”距离地球仅20.3光年,以宇宙规模来说非常接近,跟地球称得上是“星际邻居”,加上其表面环境不太热也不太冷,允许液态水存在,具备支持生命的条件。

    另外,骑士团还有个备用星,187J3X1,距离格利泽581d只有四光年。

    兔国委员会却倾向于33光年外的DX3906。

    这颗行星是兔国天文界在半年多前自主发现的“超级地球”。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研究,DX3906是目前观测到的众多类地行星中状况最优的一个。

    并且在DX3906不远处还有个NH558J2恒星系,里面同样疑是有颗“超级地球”。

    骑士团那些外国佬不相信兔国专家的结论,兔国人坚持自己的看法。双方一下子就僵持住了。

    无论是20光年外的格利泽581d,还是33光年外的DX3906,如果算上飞船跃迁发动机的冷却时间,不考虑能源的消耗情况,最快5年内都能到达。

    飞船使用的是巡航发动机和跃迁发动机两套系统。

    如果是正常巡航,飞船依靠反物质发动机可以加速到20%光速。

    如果使用跃迁发动机,一次最大可以跃迁4光年的距离。之后发动机经过一个月的冷却时间,才能再次启动。

    但是这4光年就能耗掉整艘飞船将近八分之一左右的反物质能源储备。

    令人遗憾的是,飞船上并没有收集或者制造反物质的装备,存货用一点就少一点。

    如果两艘飞船分头行动,那么可以想象,在有生之年,双方就再也见不到了——两颗行星的相对位置超过30光年距离。

    更重要的是,两方谁都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各自目的地确实适合人类居住。

    飞船出发后,为了节约能源以防万一,将不得不在太空以巡航速度飞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飞船上的幸存者们大部分不可能活着到达目的地。

    或许,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新的人类文明将是永远在宇宙中航行的流浪文明。

    关于格利泽581d和DX3906的讨论持续了三天,委员会和骑士团的意见仍然没有达成一致。

    最后,双方只能友好的分手,并互祝一路顺风。

    二零圈圈年七月一日,两艘飞船正式起航,近26万名地球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漆黑一片的未知征程。

    地球,再见!

    宇宙,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