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真身假身
却听钟离狐说:“不敌其力,而消其势,釜底抽薪;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混水摸鱼;乘隙插足,扼其主机,反客为主。 连环用计,机关算尽,所为何来呢? 不过是为了称霸地球,主宰世界!” 老布袋苦笑一声,说: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旻天。” …… 见老布袋与自己三观不合,还喜欢吟诗弄巧,好像谁不会码两首诗似的,钟离狐感到也没必要再和他争论下去,便说: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魔鬼亲。 独行无剑不喝茶,孤客高峰万山行。 江湖第一高人,你好自为之。 在下告辞!” 她抱拳起身,准备闪人。 想走? 没那么便宜! 不就是拚诗吗? 俺木椟子肚子里也有的是!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况属高风晚,落魄不居魂。 宁为百夫长,胜用一书生。 这边有请!” 木椟子走到书柜前,点按了一处机关,书柜立即分成两截,里面竟是电梯! 这回轮到钟离狐懵圈了! 原来这么先进! 三人进入,电梯平行地滑动了几分钟后,稍停片刻,又向上升起,等电梯停下,门打开时,钟离狐不由得啊地尖叫一声: 怎么可能?! 他们来到一处超级大的建筑群内,感觉像走进了图书馆。 里面一排排的书籍整齐地码放在木制的书架之上,旁边还有桌椅可供阅读。 落地窗子处面是蓝色椭圆型的游泳池,碧波荡漾。 这不是做梦吧? 简直比魔王殿还要漂亮还要大气还要美! “你不是喜欢读书吗? 我的书不比神精咒的少吧!” 老布袋指指森林般的书架。 “多是多! 可是,有什么用呢? 神精咒可是生物转基因的第一人! 难道说你能研制出长生之药吗?” 钟离狐故意摆出大小姐的架子,她也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 木椟子看到她这个故意做作的样子,很不开心,就说: “神精咒是魔王,他能在史册上留名吗?” “你们是天天研究长生不老,研究出来了吗?” 木椟子说:“想在史册上留名? 比起成吉思汗如何? 成吉思汗曾向丘祖讨要长生之药。 丘祖回答:有卫生之药而无长生之药。 又问为治之方,丘祖则对之以敬天爱民为本。 复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之以清心寡欲为要。 这四个字,即是道家养生之精髓。” 钟离狐转了一圈子,在桌子旁坐下,老布袋在她对面坐下,木椟子站在一边。 老布袋对钟离狐说:“从现在开始,你就住在这里了!” “不行,我每天都在炼精化气,我每天都要修行,这里怎么修?怎么养?” “不是我说你! 你真的太傻了! 神精咒教你的所谓炼精化气,实际是扯淡! 你想想看,别人的精被你化成了气,能在你身上呆几天? 你炼到今天,还是没有一点儿真气,反而全是邪气!” 钟离狐想想,似乎也是! “那怎么炼精化气?怎么筑基?” “你现在还谈不上这些! 将来,过几天吧,我自动会教你的! 你目前先要学会洗心和修身!” “是吗?”钟离狐小声说。 见她有些松动,老布袋接着说: “一切修身养生法门,只有两字口诀:一个是放下,一个是回头。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荡来漂去不自由。 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肯回头,是岸头,莫待风浪坏了舟。 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 此真无量寿者。 世上先有放不下的贪心,才有治不好的顽疾。 福祸无门,惟人自招。” 钟离狐反驳道:“如果人人都放下,都回头,都出家,这个社会不是要崩溃了?” 老布袋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无需出家的。 出家需要超常的智慧和勇气,修得正果需要天赋的异禀和上根器。 因为出家人追求的是齐是非、无黑白和兼忘的境界,然后再将兼忘忘却。 出家不是搬家,从居民楼里搬到庙里,出家是出五蕴六尘的家,出三毒二舌的家,出无明顽心的家,出生死轮回的家。 不出来如何能得解脱? 出世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为了救世。 出家人以戒为师,以苦为乐,以修善济人为功课。 道已并行,须臾不离。 说放下,不是放下责任;劝回头,不是回头睡觉。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且不可混淆。 况且,利益众生的福德尚未修得,空空两手,拿什么放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可曾上下求索?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 无为而治,万民自治。 倘若大道一步未行,一念未思,而全然不出小我的圈子打转转,何谈回头? 至道无难,天地隔悬。 不识无私,奔劳徒然。 无是一空,正觉界宽。 十方智者,一念万年。 言语道断,非去来前。” 钟离狐反驳道:“《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章: 人生为已,天经地义。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请问这怎么解释?” 老布袋笑了,他说:“此言遭到千载误判! 什么是为已?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 万象之中独露身,难人自明方可亲。 昔日谬向选中觅,今日看来火中冰。 世上谁害我最深? 除了自己还有谁! 为什么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呢? 识神做崇。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我们的心颠倒了,我们的识便浅陋愚昧。 须知:讨了世道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 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多少人贪黄雀而坠深井,多少人舍珍珠而弹飞禽。 钟鼓为声闻而招击撞,鹦鹉因聪伶而锁牢笼。 耳听管弦,口享酒rou,心乱矣; 沉溺骄气,背负重名,心累矣; 贪图权力,费尽心机,心病矣; 色欲无度,贪而无厌,心苦矣; 求之不得,得之怕舍,心忧矣; 在家惧盗,出门惧绑,心畏矣;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心辱矣。 此七者损心害心之法,皆为世人纷纷效仿,谓之幸福,名之成功,俗称爱已,岂非谬哉?! 道教也好,佛家也罢,讲为已,则是为真已,不是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