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玄幻小说 - 转轮藏秘事在线阅读 - 第二十九章 露锋芒苏萍受疑

第二十九章 露锋芒苏萍受疑

    第二十九章露锋芒苏萍受疑

    太后低头不语暗自思忖,苏萍跪在地上心里七上八下的,想:我今天忒也莽撞,明知道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是不能改变的,仍想碰碰运气,本打算劝谏她迷途知返挽救时局,却不想碰触了她的底线。若是劝谏不成反丢了性命,何苦来!我这不是替古人担忧吗?

    她心惊胆战不敢直视太后,眼睛余光看到老佛爷久久低头不语,看不准她脸色是恼怒还是痛苦?好像额头也沁出汗来。后来见她伸手颤颤巍巍去拿水烟袋,摸住了握了半晌却并没拿起,手又撤回来,说:“你下去吧!”苏萍如蒙大赦刚待跪安,太后又说:“今儿的事跟谁也不许说,格林夫人的话也不许说出去。”

    “臣遵旨,告退。”

    不知不觉,苏萍、张日新来到清朝已将近三个月了。张日新之所以留下来是想参加甲午之战,苏萍既然陪他留下来,也想适时地就时局给太后做一些提示、分析,以期影响她的决策。就在他们一心一意为拯救危局而做着各自的努力时,全然没料到他们的出现和存在已引起旁人的注意。在周围的人看来,这俩人不仅仅是与众不同,简直就是蒙着神秘色彩。

    首先是太监、宫女们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这苏姑娘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年纪轻轻就混上正三品的职衔?虽然说偌大的大清国正三品的角色也不在少数,何以她能陪伴太后左右而且圣眷不衰?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太后老佛爷性格暴戾是人所共知的,杖责太监是家常便饭,即便是治下的臣工,稍不合意,或杀、或发,毫不留情。唯独对她苏萍和德龄姐妹没发过脾气。还有,有人曾听李总管含含糊糊说起过这位苏姑娘有仙根。莫非她不是凡人?

    李莲英当然比旁人知道得更清楚。自从何统领带他俩见我开始,一桩桩一件件,这苏姑娘总有先见之明,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我心中所想也瞒不过她。但是这二位究属何方神圣岂是我一个凡夫俗子所能猜度的?天机不可泄露,否则必遭天谴。所以李莲英对所知道的种种情事一直守口如瓶,从不对任何人说。然而日久天长,人们每每议论起苏萍来,从李莲英的态度、眼神以及他有意回避的样子,旁人还是能看出些许端倪来。

    王公大臣们也渐渐察觉到,这苏姑娘对朝政大事的预测或分析往往切中要害,其见解之精辟常使老臣们自愧不如。有时王公大臣上殿奏事,如果事属机密太后常常屏退左右,然而他们知道,在乐寿堂西偏殿的珠帘之后或仁寿殿的屏风之后一定坐着这位苏姑娘。他们还知道在他们退下之后,太后一定会就所奏事项询问苏姑娘的看法。

    在翁同龢看来,不知哪儿来的这么两个青年后生,既非科甲出身,亦非捐班出身。虽然没有功名却仅仅凭着西学的功底,后来居上进了朝廷的中枢。恼人的是,那个张日新死心塌地辅佐了李鸿章而且一上手就出成果。那个苏姑娘不知何时已成了太后的主心骨,而且言语之中或明或暗帮李鸿章说话。这李鸿章前者参劾了我兄长,让他流放新疆客死甘肃,此乃私仇不说也罢。多年来他夸大敌情大量购置军火,靡费帑银中饱私囊,这在朝廷中已是尽人皆知,莫非这两个后生也和他沆瀣一气上下其手从中牟利不可?不信我堂堂帝师整治不了你!遂吩咐手下,查一查这两人的来历,有无短处、破绽、把柄,速速报上来。

    在宁亲王看来,这个苏姑娘实在神秘莫测,据说能预知未来,不但是人才,简直就是鬼才!此人如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事不成?或者我把她献给友邦也是奇功一件,我总得想方设法把她笼络过来。但有一节,如若她终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是我的克星,我的敌人,必须设法除掉她。还有她的男人,那个张日新,年纪轻轻的居然设计出那么厉害的火箭炮,后来又到江南局造出了潜水艇,实为我和友军的心腹大患。怎奈几欲除之而未果,莫非他有护身灵符不成?于是他对几位幕僚说:“你们几位用点儿心思,查一查她二人的来历。”

    太后和格林夫人、和苏萍谈话之后,一直心神恍惚,似觉大祸临头。想:苏萍这丫头真是非同小可,每每料事如神,如果她所言“惨败”、“赔款”日后果然应验,这大清的江山岂不要断送在我手里?但这丫头说的究竟有几分可信,总得设法弄清。如果她果真料事如神,则对我既是机会又是威胁。机会者,是因为大清历代帝王谁都没有机缘遇上这样一位奇人,如能用好此人,何愁江山不稳?威胁者,是因为她的见解才智都在我之上。想当年就因为我比顾命八大臣智谋略高一筹,他们才为我所诛,我才得有几十年的天下。想这苏萍,博古通今,有谋略又善笼络人心,日久若有不臣之心,岂不危及我的宝座?怎奈我已离不开他,若她不在左右我就没了主心骨,但我总该时时留心,把她严密看管起来,既要让他为我所用,又要防她日久生变。影影绰绰听人说这丫头有仙根,如何设法考察考察她?光猜疑没用,这事该弄清楚了。那一天正想至此,奏事太监报:“兵部尚书荣禄觐见!”

    这荣禄乃是太后的肱骨近臣,赶快传进。待正事说完荣禄刚要告退,太后把他留住,屏退左右,把自己这些忧虑说给他。荣禄思索片刻说:“臣倒是有个主意,只需如此这般便见分晓。”太后想了想,说:“倒也是,你去办吧。”

    次日太后午睡后回事的太监报:“军机章京有紧急军情禀报。”太后立刻屏退左右,只让苏萍和德龄姐妹到西偏殿回避,然后升座。

    该军机章京上殿报称:“禀太后,军机处今晨接报,昨日我军向朝鲜隆城港增援部队中途遇日军拦截,该队参将指挥有度,歼敌百余名,大获全胜,并与接应部队会合。如何嘉奖有功人员,请旨定夺。”

    在西偏殿的苏萍听了不由心头一震:我怎么不知道有过这样一次战斗呀?她又把发生在朝鲜的历次战斗依次理了一遍,还是没有。歼敌百余名可不是小胜,史书漏记了?那怎么可能。想来想去不得要领。

    忽然灵光一闪,想起“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设计考验***的片段来,莫不是太后对我有疑心,设下计谋探我的虚实?然而我忠心辅佐于她实为救国并无私心,她究竟担心我什么?莫不是有人进谗言中伤于我?这宫中的事真真复杂,这些且留待日后再仔细琢磨,先说今天怎么应对吧。如果军机报了捷,我偏说是假消息,岂不又要触怒她?

    偷看德龄姐俩的神情,似也因这假报的胜仗而有些兴奋。有了,既如此我何不假戏真做,装一次糊涂呢?想至此军机章京已然退下,太后说:“都过来吧。”

    太后心想:荣禄这一招果然高明。如果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战事她也能辨别真假,那还用问吗?这丫头定然是神仙附体。果真如此,她所说的“惨败”、“赔款割地”等等,我不得不认真看待,总不能让大清的江山断送在我手里,我的寿典也只能取消了,认命吧!但是如果她看不出这是假消息,那我就不必疑神疑鬼了,这丫头也不过是rou眼凡胎,此前她所言俱都无足轻重,我的寿典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太后正自思忖,她三人来至御案前齐齐跪倒:“太后洪福,万千之喜!”太后微微点头,说:“过那边歇会儿。”在门外待命的众宫女立刻进来,扶她踱到东暖阁。苏萍暗中观察太后,自朝鲜事发以来,一连串的失利,今天的“大捷”本该兴高采烈才是,按她以往的习惯开心的时候总得在园子里逛逛,或登高,或游湖,今天却一反常态,只想去东暖阁闲坐。偷看她的神情也全然不像打了胜仗的样子。她发觉太后手端着盖碗在不住打量自己,不由心中好笑:看来她真想学座山雕。于是更做出恭谨之态来。

    太后品着茶心中庆幸:他们把这丫头说得神乎其神,于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明明是假捷报她却信以为真,那么她所说“惨败”、“赔款”看来不过是她心中臆测而已,不足为据,我何必再听信她一面之词?朝鲜的战事不过是癣疥之疾,我的万寿庆典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