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康熙召见
胤也不继续跟她叨叨,反正叨叨了,也说不过她,这跟女人讲道理,那就没有讲清楚的时候。 讲清楚了,她就能跟你无理取闹,总之,小事上顺着点,这子就能过顺了。 于是就哄着她说道,“是是是,爷明天就跟你去锻炼体,不过……”胤摸着静娴的肚子说道,“你这体,现在这样还能锻炼?” 静娴蹭的就跳了起来,“瞧不起人是吧,我现在这样怎么了,反正十个八个的大老爷们绝对近不了我的。” 胤被她吓了一跳,连忙起来拉着她说道,“好好好,你小心着点,还怀着孩子呢。” 静娴翻了个白眼,这话一听就是胤没相信自己。 不过她也不跟胤继续计较。 此时,畅园里,老三正在被召见。 康熙也知道,自己这体已经有了年老的迹象。 可是这并不适合被旁人知道。 即便最近众人一直都有猜测,可是康熙积威甚重,也没人敢去打探虚实。 老三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听着上边康熙说话。 “今年,从开年到现在就没听到个好消息,老三啊,这样可不成啊。”康熙笑眯眯的说道。 三阿哥做在那儿有些愣神,这没听见好消息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不是老八的锅吗。 老八惹了您生气,您去找他出气就成。 康熙却没有继续说话,只盯着三阿哥看。 三阿哥脑子里突然一下清醒过来,这是皇上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个好消息吧。 自己都干了啥了,自己也就是编书去了嘛。 “回父皇,儿臣总领的《律吕正义》已经接近尾声了。” 康熙果然高兴起来,“好好好,尽快完成,到时候交给朕看看。” 康熙召见三阿哥一事,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而康熙想要来几件好事,给添点喜气的意思,众人也很快就知道了。 静娴跟胤凑在一起问他,“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嫌弃京城太平静?” 胤就笑,“也没什么,不过是想给众人转移一下注意力罢了,你看现在还有几个人关注皇上体是不是不好了。” 等到端午节的时候,静娴已经穿上了轻便的衣服。 “今年端午是个什么章程啊。”节礼之类的倒不用静娴费心,毕竟往年的例子都有,按着惯例来就是。 就是这宫里是个什么说法,现在还没个定论。 不等胤说话,静娴就又说道,“宫里娘娘那里多给送点东西进去吧,金银锞子多准备点,预备着娘娘打赏,衣服头面什么的,不论好坏也都给多送点进去,娘娘宫里不少年纪大了的贵人,就算娘娘用不上,赏给她们,也能叫她们光鲜点过个节。”说着静娴就往嘴里送了一块点心。 胤就点头,“嗯,福晋看着准备就成。” 皇上这脾气越发的琢磨不透了。 俩人还在讨论着端午的事,胤就被老爷子给叫去了畅园。 静娴心里有些担心,现在弘晖整的跟着康熙,静娴原本就担心的不得了。 胤又被突然叫了过去,她这心里边总觉得不安稳。 毕竟康熙的脾,最近实在是不好摸索。 偏偏这人又是皇上,不管是谁都面对着他都得小心翼翼。 胤一边换上衣服,一边安慰静娴,“没事,不用担心,皇上毕竟是爷的阿玛,能把爷怎么样。” 静娴帮他整了整衣服说道,“行了,我也不多说旁的了,爷多让着点皇上,有什么事都顺着他说,这人上了年纪,可不就听个好听的话。” 皇上是不会把胤怎么样,可是废太子跟直郡王,还有八阿哥的例子都在那放着呢,到时候真要叫胤受了委屈,胤又能怎么样。 静娴在那罗里吧嗦的,胤就听她说。 到最后静娴都有些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行了行了,爷快去吧,我啥也不说了。”说着往外推了推他。 胤没有走,只上前来抱了抱静娴,才转出门。 圆明园跟畅园离得近,他也没有骑马,就这么两条腿走着。 一边走还一边想,皇上年纪大了,顺着些…… 其实福晋想的也有道理,皇上年纪大了,本来做儿子的就应该顺着些。 再说了,普通人家的老子,上了年纪的时候,还能随意打骂儿子呢,皇上为着份,怕是连随意发脾气都不好。 这么想着,胤心里便有底了。 到了畅园,康熙穿着一件家常的衣服随意的歪坐在椅子上,见胤进来就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叫他坐。 胤恭敬的行了礼,才坐过去。 “哎,这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朕这心里边想着有个事问问你。”康熙坐在上边,话说出口,胤就能听出来有些随意。 这么想着,胤心理又放松了些。不像是有什么大事,那就好。 “父皇有事就说,儿子不说肯定能知道,最起码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父皇也能参谋参谋。再者父皇心里边大概也是有了计较的。”正说着,胤就伸手,端过康熙桌子上的茶水来。 “梁九功,都凉了,给父皇换一个。” 梁九功都惊讶了,这弘晖阿哥在皇上这儿不见外的习惯,合着是跟四爷学的吧。 到底不敢自专,梁九功就等着康熙示意。 康熙就指着胤笑骂道,“你倒好,还管起朕来了是吧。” 胤也不反驳,又笑着说,“是儿子的错,儿子这不是去年刚大病一场吗,现在就见不得这样不好好保养子的,谁去儿子那里都知道,儿子现在那里别说凉茶了,就是茶都不喝一口的。” 康熙“嗯?”了一声,转头看向梁九功。 梁九功就低着头小声说道,“回皇上,四爷府上确实少喝茶,平里除了牛跟豆浆,喝的最多的就是白水了。” 梁九功没有说,胤府上从很长时间就开始这样,这也是梁九功的聪明之处。 即便康熙知道了,也不会怎样,顶多自己一句失察就能过去,可是给四爷卖好的机会,却不能就这样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