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宗室玉牒
农家科举之路正文卷第六百一十九章宗室玉牒她微微摩挲这羊皮地图。 细细收好。 然后郑重的放到了自个儿的袖兜兜里。 “!!!” 蒙老头眼睛一瞪! 你偷东西! 苏琉玉咳了咳。 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还四处看了看。 老祖宗是承德大帝。 这遗身不在,估计是安葬在了大周皇陵。 那虎符...... 苏琉玉四处走了走,来到旁边两个棺椁前。 果然。 没有遗身。 但这两个玉椁,却是连兵刃地图都没有。 完全是个摆设。 苏琉玉又疑惑了。 既然是摆设,为何不是帝后双葬,这完全不符祖制。 她默默心里腹诽一句。 朕以后也要学老祖宗,在她的帝寝内安放两个玉椁。 她看谁敢质疑。 这有老祖宗在先,那帮子文臣自然不敢谏言。 苏琉玉又走到陪葬物那个墓坑,发现除了琳琅满目略显尘土的珠宝外根本没有虎符。 虽然失望,但是拿到诸国兵防图,还算是有很大的收获。 当然,对这位老祖宗,她好奇更深。 “前辈,你在此不过是镇守一件先帝长枪,有何意义?” 她笑道: “不如随朕出去如何?” 蒙老头瞪大浑浊的眼。 “我蒙家世代守墓,怎能擅离其职。” 他嗓音传的整个墓xue都在嗡鸣。 什么祖上的规矩,什么有违先帝遗命,什么愧对列祖列宗,吵的苏琉玉头疼。 “那不如前辈随朕出去,帮我大魏皇宫机关部署部署,也不算擅离其职,更何况,老人家你年纪大,不想着养老,在此处,环境艰难,这墓暂时不守也罢。” 部署皇宫机关! 老家伙眼睛亮了亮。 他们阴阳五行机关阵法世代传到他手里,但是他来守墓,守的是先祖步下的阵法。 但先人的阵法他觉得甚是简单,早就想练练手,却一直没机会。 他老了。 守墓守了三十多年。 大半辈子都在地下。 他想了想,到底是有点心动。 “老夫先和孙子打声招呼,让他替老夫看管看管。” 说完,便一溜烟闪没影了。 “这老头还有孙子?” “自然,蒙氏世代守墓,怎能没有子嗣?年轻时蒙氏子弟也会在外学习,待年长,子承父命,代代相传。” 原来如此。 苏琉玉觉得此行不亏。 拿了兵防图,顺带带了个会机关的老头。 “不对啊。” 老头一出来,这才发现一个问题。 “你小子不是说如今兵荒马乱么,不都要亡国了吗。” 他眼睛一瞪。 “你果然是骗老夫!” 老家伙心里苦。 年轻时候都专业五行阴阳法,不谙世事,被个小骗子骗了,还带走了先帝的遗物! 苏琉玉安抚一笑。 “小场面,你以后就习惯了,朕要回宫去批折子,先走一步。” 老头不走。 老头很生气。 “你给老夫把图纸交出来!” “不行!” 一老一少骂骂咧咧向前走。 宋彦之回头,站在墓xue上方宗庙之内,手里的剑微微紧握。 “愣着干什么?皇上都走了。” 莫逆看他不对,嫌弃的催了一句。 “滚。” 他看都没看他,走出宗庙。 “神经病。” 莫逆骂了一句,对着苏琉玉出皇陵的背影大叫。 “主子,小宋大人又欺负属下,你也不管管。” 某人小报告又打上了,一点都不能受委屈。 宋彦之嗤了一声。 脚步却走的极慢。 他又顿了下。 遥遥看向她的背影。 然后又回头。 看向宗庙祭台。 剑鞘因为用力微微嗡鸣。 男子终于还是转身,大着胆子来到供奉的宗室玉牒前。 “宋彦之,你疯了!” 莫逆看他动作吓了一跳。 “动宗室玉牒,是杀头大罪,你岂敢如此放肆,我现在就去汇报皇上,你还不住手!” 他不过是好奇这小子为什么不跟过来,所以偷偷回来看了一眼。 却不想,他竟然! 竟然走到供奉玉牒的案台前,要伸手拿玉牒! 要知道,皇陵二十年开一次,若非登基,封后绝对不会开启。 而开皇陵的目的,就是史官修缮皇家玉牒。 这次要不要苏琉玉扯了个谎,离开陵还有十四年。 他怎么敢! 宋彦之墨色的眸凌厉的看了他一眼。 “说出去,我就杀了你。” 说完,便伸出手,翻开皇家宗室族谱。 莫逆心头剧震。 这小子真的疯了。 病的不轻。 这可是杀头大罪! 他左右看看。 如今守陵的宫人正在安排御驾伺候皇上,现在这里没人。 妈的。 要是被发现,他岂不是难逃其咎。 到底要不要喊人! 他急的要死,赶紧来到他面前。 “宋彦之,你动宗谱干什么!这里头,难不成有你亲戚?” “闭嘴。” 这宗谱很是厚重,宋彦之翻书的动作极快。 额发上也密密麻麻甚出了细汗。 终于,他眼神一变。 在大魏建宁年号之后,赫然看到一个顺字。 他心脏快速的跳动,震动声在空旷的宗庙内清晰可闻。 顺帝的下面,是沈怀舟的名字。 那是上次封位之后祭祀太庙新添上去的。 只有正宫皇夫之位,才能在封位之时请出玉牒。 沈怀舟的下方,却什么都没有。 后面的封位,全部空白。 他拿起旁边修缮的御笔,指尖都在抖。 “宋彦之,你你你!!!” 莫逆指着他的动作,几乎说不出话来。 知道他藏着心思是一回事。 但光明正大冒着杀头大罪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惊了好半响,愣愣的看着他加上自己的名字,一句大逆不道都说不上来。 素来严规守矩的小宋大人,大儒名门之后,竟然...... “主子压根对你没起半点心思,你何必。” 宋彦之执笔之手一顿。 “还有十四年。” 他等的起。 “你真的疯了。” 无药可救! 皇上才不会喜欢你! 宋彦之写完字,眼眸中明悔不定。 朝中缺能臣,他会谨守臣子本分,但他,也想私心一回,待朝中有用人之际时,退位让贤。 十四年,大魏定有能臣辅佐,他等的起。 宫门外陆陆续续响起宫人的脚步声。 两人一愣。 “有人来了,还不快走!” 莫逆看向门口,心脏砰砰在跳。 “宋彦之,你赶紧的,把我名字也加上,不然老子告发你。” “你想的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