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网鱼
云峰打算对古井的鱼鳖采取拉网行动, 力争一网打尽。 从房中拿出折叠的渔网。 那是云峰昨天从渔具店卖的,用来捕捉古井中的鱼类。 云峰双手抓住了渔网,对准古井用力摔了下去。 这一网,见了成效。 网轻轻一拉,入手沉重。 隐隐有些拉不住手中的渔网。 有了! 云峰大喜心道。 云峰用上洪荒之力的力气,才将渔网拉上井来。 鱼网的鱼被拉了上来。 战果辉煌; 有鳖,有黄金缮鱼,泥鳅,鲤鱼,把掌大的鲫鱼居多。 云峰看着网中的鱼,依然在奋力蹦跳着。 似乎想挣脱网的束缚。 云峰将这鳖,黄金鳝鱼,泥鳅,鲤鱼,鲫鱼分别放入不同的水容器。 再次开始了撒网行动。 这下古井中逍遥的龟,黄金鳝鱼,泥鳅等,这次可遭了大难。 短短的时间里,云峰撒了十几次网,只道什么东西也捞不到才作罢。 心想这次看来是一网打尽了。 总计; 鳖有十六只,黄金鳝鱼几十条。 泥鳅,鲫鱼,鲤鱼颇多。 有二百多斤。 没奈何,这鱼,鳖这么多,自己绝对吃不了,只得去卖了。 换成大团结才是上策。 这巴掌大的鲫鱼倒是做鱼汤的好东西, 晚上做一锅鱼汤,好好享受一番。 也是不错的享受也。 云峰带了两只鳖,二十几条黄金鳝鱼,泥鳅,不少的鲫鱼。 奔向自由市场去。 之所以不多带这鳖,是因为物已稀为贵,市场上供应的越多,越卖不上价钱。 供应的越少,价钱越高。 物以稀为贵。 云峰是搞经济的,对市场营销玩的精的很呢。 再说与张老板还有约呢! 云峰踏着三轮车,带着选好的鱼,鳖,鳝鱼,鲫鱼,泥鳅來到了自由市场。 停下了三轮车,云峰在过路人的帮助下,将鱼卸了下来。 刚刚在小马扎上坐下来,就生意就上门了。 你看! 昨天卖鳖,卖鱼的小伙子又来了! 昨天那鳖可是卖了个天价。 听说是古城第一首富张老板买去的。 众人围了过来。 呀! 有鲤鱼,鲫鱼也有。! 小伙子! 鲫鱼多少钱? 有人问道。 8元一斤。 哎,小伙子,贵了,比那鱼摊上的鲫鱼贵了不少呢。 不贵,不贵! 一分价钱一分货。 你看这鱼的成色,跟那鱼摊上不一样, 是野生的。 那鱼摊卖的鱼,都是吃饲料长大的。 如果不是野生的,明天你砸我的摊子,明天我还来。 野生鱼? 现在还有野生鱼? 哎! 这几年,我们这里,为了赚钱,用电电,用炸药炸,用粘网粘,小鱼苗也不放过。 多少山河湖泊,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只剩下一潭死水。 现在的鱼都是饲料鱼,什么网箱养鱼,都是吃饲料成大的鱼。 河里都没见有野生的鱼了。 大姨! 你放心, 我的鱼的的确确野生鱼,如假包换。 你一斤,我一斤,很快带来的的鲤鱼,鲫鱼,都卖光了,就是泥鳅也卖了不少。 只是这两只鳖无人问津。 主要是鳖价格太高,普通家庭是吃不起的。 云峰并不着急,何况还有张总这个大主顾呢。 滴滴, 一辆小汽车停在摊前。 车门开了,走下了一个大胖子。 云峰用眼打量这位胖哥。 头大脖子粗,不是老板是伙夫。 云峰断定。 喝,小哥! 是你在卖这老鳖,昨天有人说,这里有人在卖野生的老鳖,我赶到时,听说被买走了,让我扑了个空。 今天我来碰碰运气,没想到你又来了。 怎么样,这老鳖多少钱? 两万一只。 贵了,贵了。 能便宜些吗? 不贵,不贵,这是野生的。 几十年才能长这么大。 现在市场上,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么大的老鳖了。 张玉中老板知道吗? 古城第一首富,昨天也是这个价位。 来人自我介绍姓朱,是本城有名的饭店的大厨, 店名就叫有道菜很补的。 主打就是甲鱼,也就是老鳖。 过几天,有重大活动,宴请重要的客人。 急需这野生鳖,尤其是年岁越大越好。 经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万八一只成交。 黄金鳝鱼也是好东西,是做名菜黄金鳝鱼圈,砂锅黄金鳝鱼煲,必备之物。 自然给的价格也不低。 不过这鳖和鳝鱼需送到饭店,才能结账。 好勒,区区小事。 云峰答应着。 送走了朱大厨,云峰收拾了东西,登上三轮车,就往有道菜很补的饭店奔去。 到了饭店,朱大厨早已到了,正在饭店等云峰的到来。 朱大厨招呼工作人员,卸了车,黄金鳝鱼过了秤,财务人作了结算。 朱大厨嘱咐云峰,以后有好东西,尤其是这也野生老鳖和鳝鱼,送到本店来。 本店出的价是这古城最好的。 云峰答应着。 刚才工作人员运东西时,云峰在大厅里等候时,看到饭店里的菜单,那甲鱼母鸡做成的本地名菜,霸王别姬,卖的可是天价呀。 砂锅鳝鱼煲,黄金鳝鱼圈,自然价格也不菲。 暴利,暴利; 云峰心里,有了将来开一家专做鱼的饭店的打算。 云峰边走乐,老天不负我。 多谢老天的眷顾。 天降横财。 想不发都难。 晚饭,云峰专门作了鲫鱼汤。 鲫鱼的品质非常好。 炖煮上一会之后,整锅的汤汁就变得奶白,老远就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 加一点盐,撒上一点香葱,云峰制作的鱼汤,算是完工了。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香味扑鼻的鱼汤,都叫好。 云峰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第二天,云峰特意早早起了床,带了渔网,来的了古井旁,推开青石板,古井露出来本来的面目。 云峰朝井口撇下了网,一连十几网,再也没有捞出鳖,鱼类。 那活物竟是羚羊挂角,踪迹皆无。 想必昨天清理干净了。 云峰又是欣喜,又是懊恼。 欣喜的事,这古井水终于可饮用了。 懊恼的是,这古井鱼,鳖都没有了,自己失去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云峰喝了昨晚剩下的鱼汤,匆匆蹬三轮车走了。 他要继续卖鱼,家里还有一百多斤鱼没卖呢! 云峰刚刚到了自由市场,还没卸货, 就围上了一群人,七嘴八舌。 小伙子! 你卖的鱼,真是野生鱼也。 我那八十岁的老公公,躺在床上多年,近来都不怎么吃饭,用你的鱼做的鱼汤,硬是喝了一大碗,连说多年没尝到这鱼汤的味道,和小时候一个味。 今天说什么也要买上几斤。 我的小孙子,我的心肝宝贝,平常厌食,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可昨晚喝了你的鱼做的汤,米饭硬是吃了一大碗。 今天,我也要买几斤。 众人议论纷纷,连声叫好,都是昨日买鱼的主顾。 不要挤,不要挤,排队买,今天带的鱼多,都能买到,实在是买不到的下午还有,我还来。 众人排队,一个一个买。 不一会,鱼就卖光了,只是这黄金鳝鱼卖的不多,毕竟这东西贵,不是寻常百姓家吃的起的。 云峰不担心,毕竟还有张总,酒店托底呢! 云峰收拾好东西,回了家,毕竟还要上班呢。 云峰这一段时间很忙,银行很少管自己,毕竟存款任务完成的很好。 下班后, 云峰又去卖了一趟鱼,有不少的人,从远处专门来买云峰的鱼。 毕竟这野生的泉水鱼好多年都不见了。 买鱼的以老年人居多, 想来是想重温当年的好风光,当年的好味道。 次日清晨,云峰又撒了几次网,鱼类是踪迹还是全无,想必是清理干净了。 云峰继续卖鱼,他要把剩下的鱼处理干净。 由于野生泉水鱼味道极好,你传我,我传你,逐渐声名鹊起,渐渐有了一些名气。 可惜,井中已不出鱼了,要不然,,,, 云峰暇想到。 鱼卖的极快,剩下的鱼已不多了。 傍晚, 天空中下起了小雨,雨滴跌落在青砖的地面上,发出了嘀嗒,嘀嗒的声响,好像玉珠跌落在玉盘上。 很动听。 雨水汇集,从房檐上龙嘴里流出,多好的雨景。 在这百年的明清古宅里,云峰喝着香气扑鼻的鱼汤, 他很惬意。 他很享受这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生活。 鱼越下越大,最后成了暴雨。 清晨, 云峰早早起了床,雨后大地一片清新,晶莹的雨滴挂在枣树叶上,就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美极了。 云峰无心欣赏雨后的美景,快步来的古井旁,轻轻的推开了井口的青石板,发现井水又涨了,想是昨晚下雨的缘故。 水离地面又近了不少。 姨! 水面泛起了涟漪,很快有东西向水底窜去。 云峰拿来渔网,对着井口撒去。 用手轻轻一提,入手沉重。 有了。 云峰将渔网拉了上来,鱼网里满满的活蹦乱跳的鱼,水龟,鳝鱼,泥鳅,鲫鱼等。 云峰一连撇了二十几网,收获巨大。 收获了有三百多斤。 云峰将鱼,龟,鳝鱼,泥鳅,鲫鱼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水容器,省的它们打架。 没奈何, 只得外甥打灯笼照舅,去卖鱼。 所幸,由于鱼好,鳖好。名声渐起,鱼卖的不孬,增加了不少的新主顾。 有些是开饭店老板,专程来采购。 市场上刮起来吃鳖风,送老人,送领导。 一连几天,井水鱼有时多,有时少,有时无。 最多时,井水出鱼竟达上千斤。 最少时,什么有没有。 没办法,鱼多,一时卖不掉。 云峰寻了建叔,将新买的旧房子打通开来,在院子里建了两个大大的水池,将鱼,鳖,泥鳅等暂时放入水池,慢慢地卖。 一天,一天, 慢慢的,云峰琢磨出规律。 遇有雨时,尤其是暴雨,井水暴涨,鱼就越多。 夜晚月亮光明之夜,井水涌出,出鱼多。 反之,井水鱼就会很少,甚至踪迹皆无。 这是什么道理? 井水中怎么会有鱼? 为什么鱼,时有,时无? 难道和潮汐有关? 倍思不得其解。 看来这是个迷。 需要找个高手好好讨教讨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