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金元宝
这话半真半假。 权利勾兑来钱确实快,但是这样的黑钱拿着可是烫手,她一点都不羡慕。 陶氏拿指头戳她,“小小年纪叹什么气!” 生怕她叹气折损了福气。 待到了家里,袁明珠把在庙会上给家里人买的东西让人分别给大家送去。 杜氏拉着女儿,“这可如何是好啊?早就说不要设粥棚好了,现在费了这么多粮食不说,还得罪了本地人,人家要对付我们,我们根本应付不来。” 邵氏应和道:“就是啊,我也一直说不该设粥棚,上头有官府,下头有本地富户,哪就需要我们家出这个风头? 现在好了,风头出大了,让人记恨上了吧,这下子银子得花得多了,上下打点,得花多少银子,而且花了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摆脱这个贼名。” 看婆婆一脸懊丧,她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卖力的吓唬她。 “也不知道这事会不会影响大伯和四郎几个,若是因此事把他们的功名革除了该如何是好啊?” 把杜氏吓得脸儿煞白。 袁明珠看到她这样心烦,有种人就是这样,从来出了事不说积极去解决,总是这样一副高瞻远瞩的姿态放马后炮。 给窦mama和郑mama使了个眼色。 郑mama端着手,“家里还有太爷和少爷小姐们呢,这些事情不用您cao心,四少奶奶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就行了,就是最不济,京城里还有大公主殿下呢。” 然后和窦mama一起把杜氏劝回了她的院子。 邵氏憋着气,歇着眼睛看着她们离开的方向。 袁明珠吩咐春荞:“我这里刚回来正乱着,就不留四嫂说话了,春荞,替我送送四少奶奶。” 春荞低眉顺眼应道:“是。” 对着邵氏,“四少奶奶,奴婢送您。” 袁明珠自顾进了净室,梳洗完毕去了陶氏的正房。 陶氏正看着蓁姐儿吃东西,看她进来说:“我正准备让人去看看你怎么还没过来呢。” 问她:“想吃什么,让厨房给你做。” 袁明珠看看蓁姐儿,“蓁姐儿吃的什么?” 陶氏对吴mama说:“让厨房给明珠蒸一碗鸡蛋羹。” 等鸡蛋羹的工夫,陶氏问她:“我看你娘去你那边了,她没说什么吧?” 开设粥棚是明珠和袁弘德曾祖孙俩的主意,她这是怕杜氏不敢在他们老两口跟前说什么,转而去烦明珠。 “没有,我娘就是有些害怕,我让郑mama和窦mama去劝她了。” 摆摆手,“不是多大事,没必要害怕。” 说着话吴mama带着人把鸡蛋羹端了来,除了鸡蛋羹还上了几样小点心。 袁明珠端了鸡蛋羹开始吃,陶氏停下说话。 正吃着,郑mama回来了。 看她正在吃东西,垂手立在一旁。 待袁明珠吃完了,漱了口擦干净手,她上前回话,“奴婢和窦mama一起宽慰了大奶奶一番,奴婢回来了时候大奶奶已经想通了,跟窦mama一起拿了针线活正在做。” 袁明珠:“跟窦mama说多找些针线活给太太做。” “辛苦mama了,安排好你们轮着都去歇息一会吧!” 整个正月里忌针黹,攒了不少活,给她娘多安排点活,省得她庸人自扰。 正如袁明珠打算的那样,袁弘德派了袁叔驹兄弟二人去应对这件事。 “你们兄弟二人有秀才功名,见到知府李大人可以免跪……。” 特别交代:“若是……。” “若是李大人有所暗示的话,不是太过分的可以应下来。” 兄弟二人用眼神询问曾祖父口中的这个暗示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袁弘德示意确实是他们理解的那样。 袁叔驹:“这……?” 这能行吗? 他们明明是清白的啊! “照着我说的做吧。” 这件事这会还不知道能不能成,暂时不好张扬。 袁叔驹兄弟二人坐了车去了知府衙门。 如此几回下来,被李大人索要了一大笔银子去。 转眼就到了春耕备耕时节。 李大人似乎食髓知味,如跗骨之蛆一般盯上了袁家。 袁弘德坐在书房里,吹着茶碗里的浮沫,一边吃茶一边听着袁叔驹兄弟二人说话。 “李大人胃口不小,张口要妍玉春两成的干股,这次的诗会不知道会不会让我们答复?”袁季驹说。 看着曾祖父表情闲适,兄弟二人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虽然不知道曾祖父一直都不着急的详情,这些日子下来也猜到了一些皮毛。 跟曾祖父的心宽相比,似乎有人比他们家还着急。 这些日子曾祖母和母亲都接待了好几波客人了,都在劝着他们有门路赶紧走门路。 有人还提到让他们求助安阳侯世子,提醒他们到了让顾重阳报恩的时候了。 不仅登门拜访的人多了,就是请他们去做客的人也同样多了起来。 此时又恰逢春暖花开时节,各种明目的赏花会一窝蜂似的办起来。 这不,今日他们兄妹马上又要出门做客了。 出门之前,得听听曾祖父告诉他们遇到事该如何应对。 “应该不在这样的场合问你们,若是问的话你们只推脱这事得禀明汉阳公主才好答复他。” 袁明珠坐在马车上,车窗外头桃花正艳,远远看去云蒸霞蔚。 他们所去的地方是蟠龙寺的后山,知府夫人今日在此办诗会。 袁明珠可不会作诗,她就是个俗人,会背的诗都不多,去了就是个凑数的。 而且这诗会举办的目的只怕比她这个俗人还俗。 至于是不是鸿门宴就不好说了,只能见机行事。 蟠龙寺在一处山坡上,山势舒缓。 这里的土地适合种植桃树,大片大片的桃林延绵数里,是踏青的好去处。 袁家的马车往山上走,山道旁的小树林里站着一位少年和一个少女。 少年身上穿了淡青色细布直裰,脚上深褐色布鞋,头发用黄柏木发簪挽着,身材修长,面如冠玉。 少女站在她的身后,跺脚道:“难道哥哥就任着她摆布娶个商户之女不成?” “娘也是商户女,你穿的戴的都是作为商户的舅舅家提供的。” 少女又羞又气,“你……。” 你了半天不知怎么说才合适。 跺脚,“我懒得管你。” 许是太激动,脖子上带着的金项圈跟下头缀着的玉撞击,发出金石之声。 “你以后别后悔就好。” 扭头走了。 袁明珠并不知道山寺门前的这一幕,她所乘坐的马车到了寺门客,知客僧人过来迎接。 他们被迎进寺门,小沙弥过来领着他们往后山过去。 袁家跟寺里有些交情,这周围的桃林都是蟠龙寺的庙产,袁家做桃花胭脂需要桃花瓣做原材料,会跟寺里购买。 小沙弥领着他们拾级而上,这处台阶的顶端出现一双藕荷色的绣鞋。 袁明珠抬头看着平台处板着脸站立的慧姐儿,脸上的笑容隐去。 对两个哥哥说:“哥哥们先过去吧,我们随后就到。” 袁叔驹兄弟二人知道她们小姐妹有话要说,先行过去了。 袁明珠找了一处突出的山石,跟来的人往山石山石放置了坐垫,她带头坐下。 慧姐儿也赌气一般坐了过来,背对着她坐了。 专门等着她,见了她又赌气不说话。 袁明珠觉得别扭好像是这个年龄的少男少女们的专利。 顾重阳是一个,面前的慧姐儿又是一个,好像只有她这个伪少女没有这种权利。 袁明珠也不看她,只往跟着她的百寿看过去。 百寿也知道自己得维持她们家小姐的面子,不然袁家姐儿一生气走了,难看的还是他们家小姐。 “袁二小姐,我们小姐等您好久了。” 袁明珠这会知道得罪慧姐儿的人是谁了,就是她自己。 有事找她,可以直接去他们家或是让人送信。 两样都没做就等着她过来,还这样一副模样,看来她把人得罪的不轻啊! 袁明珠看了一眼百寿,没说话。 百寿还以为她都这么说了,袁二小姐该主动跟他们家小姐缓和一下。 结果什么都没有,人家看都不看他们家小姐一眼。 大有让她要不说自己拿主意,想清楚赶紧说,没空陪着她在这里玩猜猜游戏的意思。 百寿心里苦笑。 “那个,我们小姐之前跟李家一直在议亲,他们家突然……。” 慧姐儿抢过去道:“他们家他人不愿意了,我娘打听了一下,说是准备跟你议亲了。” 百寿说的那些话袁明珠就猜到一些。 不是她自恋,而是结合李家要两成妍玉春的股份,金钱的香氛,大概没有谁能拒绝得了。 李家拿着两成妍玉春的干股,能得到的大概也就是李知府任期内的分红。 等他离任或是升迁,分红就会终止。 他们家若是想长长久久的一直拿这份银子,除了联姻大概没有其它法子可行。 但是,他们家又舍不得把女儿嫁给她五哥那样看着就没有什么前途的人,就只能委屈点娶她了。 袁明珠笑了。 “你还笑,你还笑……。” 伸手把袁明珠推得差点从山石上歪倒。 袁明珠揽着她的肩膀,还是忍不住想笑。 待笑够了问她:“你傻不傻啊?你以为李家想要的是什么啊?” 自嘲道:“你真以为他们家想娶的是我吗?想娶的确实是我也没错,只不过我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大大的金元宝, 金元宝谁不喜欢啊?是我我也喜欢。” 慧姐有些怔愣地看着她,大概是想从她嘴里看出来真假。 “好了,千户夫人会知道怎么办更好,亏着有我这个试金石,才能让你看清他们家的真面目,不然等你生米煮成熟饭了,就什么都晚了。” 袁明珠看着她,觉得小姑娘难过应该不是因为用情至深,而是因为被放轻了没面子。 这个年龄觉得会天塌地陷的事,待过了一些年回头再看,会觉得根本不值一提。 袁明珠:“即是如此,你今日怎么还来参加这个破诗会?” 慧姐儿一副你真傻的表情,“我不在这里等你怎么见到你啊?” 袁明珠:“你就不会去我们家啊?” 慧姐儿扭头,一脸别扭的问她:“你怎么办?” 袁明珠嗤笑道:“他们家还敢抢人不成?我不愿意他家还能强买强卖啊?” 慧姐嘴角噏合,却没有说出来。 像是安稳她道:“你长得好看,不一定是为了银子……。” “是啊,娶一个长得比较顺眼的金元宝,总比娶个长得不好看的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