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正式公布
“天下影视的新片已经立项。 改编自9月刊的同名,片方立志打造一部属于国人自己的科幻电影。 据相关人士透露,预算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7千万美元!” “五年计划再度突破自我,挑战未来史诗大片! 中影与天下影视的五年计划已完成了三部作品,票房分别为1.4亿、1.7亿、2.63亿。 年底即将上映的是第四部,有星爷坐镇,片方也大气的喊出‘力争两亿’的口号。 但第五部收尾之作,却迟迟没有公布。前不久记者终于获得消息,片方将挑战此前从未尝试过的科幻巨制。 预算8千万美元,与好莱坞合作,中方已确定张蔓玉、华仔出演。” “5千万美元的尚未亮相,预算6千万美元的已经来了! 此番天下影视与好莱坞、日韩合作,面向全球市场,初步人选为布拉德彼特和木村拓哉!” “为什么是? 7千万美元投资是否疯狂?这究竟是开拓进取,还是盲目自大,我们请到了知名影评人巴拉巴拉……” 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 似是而非,越传越离谱,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主要被吓着了。 六七八千万美元啊,四五六亿人民币! 此前有数据公布的最大投资就是,三千万美元,如今直接翻一倍。 其次是题材。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拍科幻片? 网上更热闹,尤其各大科幻BBS和聊天室,过年一样。 “科幻迷奔走相告,普天同庆!” “我现在愿意真诚的叫一声,许爸爸!” “终于有大佬留意科幻片了,我们过的不容易,痛哭!” 也有担心失败的,有质疑为什么选的,但不论站在哪一方,都达成一个共识: 真大佬从不打嘴炮。 说了就做! 前脚说要打造电影工业,这就付诸于行动了。 ………… 吃瓜群众和媒体很嗨皮,业内彻底疯了。 最直接关系的,就是演员。其次导演,以及各种幕后。 冯裤子第一个打电话,紧跟着,许非就陷入了被追魂夺命连环CALL的状态。大家都不知道准确消息,反而更刺激。 梁佳辉:“有空一起喝茶?我去京城,顺路嘛!” 华仔:“赏脸吃顿便饭啊,许先生。” 张蔓玉:“我再考虑一下唱歌。” 周逊:“爸爸!” 国际章:“许总!” 徐克:“我蛮有兴趣的,我空窗期。” 张国师:“改天聊一聊,我对科幻片不太懂,但能尽力的一定做。” 姜闻:“有事儿说话啊!” 葛尤:“愿略尽绵薄。” 巩丽:“你牛啊有合适的角色给我留一个,不嫌小,义务劳动随叫随到。” 许非比量了比量还是上年纪的、经常接触的能懂自己像张国师几个就挺感动。 最后连李桉都打电话表示出很感兴趣。 这货的在6月份上映,扑街,好莱坞暂时不敢请他拍大制作。 许非斟酌一下说会考虑如果不找你呢,还有别的任务给你。 哎,当然是了! 成本1千4百万美元票房1亿7千万拿下三座奥斯卡包括一座最佳导演奖。 而与这些人的热情相比老板们非常淡定。 风险太大不跟不跟。 ………… 鉴于传言厉害许非和吴孟臣索性公布了。 这日上午,京城深秋。 张总的五星级酒店内,准备召开一场发布会。这是第一次,国企、民间两大电影掌门人共同出席。 休息室,白胖的老吴歪在沙发上正看一份通稿。 看着看着忽然指向一行:“这个打错了吧?” “没有。” “我们说好的你怎么能改呢?” “让你少担点责任我自家企业无所谓,你要是调走了,我得跟老韩干仗费劲。” “你这……你确定你资金充足?赔了不会伤筋动骨?” “呃……” 许非挥退员工,低声道:“我也就跟你说实话,在小礼堂一票大领导问我,我都哭穷来着。 这等制作成本,在好莱坞叫A级片。每一个大厂,财政只要不是太坏,都有单抗一部A级片失败的承受能力。 我们觉得惊悚,几亿几亿人民币啊,扔在特效大片里再正常不过。 我不是说天下能比肩好莱坞,但在这个心态和高度上,别弄得太小家子气。何况我有别的产业缓冲,全赔进去也没问题。” 行吧。 老吴这回明白了。 对方有这个承受能力,但明面上得哭穷,为避免麻烦。而对自己来说,他确实是为自己考虑的。 不多时,发布会开始。 吴孟臣先道:“最近有很多传闻,今天在此声明,中影与天下影视的五年电影计划,第五部片为。 但由于制作周期太长,明年无缘与观众见面,初步延期到05年,希望大家理解……” 话音刚落,底下就抢着问: “本片成本究竟是多少?” “真的是七千万么?” “差不多吧……” 老吴看了眼许非,许非接过话头:“确切的讲,是8千万-1亿美元。其中仙人掌占60%,中影和阳光共出15%,余下由我负责。” 嗡嗡嗡! 大大超乎预料,原以为7千万就够跃进了,现场公布肯定会少。 没想到,居然还特么多了! “虽然与好莱坞合作,但我可以保证,大部分的班底都是华语方。特效部分,我们会请好莱坞最优秀的团队,甚至摄影方面,因为我们缺乏经验……” “导演和演员还没有选,很快会提上日程。” “导演当然是我们自己人,否则就没意义了。” “政府方面……” 许非想了想跟大佬们的对话,简略道:“不会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我也极力避免它成为一项政治任务。 它就是在电影产业提升过程中的一次尝试,但相关部门仍然很支持,拍摄中我想会顺利很多。” 最后,一个记者问: “许总,您搞这么大的项目,就不怕打水漂么?或者说,您为什么要做一部科幻片呢?” “打不打水漂,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总是怕失败,哪来的成功呢? 至于为什么做科幻片……” 许非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在最初策划时,我跟吴董聊天,谈到一句叫‘先驱者必突破自我’。 我们之前拍了四部片,都很成功。 形式上很新,内核不见得新,但包装的好,观众非常喜欢。 我们完全可以顺着路子走下去,再搞一部类似的商业大片交差,为自己立一块中国电影的丰碑。 五年计划刚启动的时候,有一句话说‘努力打造电影工业’。 前几部有么?有,比如的文武戏模式、小人物与历史背景结合。比如的极致大场面、宣传策略。 但它们的力量是不够的,你懂么? 只有真正的特效大片,尤其是科幻片,最能体现什么叫电影工业。 我们可以找理由,现在不行啊,慢慢来啊。 OK,等到十年二十年后,也许我们能拍了,敢拍了。 想法没问题。但我现在就能拍,我为什么要等呢?前面你们说了,怕赔钱?我等市场起来再拍?” 许非摇摇头,笑道:“这样做没意思。” “更何况,讲的是未来。 大家拍够了过去,拍够了现在,观众也看够了古往今来。 我们太需要一部讲未来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