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敲打
书迷正在阅读:身为勇者被魔王俘虏了该怎么办、魔法侦探事务所、妖1纪、无限从霍格沃兹开始、吉缘、寒火记、大罗天纪、改嫁后我成了人生赢家、从今开始当学霸、黑白魔君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第1422章敲打宋青苑继续道,“如此一来,他必会小心谨慎做人,与那个女子彻底断绝来往。” “因为……他害怕!” “苑儿,你真聪明!” 宋青茉像个小迷妹般,眼里闪着星星,满是佩服之色。 偶尔眼中也会流出自恼,轻轻拍了拍头顶,她怎么就这么笨呢,想什么都是一根儿筋。 “苑儿回来了……” 宋青茉,宋青苑一左一右的走着,回到了赵家摆席院落,立刻便被祝氏热情的拉住。 “走,舅妈带你们两个去洗洗手……” 宋青苑喜欢干净,这是宋家,李家之人皆知之事。 祝氏,李家深受宋家的提携之恩,自然要在这些小事上上上心。 “谢谢舅妈!” 宋青苑轻声说着,便跟在了祝氏身后,前去洗手。 酒席过后,李家这边送亲的人,又被赵家热情招待,尤以宋家二房之人为重。 赵家上房内。 赵母热情的把宋家众人和李家众人,迎了进来。 “寒舍简陋,亲家老爷子,亲家太太,亲家姑太太,别嫌弃。” 赵母说着,又看向宋青苑,宋青茉,沈碧青等人笑道,“县主,茉儿小姐,二少夫人,来炕上坐。” 紧接着,赵母便把坐垫摆好。 “谢谢!”宋青苑三人同时说着。 顺着赵母的意,坐在了炕上。 这时,赵母又重新看向李氏,“亲家姑太太,地上凉,来炕上坐……” 闻言,李氏撩起眼皮,看了看赵家的炕。 眼里闪过嫌弃,一闪而逝。 故意挺直身子,矜持的摆手道,“不必了!” “坐在这里即可!”李氏说着,目光便在赵家屋内,打量了起来。 赵家很简朴,很普通的农家没有什么两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家里收拾的干净些。 被褥是新做的。 桌子板凳有些旧,好在完好无损。 还能坐人。 可李氏纵观全屋,一副高雅的字画也无。 一点值钱的东西也没有。 眼里不自觉的有染上了嫌弃。 桌子嫌弃! 凳子嫌弃! 茶杯,茶壶,还是嫌弃! 李氏瞥了一眼,把这份嫌弃,收敛起来。 “咳!”清了清嗓子,故作姿态的开口道,“久闻赵家是耕读传家!”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家里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难怪赵立,年纪轻轻便得中童生。” “都是家里教的好!”李氏随口,一计高帽,带在了赵母脑袋上。 “姑太太,哪里的话。”赵母谦虚笑笑。 “耕读传家,我们可不敢当!” “最多就是家里人都识了几个字!” “姑太太家才是真正的耕读传家。” “子女具是有出息之辈,附近这十里八乡的,谁不夸姑太太,有福气!是旺家之象!” 赵母开始吹捧。 可是李氏早已不是原来那个,被捧两句,就洋洋得意的李氏。 每天有春来婶在身边,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的赞美她。 普通的赞美之言,早已入不了李氏的心。 只见她听了赵母的话,只是轻轻一笑。 既矜持,又淡然。 仪态大方的微微点头,“亲家母,缪赞了!” “跟亲家母这样识字,有见识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听着就让人觉得知书达礼。”李氏拿出绣帕,掩唇轻笑。 似是不经意的道,“我就常说与弟妹说,做亲还是要找读书人家。” “懂规矩,知礼仪!” “像村里的婆婆,贪墨儿媳妇嫁妆的事,便不会发生在这样的人家!” “亲家母说,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赵母尴尬一笑,“这样的事,肯定不会的。” “肯定不会的!”赵母脸色发僵。 笑容险些维持不住。 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规矩,村里有村里的习俗。 作为婆婆,虽然不会明目张胆要儿媳妇的嫁妆,可是作为儿媳,孝敬公婆本是应该应份之事。 多多少少都会拿出一些,补贴家里。 甚至有些“贤妻良母”,更是会主动把嫁妆上交,由着婆母打理。 可是李氏今天的话一出,显然想让李春妮上交嫁妆,是不可能了。 就是交她也不能收,毕竟发话的,可是宋家的二房夫人。 尤其是以这样的话,来敲打她,她要是再伸手,岂不是被宋家看扁。 赵母摆摆手,“我们赵家,没有要儿媳妇嫁妆的习俗。” “春妮嫁进来了,我们肯定当闺女似的疼她。” “她的嫁妆就是她的,可着他们两口子花,我们不插手。” 赵母保证着。 李氏瞥了一眼,淡笑,“亲家母果然深!明!大!义!” “是啊!是啊!” 听了赵母与李氏的对话,最开心的莫过于祝氏。 谁不希望自家的闺女,进了门儿之后银钱凑手,不被婆母管制。 祝氏眉开眼笑,“赵家,果然是大姐口中,那个及懂规矩的人家。” “跟这样的人家结亲,我们李家也放心。” “承蒙抬爱!” 赵母苦笑,心里暗道,传言果然不可信。 都说宋家二房太太读书少,识字少,为人嗓门大,直来直去。 可谁想今日,她也会拿话敲打人,果然就像那读书人说的,人不可貌啥来着…… “我们春妮是个好孩子,在家时,时常……” 李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时常跟着弟妹算算账,拢拢银钱,那厨房洗漱的活计,偶尔也会做做。” “我就说她,嫁了人,可不能像在娘家一样,做着娇女。” “要学会侍奉公婆,要给丈夫洗衣做饭,要勤俭持家……” “……” 李氏每说一句,赵母的嘴角便抽搐一分。 什么在家做娇女,嫁了人就要洗衣做饭,过苦日子,这分明就是说…… 赵母也是个人精,岂能不懂李氏话中真意。 很快便道,“我们赵家人口少,平时也没啥活计。” “这喂鸡,喂鸭,洗衣做饭的事,都用不到他们。” “春妮只要顾好立儿这边就成。” “我们这无需他们cao心。” 说着,赵母嗔笑,“没道理春妮在家是娇女,如珠如宝的宠着。” “到了我们赵家,就可劲儿使唤。” “我们赵家不是这样的人家,干不出来这样的事。” 赵母连连摆手。 “亲家母,是个好的,春妮摊上这样都婆婆,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祝氏也加入吹捧之列。 和李氏一唱一和的为李春妮争取权益。 奠定在婆家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