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青瓷之首,汝窑为魁
御书房外。 邢家二公子邢风心里忐忑,子忍不住发抖。 邢家在前朝,位任政三省中书一品大元,挟制皇令,权势滔天。 自顺帝登基之后抄家问斩,如今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听说是他爹对皇上有恩,才留他一命,他在朝中,也就任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闲职。 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召见。 他思绪越想越害怕,生怕被砍头,后背全是密密麻麻的细汗。 “邢大人,皇上让你进去。” 邢风擦了擦额间,又理了理官袍,进入内。 一进内,他的头低的不能再低,赶紧冲着眼角余光那金樽龙椅的位置跪了下去。 “臣,邢风,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苏琉玉头埋在折案堆里,又道:“近前来说话。” 听皇上语气还算和煦,邢风那股子忐忑,要放下些许。 “顺启初年那次秋收,你进献一个瓷器,你可还记得?” 瓷器? 邢风冷汗直往外冒,他一下次跪了下来。 “皇上恕罪,臣......臣不记得。” 要死! 要砍头! 邢风吓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 早年,他爹在京中任职的时候,他就是个纨绔公子,摆弄些挂件首饰。 为此,在京中还有一个首饰铺子,后来被国粹堂征用,还赚了不少银子。 之后,他算是抱上了大腿,又有方钱帮衬他,那些什么文玩古物买了一大堆,早就不记得什么瓷器了。 苏琉玉拿出一个礼盒,递给他看。 “就是这个,你有印象吗?” 邢风颤巍巍的睁开眼,吓的要死。 只是眼睛瞅见那瓷瓶的时候,眼睛一亮。 “这个记得,这个记得,臣有印象。” 他一下子想起来了。 说来有点羞人,他骨子里纨绔惯的,这寻常瓷器摆件不入他眼,就想着找砖窑师父,捏个女体百态。 为此,还专门问方钱拿了银子买下一个窑厂,这瓷器,也是偶然烧制出来,觉得新奇,送了出去。 “这个瓷器,还能烧出来吗?” 苏琉玉手里拿着这个瓷器,不是彩瓷,不是青花瓷,而是前世兴盛了二十年后绝迹的汝瓷。 要说这汝瓷,她能知道,还有点了解,倒不是因为知识渊博。 而是因为,“天青色等烟雨”这首词。 只是这词倒不是形容青花瓷。 它的原句是:“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 当时觉得此句甚美,就研究了一下。 史记之上,对这绝迹的瓷器,有两种记载。 “青瓷之首,汝窑为魁。” “似玉非玉,而胜似玉。” 这绝世之瓷,在几千年的文化古国,流传至今,也就只余下六十七件半,件件天价,且无法复兴。 而苏琉玉手上这件,有天青之色,却也是个残次品。 色不正,形不整。 邢风擦擦汗,嗓音都有点颤抖。 “这瓷,只是偶然烧制出来,只出了一件,后来,臣有意烧制,至今,都没有成效。” 苏琉玉想了想。 隔行如隔山,她一个学理科的出来想搞瓷器,简直要笑死人了。 但是,她是皇上,坐着这个位子的好处一下子出来了,她不会,可以广招名匠啊。 一纸御令,全国颁布,广聘匠人,烧绝世之瓷。 发明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做实验,就是一次一次失败堆积而成。 能出一件,她就不信不能出第二件。 御令颁发的很快。 大魏的御令,那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席卷全国。 当然,还是因为国土小。 但这也很厉害了。 这御令一下,各州府的窑厂匠人听说皇上要造瓷器,赶紧连夜收拾包袱投奔了。 大魏百姓,心都是齐的,皇上要人,哪能耽误? 那些老窑工,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州府,却在此时弯着腰,弓着背,一路颠簸上京城。 走之前,还跑村间邻里嘚瑟那么一下。 “我老余头这辈子也算是看过皇上的人了。” “皇上要什么瓷,我老余头拼命也要造出来。” 邢家的瓷窑厂,一帮子能工匠人齐聚,由苏琉玉亲自接待。 本来这群老头还有点忐忑。 虽然说过来对乡里乡亲炫耀了一番,但是真的见到,还是有点怕的。 但这忐忑,在见到苏琉玉的时候,完全没有了。 苏琉玉今穿着一月白色长衫,玉冠束发,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见面先喊了一句爷爷们好,这群老头还愣了愣,以为是这瓷窑厂的小公子。 “各位爷爷能过来,朕很高兴,能否能烧制出绝世之瓷,就有劳各位了。” 朕? 老头子眼睛瞪的老大,赶紧跪了下来。 苏琉玉哪里能让他们跪,这些老师父,年纪这么大,她赶紧托手轻扶一句:“各位都是琉玉爷爷辈了,就不用特意行礼了。” 苏琉玉自考学,对先生,长辈,极为尊敬。 更何况是七老八十,颤颤巍巍到京城为了她的老爷爷辈们。 这句话一出,气氛一次松快不少。 皇上脾气好随和。 皇上长的真俊。 皇上声音真好听。 “皇上,我老余头祖祖辈辈都烧瓷,皇上要烧什么瓷,可有模样?” “有。”苏琉玉拿出邢风的瓷器,展现在众人眼前:“这瓷,可能烧?” 天青釉瓷,色泽青翠华滋,视如碧玉。 众人眼里闪过一丝惊艳。 又忍不住可惜一句。 这么好的瓷,是个残次品。 “皇上,这瓷,是第一次见,但只要能烧出来,我们愿意一试。”老余头第一个说出口。 他话一出,那些老头也连忙应了一声。 “皇上,你别急,这瓷能烧,就说明有办法,咱们这些老家伙都干了大半辈子,总有造出来的。” “就是或许要废点时间,还请皇上不要怪罪。” 苏琉玉心里一暖。 她大魏百姓,心都是齐的。 苏琉玉笑了笑:“那就有劳各位爷爷,朕也会每过来,缺什么少什么尽管开口。” “皇上,您自个儿还要处理朝政呢。” “这瓷窑温度高,您就别来回跑了,在宫里吧。” “交给他们老头子就行了。” 一群老家伙七嘴八舌的念叨。 愣是每一个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