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已是陌路人(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龙贾说:“因此对于地灵秘境初次考核的奖励,很多兄弟是期盼的,而且羽哥不现在也缺一把灵兵。” “那一日,天光洒下,兄弟们看见的内容是占金县,护金县,如今金县我们已占,且白日里,恶匪前来,也被羽哥你全部击退,应当也算完成了护金县,可是却为何没有灵兵奖励出现?” 姬羽问:“这是你的疑惑,还是大家的疑惑。” 龙贾闻言,有些紧张:“羽哥,自然是大家的疑惑,你说什么做什么,龙贾必然是深信不疑的。” 姬羽笑道:“击退了恶匪,并不是护金县,应当是解决了匪患,那支队伍虽然有百人,却只是这只土匪的一小部分。” 龙贾若有所悟,行了一礼说:“多谢羽哥能够为兄弟们解惑。” 姬羽说:“无需客气,还有灵兵一事,我虽然是缺一把灵兵,但奖励的灵兵若不是一把我看得上的楚戟,我断然是不会与兄弟们争的。” 龙贾怔了怔,一脸认真,斩钉截铁地说:“羽哥,我龙贾就算穷尽此生,也定为你找一把配得上你的楚戟来。” 这话,伶月也曾说过,因此姬羽朗声大笑。 午后,云海渐散,日光渐盛。 燕定山五燕昨日一醉方休之后,今日起来,便是离别,难免伤感。 男儿的伤感,是在心间的,说不出来的。 四燕看向了千里燕,红了眼眶,却是忍着没流下泪来。 老大说:“我们送你!” 以往老大的声音总是威严的,可今天威严里却有着一丝颤抖。 千里燕别过头去,说:“好的!” 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于是,千里燕背起行囊,从仙桌站了起来,阔不走了出去。 千里燕在前,四燕在后。 五个男儿,红着眼睛,一人泪流满面,四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来到山寨门口,千里燕的心是颤抖的,莫大的悲伤席卷心头,许多年轻,他才上山时,大概跟那位赤衣将军一样,年十二,自轻狂。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他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是要离开这个他生活了sbnn的大家庭,离开这些经历了sbnn生死、朝夕相处的兄弟。 少年为匪,而立从良,这怎么说也是一些传记、演义里梦幻般美好的故事,如今却活生生的发生在他身上。 他抹了一把眼泪,转过身来,对着四位哥哥跪拜了下去,颤声道:“此一别,不知再相见时是何年。” “我千里燕虽然不再为匪,但四位哥哥,永远如我的亲大哥一般,望四位哥哥保重。” 四燕抱拳道:“祝五弟一路顺风。” 千里燕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一时间,原本刚刚止住的泪水,又涌了出来。 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曾经让我最逍遥快乐的家,愿来生,我们还是兄弟! 千里燕默念着这句话,顺着燕定山的山道,就此离去。 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便再也舍不得走了! 这时候,应当高歌一曲送别! 金县内,虽有灵气,却很稀薄,如果不是靠姬羽的丹药,可能他们的境界前进速度,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 没匪寇来,无匪可杀,自然不能打发时间。 而且有匪寇来,也无匪可杀,因为羽哥顷刻间便全杀了。 于是,日子自然是百无聊赖。 那些追随姬羽的城中城弟子,自然只有相互切磋、n打发时间。 韩星在城中城中,便觉得无聊透顶,如今金县这种日子,又怎么耐得住寂寞,于是他兴冲冲的跟着师爷去查户口了,而且还不亦乐乎。 但很快,韩星便发觉,这件事情虽然能够很好的打发时间,但对人来说,却是一种苦不堪言的折磨。 在金县某位被称作“罗老”的县民的小院里,韩星心情很差。 在他的面前,坐着一个矮小、头发花白的老丈 师爷站在他旁边,拿着笔杆子和书本,一脸的无奈。 韩星快哭了。 他说:“老丈,你家,有几口人,这句话我说了十三遍了,你到底听清楚了没有?” 罗老怔了怔,半晌后回过神来:“你是问,我家有几口人?” 韩星眼里闪过一道精光,急忙点了点头,一脸激动,心花怒放道:“对的对的,你家有几个人?” 罗老挠了挠脑袋,一副痴痴傻傻的样子,问:“你刚刚问我什么来着?” 韩星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一天,心理阴影面积有如此之大,他觉得自己快崩溃了。 如此,又问了数遍,罗老终于听明白了这个问题,也记住了这个问题。 他颤声回答道:“我家,有三口人。” 韩星喜笑颜开,大手一挥:“记下!” 师爷正要提笔疾书。 就在这时候,院落里进来了七个人。 两男三女,两小孩。 师爷停了笔,韩星肺都快气炸了,他瞪大了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讶地问:“老丈,你不是说你家只有三口人么?” 罗老痴痴地问:“你说啥?” 韩星觉得,自己再跟着老丈沟通下去,他就算不想杀人,也会想着撞墙s。 于是他来到了两男三女,两小孩的面前,强忍着满心崩溃和憋屈:“我们是来搞户口普查的,请问你们家有几口人?” 其中年长的那个男的答:“我、我媳妇、我弟、我弟媳、我妹、两小孩再加上家父,家母已经过世,共口。” 韩星如释重负地笑道:“多谢。” 师爷提笔疾书。 跟着,二人带着身后的披甲少年走出了小院。 身后那年长的男的却是微笑道:“不用谢。” 金县的县民,对这群少年乱军,并不厌恶反感,甚至还有一些敬佩。 来到小院外,韩星仰天长叹,眼中闪烁着泪花:“我再也不干这种苦差事了,比起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n切磋比较好!” 日暮,千里燕顺着羊肠小道一路向西。 当年,他一路向东来到燕定山,上山做了匪。 他的家乡,在燕定山的西边。 夕阳的斜晖下,树影飘摇。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背着一把开山刀,走了出来。 是燕定山五燕的老大! 千里燕有些吃惊,目瞪口呆道:“大哥?” 老大问:“老五,可还记得当年,上山咱们结拜时候的誓言?” 千里燕蹙了蹙眉头,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同甘苦,历生死,共富贵。” 老大笑道:“还有一点,若有一日离山寨,便不是兄弟,今后再相见,已然是陌路人。” 千里燕有些不解,老大干嘛说这些。 老大接着说:“所以,你刚刚喊我大哥是错的,我喊你老五,也是错的,你已经不是燕定山的恶匪千里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