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蝴蝶飞不过沧海
檀香袅袅,游船在泛着波浪的湖面上许微起伏着。 宫城内摆弄着木工的时候感觉不到,行走在金碧辉煌建筑群中时对视线内的绿意也是一扫而过。 站在游船上举目四顾,朱由校适才觉得初的新绿舒心怡人。 冬季的蛰伏后自枯黄中抽出的绿意浓艳滴,少了夏的沉闷,秋萧瑟,充满活力。 朱由校的心也逐渐愉悦了起来。 女真迂回,深度威胁的是大同一线,但朱由检提及过,从河洛道口南下的女真万人规模军队是被击退。 大同区域暂时无忧。 无忧就意味着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调动部署。 时不待我,但还是有人修补了女真撕裂开的一道缝隙。 想到这些,朱由校又懊悔了起来。 自己是忘记了问何人击溃女真数万兵力,两个蒙古部落,但主导战事的却是汉人。 应该被犒劳。 朱由校越来越觉得有将朱由检召唤入宫内的必要。 随在侧的魏忠贤无时无刻在观察着朱由校的神变化。 时而欣喜,时而蹙眉,时而深思的姿态。 “皇上确实是变了”魏忠贤内心想到。 熟悉朱由校,以往这些神态在皇上上是很少体现而出。 寥寥数次也是在木工房内皇上面对雕刻时才会不经意间表现,如今却成了常态。 “皇上,翼州布政司呈报信王爷核查士绅田产” 查验观色,感觉到朱由校面色舒畅起来的时候魏忠贤开口。 点了点头,朱由校说道:“你是如何看待的?” 擅长揣摩人心也精于算计的魏忠贤暗中部署,前一刻更是对崔呈秀下达了利用大儒撰文抨击朱由检的指令。 但攻于心计,朱由校面前,魏忠贤是懂得要藏锋。 “赈灾期间失去土地的民众甚多,粮价是降落了下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喜事,而且导致之前囤粮的不少大户破产,变卖土地,信王爷稽查士绅田产,自然是利于布政司统筹,避免田赋流失。” 朱由校点头:“还是你看的明彻。朕也是这样想的,当初国库空虚,辽饷不足,是你的建议让朕暂缓了辽饷危机,渡过燃眉之急。但如今格局在变化,宁远局势持续紧张,如今林丹汗败北,宁夏镇丢失。林丹汗侵边,是祸及了我朝安危,但林丹汗和女真矛盾更加的集中,因为林丹汗限制了女真向蒙古草原一代的发展,所以林丹汗想要互通商市,朕同意。养狼驱虎,是有一定效果的,看看林丹汗和女真爆发了多少战事,大规模的,两次。如果女真这些精兵部署在宁远,我朝不堪重压。可如今林丹汗败北,我朝便要全面对垒女真,朕要以变化应变。” 看着魏忠贤,想了想,朱由校说道:“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传承下来的教训,对抗女真,必须要有安稳的内部发展环境,这也是对的,但问题是国库依旧空虚,宁 远、大同、宁夏镇方向都要增兵,银两从何而来?年前的灾荒我是迁移了百万的民众,如若今年灾荒不停呢?还会有多少灾民出现,总不能灾荒出现都需要依靠迁移民众去解决问题。所以有些事到了不得不为之的时候,红薯推广,核对士绅田产数目,增加商业税收,国库有储备,能扩军增加装备,还能调拨银两赈灾,这些都是对抗女真的资本” “打,现在我们是打不过女真人,他们凶悍,但防御能?宁远局势你看到了,增加火炮数量,士无怕死之心,是能守的下来,只要我大明境内安稳,慢慢消耗女真,持久必胜。所以朕适才要不遗余力推广红薯,让信王主抓抗旱以及局部的改制,你是有眼光的,要协助信王。” “明白”魏忠贤点头。 五官恭敬,内心却是翻江倒海。 朱由校兴趣颇高,看着枯木逢发新芽的远景,继续说道:“女真夺取宁夏镇你认为会后续会有如何动作?” 魏忠贤早就从崔呈秀口中得知了朱由校的言辞。 思索了半响,魏忠贤谨慎的说道:“宁夏镇西南绵延土地逐渐贫瘠,人口稀少又远离顺天府,女真应该会向东迂回威胁向榆林、大同一线” 朱由校笑了起来:“你的判断是对的,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女真的目标是榆林、大同一线,所以两方向都要增加兵力,你看曹文诏如何,将其调向榆林” 魏忠贤哪里知道此时才是游击将军份的曹文诏。 心中想着崔呈秀没有向自己反馈曹文诏这个人信息。 口中确附和着:“皇上眼光如炬,既然看重,曹文诏定然有过人之能。” 朱由校终归还是没有说出曹文诏乃朱由检推荐。 “你也是这样想的,很好,就让兵部将曹文诏调动向榆林,他是很能打的,跟过孙承宗,精通兵法,作战骁勇,难得的良将” 朱由校如此说时魏忠贤内心咯噔一响。 “跟过孙承宗,就定然不是崔呈秀推荐” 人便忧虑了起来。 大同乃重地,大明朝廷部署有精兵,但将官却全部为魏忠贤心腹,朱由校对魏忠贤的信任依旧,可调动曹文诏的言语落入耳际,魏忠贤却总有朱由校针对自己的不祥感。 两人交谈间游船已经航行到湖中央,有鸟儿觅食,姿态翩翩。 朱由校靠近向船舷,观察仔细。 时至午后,落下的光线温暖怡人,魏忠贤、王体乾都随了两步。 风势逐渐强劲,湖畔随风舞动的柳条剧烈摆动了起来。 吹过湖面的强风带动起了朱由校衣衫,手指水鸟,朱由校说道:“女真就如水鸟,我朝则似湖,水鸟是能捞取数条鲜鱼果腹但终究是无法将整个湖归为己有。” “皇上形容精辟”王体乾奉承。 风势渐强,湖面水波涟漪,湖畔杨柳舞动疯狂,湖面低飞的水鸟吃力的抗衡着 风势 “风大,皇上龙体为重”王体乾说道。 朱由校点头,人却依旧在船舷部位。 水鸟最终在风势的强压下落入水中。 衣衫扬起,朱由校满意的转。 鬓发忽的一声被强风带起,体摇晃,朱由校感觉平衡感失去。 魏忠贤视野中朱由校摇晃了起来,大吃一惊,口中叫喊着,魏忠贤疾步上前搀扶朱由校。 为时已晚; 单薄的体在失去平衡的刹那已经后仰了出去,就在魏忠贤右手接触到朱由校的时候大明皇帝整个体后斜着栽落向水面。 “噗通”水花四溅,朱由校没入水中。 魏忠贤、王体乾色变; “皇上落水,救驾,救驾”两人声嘶力竭的呼喊着,随行护卫的船只上有侍卫已经接二连三跳入水面。 西苑震动了起来。 申时,皇宫; 凝重的气氛压抑在整个皇宫当中,魏忠贤、王体乾等焦躁不安的守候在外,有御医不断进入。 御医走出时魏忠贤等人围拢了上去。 “皇上如何?”魏忠贤极问。 “还在昏迷当中,被惊吓,湖水冰凉风寒外加皇上体弱,恐会遗落下病根”御医神色沉重的说道。 王体乾战战兢兢,魏忠贤神色不定,窗外光落了下来。 房间内朱由校还没有完全的苏醒,人处半昏半醒当中。 感觉周边一切都在浮动迷蒙着,朱由校看到了自己落水,看到了魏忠贤、王体乾以及侍卫在救驾,自己在湖面极力的挣扎,风势强劲,体力逐渐的消失,湖面成了万丈深渊,营救的画面被吹散,迷迷糊糊中朱由校看到大明太祖将自己从水中拉起。 感觉随着太祖在一个虚无的空间掠行着,朱由校看到了大明万里江山,河川山峦,看到宁远一线cāo)练的前沿将士,也看到了川陕交界区域燃着烽烟。 “蒙古人打下了一个万里山河,夺取了我汉家江山,但哪又怎么样,朕还不是将蒙古人驱逐到了北方荒凉之地,胡无百年之运,这是对的,高筑墙,广积粮、中原稳,天下安。一步一步去做,大明会重现辉煌” 太祖的声音朦胧了起来,朱由校呼喊、寻找,周边又重复的开始忽明忽暗。 视线的远端,朱由校看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母客氏、张皇后、杨涟、左光斗、袁崇焕、魏忠贤、田尔耕、朱由检,一个个一言不发走近了过来又从侧错过。 朱由校大喊着,却没有人回复。 “朕令其回话”朱由校指令着。依旧没有人出声,一个个人影走进,走远,消失。 顺着朱由检消失的方向朱由校追了出去却融入到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 房间外; 走出的御医神色越发凝重,有朱由校挣扎的声音传出落入魏忠贤等人耳际。 魏忠贤神再次巨变,皇上的况似乎很严重。 夜色落下,朱由校还没有完全的清醒,间或恢复意识,也是口齿不清含糊其辞,似乎在呼喊这太祖皇上和信王。 有月光洒下的时候顺天府内朝堂重臣已经全部得知朱由校落水被营救后始终昏迷不醒的消息。 那一刻,许多人感觉天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