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麻利又溜爽
老许家现在顿顿能吃饱,隔三岔五的还有rou吃。 病了给请郎中,大夫,这些待遇,谁家能比得上? 不对,自家都有半个神医了,神医的徒弟,还有什么病医不好的? 罗氏与姚氏边做活计,边关注上房堂屋那边…… 很快,里正就从堂屋内出来了。 许有德把他送出院子外面老远。 元春花的卖身契已经写好了,许张氏收了起来。 把元春花安排到厨房旁边的小柴房内安歇,以后她就住柴房了。 柴房里一半放柴火,另一半,二郎帮她在靠墙的位置起了一个小炕,窗户屋顶什么的都不用修,什么都是好好的,比老元家的正屋子还要好,既不漏雨也不漏风的,就是小了一点。 小一点也没啥,反正一个人住。 二房的许老二,二郎,二丫她们,都搬回到了二房内住了。 大房腾了出来,让姚氏搬了回去,不和许娇娇住一个屋头了。 许娇娇也安逸了。 姚氏在的时候,姚氏的那双眼睛就恨不得长在许娇娇的身上,无时无刻的都盯着许娇娇,注意她的一举一动来着,许娇娇虽然没有什么不能让看的,但这感觉也不太好。 到底一个人住清静。 元春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变成了老许家和许娇娇一样起得最早的人了。 许娇娇早起是为了锻炼身体。 元春花是为了干活,什么活计都干,先是把厨房里的水缸打满水,烧全家人的洗脸热水,打扫院子,清洗衣服,做早饭,喂鸡,喂猪……有什么做什么,完全不消人去吩咐。 许张氏寻姚氏的错处,一寻一个准,能把姚氏骂个狗血淋头。 寻元春花的错处难,元春花做家务活计,确实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在老许家,她又是做惯了的,麻利又溜爽。 她还知道全家各人的口味,厨艺方面一个人就顶了姚氏与罗氏两个。 比她们俩人加起来都做得好吃得多。 普通寻常的窝窝头,元春花都比罗氏蒸出来的松软一些。 不消几天,元春花卖身给老许家为奴婢的事情,乡亲们都知道了,各自一番议论不提。 有同情可怜的,有瞧不起的,有咒骂不要脸的,有觉得活该的,有觉得她聪明的,有认为她将来肯定还会出妖蛾子的…… 反正各种议论都有,但是有一点,都认为元春花做得是对的。 不管用什么办法,留在老许家,总比她蹲在村口位置,风吹雨淋日晒挨饿的要强上一百倍。 老许家的人,除了许张氏凶残,恶名赫赫之外,其它人都是正常人,不像是有些烂稀脏透小气苛刻的人家,至少比在那个什么老姜家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乡邻们想和元春花套套话,八卦八卦,发现她除了干活还是干活之外,啥也不开口,也都放弃了。 三丫,四郎完全痊愈了,没过几天,许老二也能丢了拐杖,独立行走了。 这可是大喜事儿。 许有德与许张氏一商量,决定了一个日子,宴请四方宾客,庆祝许老二身体痊愈。 还有三丫,四郎的病情都好完全了。 也算是三丫,四郎的痊愈庆祝宴! 三丫,四郎的病是传染病,也有好多人关注过,现在一起请,是一举多得。 三丫四郎出水痘期间,还有相好的乡邻们提了鸡蛋过来探病的,虽然都关门闭户了,但还是派了家里的长者过来慰问了一下的。 这些人都要请。 像这种传染病治好的,就要动静大,热闹的庆祝。 好让大家都知道,病情解决,危险解除。 许老二出事之后,村里人帮了忙的大家伙儿都有不少的人。 廖青……不消说了! 许老二心心念念的救命恩人,说好了之后,一定要好好感谢的人。 还有一伙人必须要请的,那就是帮忙去找三丫的村里叔伯汉子们…… 这些人都是许家的族亲,平时没个什么长短的时候,用不上,一旦有什么事情,出钱出不上,出力的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虽然寻到三丫之后,许娇娇已经用银子感谢过,但是那人情还在,请吃顿饭也算应该。 许张氏还打算请镇上回春堂的孙神医……孙神医有事不能来,说好意心领了。 然后,还派人请了隔壁村的李郎中一起来吃宴席。 不仅请了李郎中,还请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几个乡邻们。 里正是必须要请的,不仅请了本村的里正,还请了上次螺子沟的里正,上次给过许家老大秀才官人的面子的,也是要答谢的。 反正是请宴宾客,方方面面有过帮助的人都得请。 现下已经是八月末了,刚好这个时间点,乡亲们都比较清闲,等这次宴请完,过不了几天就到了秋收时节,那时有好多人都要忙了。 老许家请了这么多人,十二个人一桌,足足坐了八张桌子。 老许家的桌子椅子自然不够,都是向四周邻居们相借来的。 乡下宴请,条件不允许,每家每户的也就只能派上一个当家人去就行了,不能一家老少都去,这会吃穷主家的,人情这种事情都是你来我往的,谁家都没有太多的口粮。 像老许家这种一请请这么多桌数的人,真正是少之又少了。 基本上,全村大部分门户的人都差不多请到了。 许张氏在镇上的猪rou行,事先就预定了足足半头猪! 还买了大量的豆腐,千张,粉条子,猪耳朵,猪下水,还有鸡鸭好几只,新鲜鸡蛋,腌鸭蛋等好吃的,花了二三两银子,做得十分的丰盛。 元春花,姚氏,罗氏,加上许张氏亲自上阵,都忙活了一整天,才做好。 桌子上的大rou包子用箩筐装的,馅足不说,还都是大白面的,任客人们吃,吃完一筐,还能添上一筐的。 做了七八样菜,rou菜就占了一半,都是大海碗装的,绝不带含糊的。 许娇娇还从地窖里拿出了一小坛子,出了香的枇杷酒,放在了宴席上。 果酒也可以助兴,虽不如烈酒有劲道,但是也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