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老将之死
“顿!” 心中数着步数的裨将,眼见是到了地方,大吼命令军卒站定。 他沉声道:“弓兵上弦,弩兵上弦!” “吱吱吱!” 弓弩兵同时拉动弓弦,上好了箭矢。 裨将凝气净神,计算着城头秦军箭矢之间的间隔。 “砰砰砰!砰砰砰!” 裨将大吼道:“撤盾,弓兵反击!” 盾兵侧身,弓兵趁着这一瞬间,纷纷将手中的箭矢射向了城头。 裨将再次大吼道:“弩兵,预备!” 弩兵们纷纷举起弩弓,瞄准了城头。 裨将眯着眼,置城头射来的箭矢与不顾。 方才的那一波齐射,已经压制了城头的弓手,这一会其等正在忙着重新搭弓上箭,因此,留给华军的时间大约有两三个呼吸左右。 弩兵们端稳了弩弓,指向了城头的垛口方向。 果然,就在两个呼吸之后,秦军弓手从垛口露出了脑袋。 “射!” “弓兵预备!” 裨将声嘶力竭的大吼。 弩兵们纷纷扳动扳机,将弩箭发了出去! 与此同时,秦军手中的箭矢也发了出来。 双方军士在同一时间,松开了弓弦。 “咻咻咻!” “咻咻咻!” ……双方箭矢破空,朝着彼此的阵地飞来。 巢车之上的青豚,清晰的看到了,就在双方箭矢相交的一刹那,有许多剪枝撞在了一起,然后跌落下来。 这么远的距离,唯有连绵不绝、厚重的箭矢铺满了空间,才能造成看得到撞击的现象。 相对于庞大的箭矢数量来说,撞击跌落的箭矢,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眼见弓兵就要遭受重大损伤,前沿的裨将脸上却是一片冷酷。 “弓兵压制!弩兵上弦!” 听到裨将的命令,弓兵顿时再次将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也有很多士卒,见到直奔面门、铺天盖地而来的羽箭,吓得慌了手脚,直到身体中了箭矢,才慌乱中松开了弓弦。 只是,这时候的箭矢,早就失去了准头,不知道飞向了何方! 双方的军士,就像是放倒的麦垛子一般,躺倒了一地…… “妙!” 青豚击掌,惊喜的问道:“前方负责指挥弓弩兵的是谁?” 整个华军之中,对于远程兵种的cao控,有如此 细腻cao作的将吏,唯有张磊一人,而张磊却是担任使者去了秦国。 韩方见到经过这一次对子,华军弓手用一成的死亡率,成功的压制住了城头秦军弓弩兵,心中也是大怀喜悦。 闻言,他笑道:“君上可以觉得此子很像张磊?” “是啊!” 青豚道:“张磊在墨城指挥的那一仗,让孤大开眼界,孤从来没有发现,有人对战场的掌控,竟然到了那等程度!” “是啊!”韩方道:“不得不说,张磊将军对于战场时机的把握,真的很准!” 他解释道:“现在在前方指挥的是张程的儿子,正是张磊侄子张望。” “张程?“ 青豚在脑海里思索半天,却是不见此人的丝毫记忆。 “此是何人?为何孤丝毫没有印象呢?” “此人战死的很早!” 韩方道:“在夺取三亭的时候,张程就战死了,其战死的时候,不过只是一个百将而已。 当时君上正在谋划夺回华阳诸县,对张程没有印象也很正常!” 青豚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护栏,道:“此子起步的时候可有军职?” 韩方想了想,道:“军部的履历上面——此子是承余佑,以什长起步的。” “有身为百将的翁翁战死,按照军律,的确是应该以什长起步为基准的。” 青豚想起自己制定的军律:父辈有功,若是战死沙场,子辈当佑一人。 点点头,青豚道:“此子性情若何?” 韩方道:“稍显孤僻,毕竟这孩子也不过十六岁罢了。” “多观察观察,若是当用,可以适当提拔一下。” “唯!”韩方应了。 他明白,张望这算是入了君上的眼,从此之后怕是要平步青云了。 青豚转眼看向战场,只见此时的华军已经彻底的压制住了城头。 “上云梯,待时机成熟,命令爆破兵上吧。” 青豚见到秦军已经被彻底的压制,提醒了一句,便静静的观战起来。 韩方应了是,让传令兵下达了命令。 云梯兵扛着云梯冲锋起来。 一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到了紧要关头,蒙武也表现出了一个老将应有的素养。 他亲自执剑城头,来回带着亲兵冲锋,一次次的将登上城头的华军杀了下来。 韩方嘴角轻笑,战局已定! 城头的秦军已经陷入了左支右拙的境地,待爆破兵炸开了城门…… 一切的反抗,都成为了回光返照。 蒙武站在城头,看着华军源源不断的冲进了猗氏县城,他苦笑一声,面朝西方跪倒…… “王上啊!老臣愧对所托!” 老将涕泪横流,直到此时,他都深爱着脚下的大地…… 举剑……齐脖……狠手一拉…… “将军!” 目睹着老将军的自尽,亲兵们泪流满面,大多选择了追随老将而去……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华军士卒士卒呐喊着,杀上了城头。 余下的士卒,却是在冲上城头华军的呼喊下,放下了兵器…… 猗氏县城,在抵抗了半日之后,随着城门口的一声爆响,化为了昨日黄花…… 青豚留下一半兵力,收拢俘虏,朝国内押解而去,他自己却带着大军,直朝阴晋而去。 阴晋与咸阳之间,若是沿着大河西进,便只有武威、郑县、戏城三座城池了。 猗氏县的丢失,让秦国朝野大动…… 民间谣传,秦王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吐血三升,昏迷了半日之久。 因此在得知华国使者到来的时候,整个秦国却是一致选择了高规格的接待。 就连最为强硬的死战派,也不得不认为,若是不听取华国的意见,直接选择杀死使者、或者驱逐离境的话,秦国怕是要迁都了! 甚至早已有大臣在指示党羽,让那些小啰啰上疏秦王,迁都蜀地…… 张磊到了渭水之畔的时候,发现等在木桥边迎接他的,竟然是秦国的中车府令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