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波谷中有清风
    云中已经被拿下,而刘备的太原三军也在逐渐逼近了西河郡,一切都开始摆到了台面上。    不过匈奴人的内乱已经提早了。    割裂而成的新南匈奴和於夫罗两部,於夫罗已经带着两万族人离开了南匈奴王帐,朝着南方而去,而新南匈奴则是计划着驱动族民朝着西河郡在扩张。    可以说,此时的西河。    左有匈奴虎视眈眈,右有太原三军步步紧逼。    西河郡的原住民,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发声。    其实他们并不是很相信太原。    因为太原的日子虽然rou眼可见地在改变,在改善,但是那并不是他们亲身经历的。    他们就是西河郡的人。    他们没有离开过西河。    他们向来自治,遵守着整个西河共同遵守的不明文规则,    这里,或许就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江湖。    他们野蛮生长,不需要外界的干扰。    西河郡。    白波谷。    有清风拂过。    吹起了地上的枯叶。    也不知道为何,这夏季的山谷里,已经有树叶枯萎了。    枯叶随着清风的吹拂。    从地上扬起,落到了山谷之中的那名男子的肩膀上。    那男子将树叶缓缓取下。    他看着那片树叶,一时间不知道是有什么感想,竟然呆呆地看着,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他从冀州来。    他并不是西河人。    来到西河两年了,却活得像个西河人,而且也获得了当地人的尊重。    不过现在。    消息已经传来了。    西边匈奴内乱,新匈奴单于异动,而东边的刘并州也开始朝着西河郡逼近。    其实这西河郡大半的地盘,都已经到了郭太的手中。    不过因为没有足够的治理人才,他推动了无为而治,只有当异族入侵的时候,才会选择组织起大家来反抗。    至于大汉,郭太原本只想等到实力发展到了顶峰的时候再揭竿而起,重新遵循大贤良师的号召,为完美道国的创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哪怕大贤良师已经过往。    但是他郭太心中的信念却从未被湮灭。    白波谷中有清风。    郭太存志在心中。    黄巾军的事业。    并不会因为谁的消亡而停下脚步。    或许只有他们这一批真正见识过张角的所作所为,真正地当面听过张角所描绘的完美道国的动人场景,当他们这一批黄巾军的脊梁都被消灭的时候,黄巾军的事业,才会真正的结束吧?    郭太放下了枯叶。    黄巾如此时的枯叶。    在鼎盛之时死亡,但是却也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    与其腐朽在土壤之中。    不如就此乘风,扶摇而上九万里,寻访那人间仙境?    郭太缓缓地转过身来。    他的目光所及,是他的弟兄们。    是这西河郡的十万之众。    他看着那些坚定的眼神,看着这攒攒的人头,他突然感觉到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那种自己并不孤独的力量。    或许。    就是这种同道的力量,支撑自己,一直走到现在的吧?    郭太昂起了头,看着天空。    那般白蓝无暇,似乎没有什么杂色。    这个世间的美景和污浊,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他分不清。    刘备的太原是很美好,但是是否和朝廷一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他也分不清。    或许避开这些,去做一些新的挑战,能更好。    既然想了,那就去做吧。    “听我号令!”    郭太振声,巡视着自己的兄弟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西河兄弟们,他们的自由,也要被大汉剥夺了,他们的安全,也要被匈奴摧毁了。    他们长于夹缝。    如今。    是时候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江湖,去跟这个世界,进行一次血腥的谈判了吧。    “今日起,我等为白波军!”    “以西河白波谷为号,不忘吾等是西河人!”    郭太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白波谷,白波谷中的近万兄弟们,静静地听着郭太的发言。    他们并不是不狂热,他们都是自由最虔诚的信徒。    “此去一行,吾等自然攻讨洛阳!”    “离开了西河郡,此生,吾等不一定能安然回乡。”    “这是我们西河人,向大汉,向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    “弟兄们!”    “我郭太在此立誓,我未死,白波军,必不死。我死,白波军,亦能存!”    “你们可愿随我......”    “在这杀出一条千里血路来?”    郭太的奋勇,得到了统一的回应。    “杀!”    这声响,如同惊雷一般,在这白波谷中响起。    这是又一支农民起义军的宣言,也是自由对于王朝的挑战。    “集结白波军,今日,吾等就南下洛阳!”    郭太重新转过身去。    他要把这土地让给刘备,让刘备去和匈奴人打上一打。    如果刘备在太原的所作所为都是真心实意的,那这西河郡暂且让给他也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刘备要在西河郡为非作歹,那他郭太有朝一日也会再杀回来。    南下,过河东,直取司隶之地!    一日之内,十万白波军揭竿而起,结众而行,南下河东。    而他们的离开,让西河郡中心的土地变得空荡荡的,这偌大的郡城,成了一座空城。    也成了新南匈奴和刘备的太原三军的战场。    “郭太成立白波军,南下了。”    在西河郡东北面的一座县城中,刘备集团的高层们都在政务厅中商议着战略,而阎仁从厅外走入,向大家公布了这个消息。    “十万之众,妇孺随行,大军已发。”    “而且......那些西河郡的汉子们,似乎有着属于他们的军魂。”    阎仁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很相信,一支没有什么系统指导的农民起义军,是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魂的。    他或许不会明白西河的生态,和那种自由风气。    “先生。”    刘备听到了消息,第一反应看向了陈琛。    他其实是蛮心疼白波就这么带走了十万人口的,这可是让原本人口就不算多是并州来说,是雪上加霜。    陈琛摇了摇头。    “我们此行,是征讨匈奴的,白波军的目的,我们管不了,他们主动让出了西河郡,那我们要抓住机会,抢先一波,好迎战匈奴人。”    陈琛没有解释什么,说了一句空话。    他的眼神低垂着看着地板。    西河郡这十万之众,不知道最终能够真正地活下来的,能有多少。    陈琛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支白波军,在郭太战死之后,投靠了董卓旧部,后来又投靠了汉献帝,护送汉献帝到了河东。    他们确实。    此次离去,归乡已是梦境了。    他们离开了这个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    也带走了西河郡曾经的精神。    那种自由和抵抗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是西河这么多年没有完全沦陷的原因。    哪怕没有大汉朝廷的帮助,西河也顽强地活着。    这是大汉欠他们的,如今,他们要亲自去和大汉讨回来了。    这个过程,不能拦。    也拦不住。    有句话说得好,劝你大度的人,你一定要离他远点,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雷批下来,会波及到你。    自己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在匈奴上。    以自己的判断,匈奴顶多也就四五万能战之士,而於夫罗带走了不少,他们的部队还能有多少?    但是因为蔡琰的嘱咐,陈琛十分重视。    所以他还是不会掉以轻心,防止翻车。    而且啊,於夫罗也不能留的。    杀。    就硬杀。    他陈琛就是要把匈奴灭族了。    天王老子来了都拦不住的那种。    散了会,已经是下午了,刘备让陈琛陪他去城墙上走走。    两人倒也是许久没有这么一对一地单独谈过了。    护卫都在十米开外,他们两人漫步在这座小县城的城墙上,看着遥遥的景色。    西河还是有些好景色的。    哪怕经受了那么多次入侵,那么多次剥削,这里的土地还是有一种盎然的生机。    刘备走在陈琛的前头,走着走着,突然抬起了一只手。    指着那远方。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把自家老祖宗的诗给念上一遍,刘备似乎觉得没有内味,顿了一会,才回头和陈琛说话。    “先生。”    “你说......”    “是我做得还不够吗?”    他闷闷不乐,心中似乎有些芥蒂,或许是因为西河郡的百姓跟随着郭太出走的原因吧?    刘备觉得自己有些失败。    在太原所做所奋斗的一切,难道都得不到隔壁兄弟们的认可吗?    他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他感受到了挫败。    并非是他的抗压能力不好,而是一种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认可。    失落感。    “玄德公倒是无须如此。”    陈琛摇了摇头,他得帮刘备恢复点信心,可不要让他的状态影响到接下来的战斗。    每一个领导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    他们需要有人用一个合适的理由安慰他们,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帮忙拿意见。    陈琛深谙此道。    “西河郡的百姓们,和太原、雁门的百姓,又有些不同。”    “在朝廷完全不管,匈奴时常入侵,完全靠着他们自己活下来的情况下。”    “他们对于朝廷没有什么信任可言的。”    “他们此去,是去追求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那种东西,或许就像是玄德公所追求的天下大治,清明太平一般,也如同我所追求的天下大同。”    “这些东西或许很虚无缥缈,或许说出来会被人所笑话。”    “但是。”    “无论是痴心妄想,还是不自量力。”    “都阻挡不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不是吗?”    “或许西河郡的百姓也是因为认可玄德公,觉得玄德公能够为这里再次带来生机,才会放心地将此地交给玄德公的吗?”    陈琛伸出了自己的手,轻轻地搭在了刘备的肩膀上。    他要将这种理想所带来的力量,让刘备重拾起来。    或许是因为有些太顺风顺水了,也可能是因为身居高位久了,刘备有些失去了当初那种为了理想不顾一切冷眼嘲笑的动力和心了。    慢慢失去不是问题。    但是需要有人帮他拾回来。    其实陈琛觉得。    一个优秀的谋士,最重要的并不是出谋划策做多少贡献。    而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主公多提供一些帮助,让自己的主公有着清晰坚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    没错了。    他说的就是自己。    这样,他的智囊团首席才会当得更心安理得一些。    而且既然是首席,那主要工作还是给领导做思想工作,而不是干那些固定上班的繁杂事务。    不上班,不加班,才是正确的首席智囊思想。    陈琛暗中给自己点了个赞。    自己真的是一个逻辑鬼才。    “先生说得在理。”    刘备思考了片刻,他明白了陈琛话中的意思。    也想通了自己这个时候不应该去纠结一方百姓不认可自己的问题。    或许自己已经得到了认可。    自己并没有得到否定。    那就。    好好地做自己。    好好地活下去。    为了理想而终生奋斗着。    “今夜连夜启程,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收复西河郡,做好准备,迎战反叛的南匈奴。”    刘备看着远方,那是西河郡城的方向。    不管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    他都会选择,捍卫这片土地,对得起西河百姓的认可。    匈奴,必须亡!    白波谷十万余人的队伍慢慢地离开了西河,开始进入了河东郡的地界,这是真正地接近了大汉帝国的核心了。    郭太在踏上河东郡的土地的时候,回头看了看西河郡。    希望出走的人儿再度归来的时候,这片土地,还能如同自己刚刚到的时候,坚韧,充满生机。    出走半生,希望归来还是少年。    收回了视线。    郭太看向了眼前的河东郡,和西河的不同,远处看来的城池,精致、繁华,还有更远处他看不到的国都。    这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    带着西河人的自由与荣耀。    像一只螳螂一般,用自己的双臂尝试去撼动这个正在不停前进的巨大帝国。    刘并州。    希望你能够善待西河。    否则,待我归来,必取你项上人头。    郭太不会畏惧任何人。    西河的自由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他的征程,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