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拜访迅哥
清秋察觉到了这个平时里要同学备受瞩目的老师对自己的接近, 生来胆怯的她因为害怕老师过来后同学们会向自己投来太多的目光, 因此脚步下意识的远离着心中其实并不反感还有些欣赏的国文老师, 欧阳于坚见她有意识的闪躲着自己,心中虽觉好笑但又不免为少女的自爱欣赏不已, 清秋家租住的这条巷弄他是知道的,烟鬼多,半掩门的娼妓也不少,因此有时候晚课清秋怕走夜路, 都是自己送她回家的,北平城里其实还好,像那些军阀割据的地方, 听说比北平这边情景更要乱上十倍百倍, 就他教过的一些在军阀内战区附近地方的女生,结婚总比别的地区的女生多出几倍, 因为这些战乱区的男孩女孩,女的怕丘八QJ,所以赶快想嫁一个夫婿,男的呢则是被整天在头上盘旋的飞机吓到,怕哪天炸弹啪啦打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要打到自己身上,所以想着死前总不能不曾和女子睡过觉, 因此他教过的学生只要是打仗地区的,结婚往往都特别的早, 对于害羞的女孩子,如果男生也不好意思上前,那你这辈子都不要想追到她了, 欧阳于坚索性大大方方的走到清秋身边,清秋间他明火执仗的过来,知道再也躲不过去,便将步伐落到人群最后, 不再左右闪躲。 “你躲着我是因为这么多人你不适应么?”欧阳走到清秋身边,因为身材比较高大,因此他微微低头贴近清秋耳边轻声问道, “没有,就是从没和这么多的同学在大家上走着被人瞧,心里有些怕,并不是再躲你” 清秋娇艳欲滴的俏脸不敢抬头,眼睛盯着地面,跟着前面同学们的脚步向前走着, “上次你说的你家东院那个暗C的客人可还有调戏过你么?” 欧阳见此刻他和清秋身边已无人,最近的学生都在他几米开外,便问出了他心中一直挂念的事, “没有了,上次欧阳老师教训过那个人后,东院的清姨也找到他骂了他一顿,现在他见到我就躲着我走,再不敢上前调戏了” 清秋听到欧阳对自己的关心,声音略带感激的回答道, 民国时期,CJ业兴盛,这在民国的社会属于一种顽固的病态。 在这个年代里,从事CJ业的女人多不胜数,准确数字再也难以统计, 时人撰文给予的大概估计说的是民国时期, 实行禁C的地方,sichang特别众多,在开放changjin的地方,gongsichang一样更是非常多,而除去gongsichang外, 还有种种变卖s相和以shenzi为副业的F女,统计起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大的数目, 民国CJ发展的规模堪称当年的世界之最。 据1917年调查,世界各大都市中,伦敦、柏林、巴黎、芝加哥、名古屋、东京、北平、上海八大城市中, CJ相对最为集中的地方,尤以上海、北平为最多。 民国时期各地JY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尤以北平、上海、广州三地最为严重, 在北平前门外、韩家潭附近的八大胡同等地,各类J院多达332家, 1920年上海头等、二等、三等、四等J院, 包括公共租界、英法租界的J院,CJ人数达60141人。 广州的各类JY共131间,JY林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CJ之众。 民国社会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无数逼良为娼的惨事。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解体,农村经济遭到重创, 封建统治者对百姓实行高额的地租剥削,繁杂的税赋压榨和沉重的高利贷盘剥, 加之天灾人祸对农民的迫害、摧残,农民生计陷入绝境,纷纷离村,而流落他乡或都市, 寻找生存的机会。女性亦不例外,都市对女性而言,既充满诱惑,又布满了陷阱。她们到城市生活, 不是苦难生活的转机,而是非人生活的继续。 她们或者到工厂做工,或难以找到正当职业,而投身于人rou市场,被迫为娼, 在工厂的女工,往往因不堪工头的欺凌,也以卖Y为生;有的父母为着贪图厚利也有强迫女儿为C的, 还有的妇女被恶人贩卖、典押作为CJ。 在1933年“国联”妇女调查团的报告中,证实了中国为远东地区贩卖妇女作为CJ最多的国家。 民国畸形的社会需求为CJ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旧传统逐步瓦解, 新制度尚未确立,社会充满了浮躁与萎靡。 前清遗老、民国新贵、暴发户们要排遣情怀和领略春色, 以补偿旧时的遗憾。 在民国,CJ是制度性的,它与整个的社会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冷清秋租住的东院里那个半掩门的暗娼,其实也是一个苦命的人, 从村里出来到了城市,一不小心上了恶人的当,失了身后被各种逼良为C, 冒着得病的风险,换来的钱财最后也不会是自己的,其中大部分都被黑势力收走, 她的自由也被黑势力所控制着,清秋上次上了晚课回家,便因为回的晚了被一个刚才清姨房里出来的LM给调戏, 如若不是因为对方是个大烟鬼,清秋又跑出胡同寻到了送她回家的欧阳于坚,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清秋和欧阳于坚两人缀在队伍的后边,一众女中学生在向着大文豪树人的宅邸走去, 作为这年头高薪阶层的迅哥,刚刚买了一处还算大的四合院, 好在如今的物价还是十分稳定的,大洋如今也还没有被纸片取代,所以他真金白银的交易回来的宅院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大洋它本身就具备着自己的价值,加上北平如今宅院的房价也并不是很高, 以北平的工资为例,这年头,老师教授的报酬还是超级高的, 就说胡适教授的月薪都有一个月500银圆,陈DX教授是300银圆,鲁迅呢也是300圆,和陈相当, 顾颉刚教授400银圆,李DZ少点,只有120银圆,郁达夫讲师则只有117银圆一个月, 不过虽然在学问人里这点钱也许算不得多, 但在这个普通市民家庭月收入顶多15圆的年代,这无异于是顶级的高薪阶层了, 因此买房子的钱迅哥还是不缺的, 知识就是金钱在这个年代所言绝对不虚,谈起民国,有的人会想到这是一个有诗有画的年代, 也会有人想到那些门阀势力下衍生出来的那一段段才子佳人们轰轰烈烈的爱情, 还有那随着资本入侵注入的文艺清新的学术新风, 但更多的,确是新旧交替和无数列强影响下的中国缩影…… 今年新年刚过,已经在北平城工作十年的迅哥,终于不再想着租房子住,而是决定要买房了, 在1909年从日本回国工作后,迅哥从绍兴辗转搬到北平,此刻任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处长), 职位只能算是燕西他老爹手下小弟中的小弟, 但好在这年头重文轻武,迅哥出名的很早,因此依仗着文名,所谓的职位倒是成了次要的, 加上他还经常会在北平城里的一些学校做兼职代课老师和业余写作, 迅哥此时的月收入加上赚到的外快一月大约能赚到500块大洋, 这在一块大洋大约可以买到28斤优质面粉,500块大洋大概可以买到14000斤面粉的民国, 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金领阶层了,假如按照一斤面粉3元计算,迅哥此时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42000元了。 钱一多,迅哥便想着是不是要买块地方自己住,而不再是和之前似的租房子住, 由于民国时期的北平经常要涨房租,再加上弟弟周Z人一家,以及母亲和妻子朱安都要来京, 迅哥加紧了看房的节奏,看遍了大大小小无数栋房子后,迅哥才最终花了3500块大洋, 在北京八道湾买了一套有三进院落、含30个房间的四合院, 此刻的国人和后世的国人不同, 民国时期,国人更喜欢的,是租房而不是买房子。 在民国时期国人的观念里,他们比拼的不是谁家买了更多房子, 而是更愿意比拼谁住的房子更大,谁家的装饰更豪华,谁家的家具更时髦,谁家率先买了黄包车还请了专职车夫等细节, 在此时,只要你住的地方足够大、足够气派,即使是租来的房子,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挂上“张公馆”、“李公馆”之类的招牌, 否则就算你买再多的房子,在民国人的眼里,也是算土鳖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迅哥宁愿在北京长期租房,也不愿买房的重要原因。 但虽然此刻民国里的房价看似不贵,但房租却贵的吓人。 举个例子就拿那位抛弃了发妻张幼仪的徐志摩徐大公子,与婚内出轨徐志摩、抛弃老公王赓的民国才女陆小曼, 这两个尽管在婚礼上被老师梁启超骂得狗头淋血的恋人, 婚后以月租150块大洋的高价租金在上海租了一套别墅,如此高昂的租金, 即便是在多所大学任职、月薪高达600大洋的徐志摩徐大公子承受的也颇有些吃力,再加上陆小曼还有着此时国人都有的恶习, 抽大烟,租金加上花销即便是他这样的高薪阶层都承受不起,遑论一般的平头老百姓了…… 欧阳于坚领着学生走到八道湾里鲁迅买的那套四合院门前, 通禀了守门的告知迅哥就说后进晚生欧阳于坚带学生来访赴约后,就带着学生侯在迅哥府邸门前,静待那位声明远播的文豪接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