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四 臣有奇策,可速灭大乾!
大骊王朝·中庭城·承泽宫 大骊圣皇历来处置国事的皇极殿中,文武重臣、内阁元老尽皆至此,受陛下所召商议国中大事。 严格说起来,这还是自天命圣皇正式登基以来,首次召集国中元老重臣汇聚于此,共商大事。 这相比于奉天殿中文武百官尽皆出席的大朝会来说,只能算是小朝会。 但整个大骊中枢大臣,决定大骊王朝这艘富丽楼船驶向的那一批人,却都已汇集至此! 很明显,自新皇登基之后,这一首次召开的小朝会,将会决定大骊王朝,乃至于九州列国接下来的运势走向! 当然,此时此刻还能够位列于此之人,自是都认可了新皇登基的合法性,以及大骊官方对外宣传的‘煊赫门兵变’事件。 众人毋庸置疑的,坚信太子错举兵谋逆,弑君弑父,后被晋王衍与国相大人联手剿灭,伏尸当场! ——毕竟不相信这一事实之人,尽皆都已追随先君及太子步入黄泉了…… 但即便如此,经历过此次兵变及血腥镇压后,殿中众臣仍旧震慑于新皇的雷霆手段! 此刻立于皇极殿中,尽皆俯首听命,不敢有丝毫不敬之处,静待天命圣皇的御驾亲临! 而韩老国相之子,现任内阁大臣的兵部尚书韩新,赫然便在此列。 他漠视着发生在国都之中的一切流血事件,亲眼目睹着一位位国中大臣被满门抄斩,自己却极为明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故而,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 他这位因天启圣皇心中有愧,而受到破格提拔的内阁大臣,却还能堂而皇之的立于朝堂之上! 不仅自身职务未变,如今更是参与到了这场决定九州运势的朝会之中。 此时的他,眼观鼻鼻观心,静静伫立原地,默然一语不发…… “圣皇驾到~~~” 骤然间,一声高唱打断了殿中平静,一众国中大臣条件反射般,行礼恭声而道! “臣等恭迎圣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头顶冕冠,身披冕服的天命圣皇,在一片恭迎声中缓缓踏入殿中。 只见他目不斜视,径直步入龙榻之中,伴随着他缓缓入榻坐定,冕冠上十二串玉旒轻轻摇晃,将天面圣皇的面庞隐有遮掩,令人一时间有些难以看清。 ——事实上,除过正式场合之外,圣皇都无需佩戴玉旒冕冠,但此次小朝会中,天命圣皇却如此隆重,倒是令人有些猜不透了。 “呵呵……众位爱卿平身吧。” 旋即,天命圣皇微微抬手,示意众卿平身。 “臣等谢主隆恩!” 一众大臣当即谢恩,起身列于两侧,静候圣皇垂询。 “来人啊,快为亚父赐座!” 天命圣皇顿时望向最前方的国相敖湃,不禁笑而说道。 旋即,便有内侍搬来软垫案几,轻轻放置在国相面前。 如此一幕,看在满殿文武眼中,不禁纷纷对视,却无人敢有多言。 毕竟天命圣皇都已将国相尊称为‘亚父’,即便赐座却又何妨? “老臣……谢主隆恩!” 敖湃见状倒是风轻云淡,却是连眼皮眨都不眨,顺势便接受了天命圣皇的特殊优待。 待亲眼看着亚父入座之后,天命圣皇便轻笑着拍了拍手,望向殿中重臣笑而说道。 “今日召集诸位爱卿来此,正是为了商议吞乾并行,一统九州之事!还望诸位国之干臣……能够踊跃献策!”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尽皆一惊,纷纷哗然! “什么?” “吞乾并行?一统九州?!” “陛下!这、这……” 其实众臣在此之前心中都已有过猜测,以国相一直以来的强势作风,在助力晋王衍登上皇位之后,必定会极力推进大骊王朝发动灭国之战! 这是国相敖湃一直以来的主战策略,却因太子相阻而屡屡受到牵制。 如今太子错因谋逆而死,曾经支持太子的朝臣也受到了大清洗,整个大骊朝野上下,几乎只剩下了国相敖湃一个人的声音! 在这种情形之下,众臣都能够揣测到国相接下来的步步紧逼。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却是,天命圣皇此次相召众臣,根本不是征询打或不打,而是直接告知众臣,圣心决断,已有定数! 此次朝会,非打或不打,只是该如何去打而已! “嗯?诸位爱卿……莫非有何不同见解?” 闻听殿内‘哄哄嗡嗡’一片哗然,天命圣皇顿时眉头一皱,冷声反问而道! “这……” 霎时之间,殿内骤静,众位大臣纷纷相顾环视,却无人敢出声谏言。 开玩笑,当初反对出兵的大臣如今死的死关的关,却还有几人能留在这朝堂之上? 这个节骨眼上,还敢置疑圣皇陛下与国相大人共同商议的决策? 岂不是自找不痛快么! “陛下!” 骤然之间,就在一众朝臣尽皆怔神,默然无语之时,却只见兵部尚书韩新,忽而出列而道! “嗯?” 霎时间,偌大的皇极殿中,所有人的目光瞬时都汇聚在韩新一人身上! 大臣们的眼神之中满是惊异之色,天命圣皇则是面露不悦,似乎在恼怒竟还有人敢挑战自己的圣皇权威! 至于国相敖湃则是饶有兴趣般打量着,这位在宫变期间如同隐形人一般,此刻在朝会之上却突然挺身而出的老国相之子,倒还真想听听他又会如何谏言? “回禀陛下!臣有一策……或可吞乾并行,助陛下一统天下!” 谁知韩新一开口,却是惊得众人纷纷侧目! 原来他并非劝阻圣皇陛下收回成命,而是直接提起了吞乾并行之策! “额……哈哈哈哈!好!好啊!” 至于天命圣皇,更是短暂一滞,而后骤然间放声大笑起来! “那寡人便听一听若智所献何策吧!” 言语神情间,天命圣皇望向这位老国相之子的目光中,都不禁露出了几分欣赏之色。 而他如此亲切的唤着韩新之字——若智,而非爱卿,却也令殿中大臣不无羡慕! 谁能料到这韩新竟是如此鸡贼,就在众人还都未曾反应过来之时,他却已然向新任圣皇主动示好了! 没看具体何策都未出口,圣皇陛下都已经龙颜大悦,就连国相大人也不禁连连颔首! 这韩新字宫变以来一直一言不发,直至今日陡然开口,不料却一语中的,入了圣皇之眼! 而此时此刻,韩新却是丝毫不在意旁人目光,只是拱手直言而道。 “陛下,臣私以为……大行、大乾两国,大行富而不强,大乾凶而不富,故大乾为我大骊心头之患,而大行不足为虑也!” 此言一出,殿中文武大多微微颔首,却是都对于韩新评价两国之语感到认同。 至于天命圣皇与国相敖湃,更是目露赞赏般欣然而笑。 “是以,臣以为若想一统九州,鞭挞寰宇,非攻灭大乾而不可为也!若大乾灭,则大行不灭自灭!” 韩新一脸自信般笃定而道。 其实自从煊赫门事变之时起,韩新便已然明白,太子错死无葬身之地,而国内提倡徐徐图之的鸽派更是大势已去,日后大骊朝堂,将由急攻灭国的鹰派所牢牢把持! 故而,在那时起,他便牢记当初父亲为自己加冠赐字时,所说的那段令他终生难忘的话! “新儿,你自幼聪慧,旁人多有赞誉你为天纵之才!然以为父之见,世人皆知之才……不过小才尔尔!” “惟有不露锋芒,深藏若虚之才,方为大才!”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锋芒毕露,徒劳招引祸事!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事!” “正所谓大智若愚,为父便赐字‘若智’,还望你能牢记于心!日后为人处事,莫要卖弄聪明,机关算尽,终究落了下乘啊……” 自那时起,他便将父亲敦敦教导之语牢记心间! 故而在宫变惨案发生之后,他即便明知所谓的太子谋逆根本毫无根由,但却硬生生的强忍心间,明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他牢记父亲所言,他更是喃喃的念叨着父亲的苦心赐字——若智!若智! 他明白,大丈夫能屈能伸,欲要成就大事,就不可因一时冲动而徒劳丧命! 但不仅如此,他除过明哲保身之外,更是无比积极的,欲要在新的大骊朝堂之上,拥有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心知国相之所以会襄助晋王上位,正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急攻灭国之策,好让他在有生之年,能够亲手达成一统天下的宏图伟志! 故而,他早早便在心中思量对策,若是大骊果真要发动灭国之战,究竟该如何部署,才能够达成吞乾并行,一统九州之千古伟业呢?! 直至今日,他终于找到机会,主动挺身而出,在新任圣皇面前,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而,他今日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 “而若想攻灭大乾,则臣更有奇策!或可速灭大乾!!”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无不动容,却是纷纷惊愕般望向韩新,似乎在重新审视这位依靠父亲上位的兵部尚书,以及年龄最小的内阁大臣! “什么?竟有如此奇策?!若智快快道来!” 闻听此言,天命圣皇与国相敖湃却是骤然一惊,纷纷相视而望之后,登时便急忙询道! 韩新见状不由微微一笑,继而胸有成竹般自信而道。 “臣所献奇策……便是奇袭虎牢,速灭大乾!!” …… “兵者,诡道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始计篇·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