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能让看病太难
看书网..LA,最快更新我的女神jiejie们最新章节! 买单的事情放在一边,卫夏现在更关注的是整个华国医疗行业的现状。 看病难,太难!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公也有私,根源却是相同的。 十四亿人的医疗,本身就是难以应付的一个量级,加上华国现代医学教育起步很晚,医生的培养跟不上行业的需求。 简单说,这就是一个由供求关系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卫夏入股过医院,多少了解一些盈利的水平,很赚。 但一家人对医疗事业的贡献,少之又少~ 除了冷颜的那次,卫夏还去过两次医院,抢救虎子,以及物流公司的那回。 这都是特例,前者有军方在支持,后者是沐川的刘大公子照应,没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所以,卫夏也就很少关注到医疗行业。 再生修复液的正式投产,把他拉了进来,注意到了华国医疗的现实状况。 …… 事实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医疗教育已经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新鲜血液。 可是很多毕业的医学生,纷纷放弃了这个专业,或者转投相关的医药产业,或者干脆投身其他行业。 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不赚钱! 医学生也是人,有权利选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自然而然的也就远离了医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数量。 老百姓很无奈! 本意只是为了看病,把病治好。 可是去了人少的小医院之后,往往是钱花了不少,病没治好! 既然这样,谁还去小医院图方便?转来转去,还是得去大医院,麻烦是麻烦点,为了把病治好,忍了呗~ 病人拱破头去往大医院里排号,小医院门可罗雀,入不敷出。 然后小医院也无奈了: 没有病人,哪来的效益?哪来的成绩?谁给你资金? 就这样,没钱途又没前途,优秀的医生不愿意去;医院没有资金,设备弄不来,技术上不去,治疗水平每况愈下。 恶性循环! 另外,医疗领域还会扯到国外资本,甚至于关联重大! 别的不说,世界五百强之中,生产经营医疗设备与药品的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里的水,深不见底。 只要有资本介入,任何行业都会变得复杂! 十四亿人口的华国,意味着十四亿庞大的医药市场,国外资本不可能放弃这里,由此产生的种种黑暗,那就太多了。 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如何立竿见影的解决! 卫夏想到的办法是:人工智能、大数据。 大数据联合起来,这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事情,甚至是匪夷所思。 而华国因为体制的原因,最适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有着绝对的能力,可以真正把这些数据联合。 既然小医院不靠谱,那么好,就用大医院的。 把大医院的病历、诊疗数据、临床表现、体检报告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库,对整体的病症和医疗手段进行分类,逐一的细分。 常见病、特殊病,常规治疗手段、风险治疗手段,全部拢出一个明细,最后再由权威的医生专 家进行修订总结、去伪存真。 搭载OO的智慧诊疗系统,新鲜出炉! 就怕大数据、就怕细分、就怕认真。 比方说,华国人种是很少有狐臭的,不像西方人那样习惯于喷香水来遮掩狐臭的味道。 一旦身份确定,病人属于华国人种,他身上发生了狐臭病症,这会成为某些特异疾病的重要判断根据。 个别病历看不出来,集中到一起,那些患某种病的人恰好都有狐臭,即便狐臭与这种病表面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却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之一! 大数据的作用就在于此。 使用很简单的排除法,往往只需要三五个步骤之后,最后一步,或许看看手指甲的颜色,直接就能定性。 确定了病症,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治疗的手法、需要用到的药品,到任何一家医院,针对性的由医生确诊,再使用成熟的固定体系去治疗, 整个治病的过程,完成了! 这便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只要有对比数据,大部分常见病都能够确诊。 确诊了病情,到小医院去拿药或者治疗,基本没啥问题。 复杂的非常见病、久治不愈的顽固病,再去大医院就诊,安排专业水平更高的医生来治疗。 ………… “不管多复杂,必须分开!智慧诊疗系统的数据库,只能用于治疗,这点没的商量!”卫夏的态度无比坚决。 商务大臣和医务大臣坐在旁边,面对卫夏的强硬,同时摇头表示无奈。 智慧诊疗系统把全国的医疗数据汇总在一起,于改善医疗环境这方面来说,绝对是利国利民。 只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老百姓的病情、隐私,谁来保证? 如果患病和治疗的详细信息,很容易就能查到,是否又会引发其他的麻烦? 这是肯定的! 整容、膜修复之类的手术,让病人的家属知道,或许就要引发很大的矛盾。 再有就是,高血压、心脏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疾病,有时候非常影响普通人的就业、保险;色弱、视力矫正手术,直接和能否参加某些工作挂钩。 介入了智慧诊疗系统,可以正向分析病情,还可以反向诊断出病人隐瞒的部分病情,这是很容易的事。 到时候,看个小病,把家庭搞破裂了,把工作混没了,甚至直接把今后的人生希望都给抹杀了…… 看不看的,还有什么意义? 把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偏偏老百姓不敢去看病了,解决不解决,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在制造矛盾! “小夏,没人会公开这些数据,只是掌握、了解,仅此而已。”叶远明连忙打着圆场。 毕竟他和卫夏要更熟悉一些,医务大臣不好太过直接说什么。 卫夏耸耸肩,淡淡的道: “叶叔,你要是相信我,那就不要试图掌握这些数据。 病人的病情,依旧会记录在各大医院的病历上,智慧系统只记录大数据,用于不断的让数据库更新,变得完整。 对号入座这种事,一个都不会有!详细的情况,更不会对任何个人公开! 智慧诊疗可以提高华国的医疗水平,可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但是一切到此为止。” 叶远明还想再说什么,不等开口,被旁边的医务大臣拦住了: “好了,老叶,卫夏是对的,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 水至清则无鱼! 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结合现实状况,必然会好心办坏事。事关华国的十四亿人民,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事实上,医务大臣现在对卫夏,简直佩服的不得了! 几近于震惊! 二十多岁的一个小伙子,心思居然如此的细腻,提前想到了种种可能。 而且,医务大臣可以肯定,有一个更加不容忽视的原因,卫夏心中清楚,明面上却是没有说出来。 给他留着面子呢! “老叶,咱们撤吧,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咱们处理,这回算我耽误你了,哈哈!”医务大臣歉意的道。 为了数据库的事情,这俩人是大老远的从京都专程飞到魔都,就想和卫夏面谈。医务大臣担心自己的面子不够大,所以才拉上了叶远明。 早先是以为卫夏看中了智慧诊疗系统的商业价值,这才想要把数据库牢牢的攥在自己手里。 经过方才的一番话…… 呵呵,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卫夏根本就没打算在这个事情上谋利!一分钱都没想赚! 不但不赚钱,维护整个智慧诊疗系统,恐怕还得额外搭上不少钱。一正一反,卫夏在这里面损失的经济利益,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并非卫夏有钱不愿意赚,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促使他不肯去赚这笔钱。 到了如今的地位和影响力,卫夏的夏文集团、珠峰集团,已经赚得两座金山了,有必要再去赚病人的钱吗? 可能,有! 没谁嫌自己的钱多~ 但他想赚的,是外国病人的钱! 国外的医疗资本在华国卷走了那么多钱,卫夏怎么能轻易的作罢? 翻上无数倍的赚回来,那才是他应该干的事。 就是这么狭隘! 某些自诩“大爱无疆”的人,说什么爱全世界的人,比单纯爱自己国家的人,更加高尚…… 纯特么扯淡! 十六国联军攻打华国的时候,你怎么不去谈大爱? 以M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华国各种技术封锁、资源封锁的时候,你特么倒是用你的大爱去劝导一下啊? 生你养你的土地你不去爱,反而去爱特么全世界了! 这不是大爱,这是傻哔。 自古以来的道理就是: 有国才有家! 时代再怎么进步,这都是颠扑不破的。 以为现代人比过去更文明了? 全世界应该友好一家亲了? 余利亚怎么说? 怡乐克、阿拉汉怎么解释? 假若都是一群大爱主义者,放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不去爱,跑去外国给人家当舔狗,捐款捐物,给人家扶持教育科研等等。 早晚有一天,人家不再需要你去捐, 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