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节 卑微到泥土里
在农场门口遇到尼可。 她驾驶一部皮卡从六号农场车间方向开回来。 “亲爱的!”隔着车窗尼可扬了扬手里的酒瓶,兴奋道:“博若莱新酒出来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张一推门下车。 很好奇,所谓的博若莱新酒到底有何神奇。 居然可以做到十二天一轮。 “怎么样?”张一接过酒瓶好奇问。 “很浓的果香味!” 因为是新鲜佳美葡萄,没有经过熟化。 果香是博若莱新酒的基本特征。 尼可说话有劲,补充道,“口感并不像其它品牌博若莱新酒那般寡淡,有一定‘厚度’。” 拔掉瓶塞,张一将瓶口放到鼻下。 轻轻闻了闻。 就像尼可说的,深深的果香味。 就像复合水果粉碎后,效果乘十。 闻起来的香甜味道。 仰瓶倒进嘴巴。 口感绵软。 厚度肯定不如陈年熟化葡萄酒。 却也不差。 只能说,和它的香味相比。 没有那么出色。 接着,看不见摸不着丰富的果味,让味蕾绽放。 回味良久张一评价道,“很棒,比想像中的好很多,它适合男女老少。” 尼可并不满意张一的评价。 “你不觉的,这是一款能让女人疯狂的红酒吗?” 张一不反对尼可的说法。 和传统烈酒对比,它确实偏向女性化一些。 朴妍娇从张一手里接过瓶酒。 仰头小灌一口。 只见她眼睛越来越亮。 像是发现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它会受到无数女人的追捧!”朴妍娇高度赞美。 “就像每个女人都有一双高跟鞋,未来每个女人都要有一瓶农场酿造的博若莱新酒。” 农场出好酒。 张一喜笑颜开。 这些都是钱呢。 尼可却突然眉头不展。 “怎么了?”张一不解问。 “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尼可看向张一。 表情很无力助。 “做为它的酿酒师,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佳美葡萄,可以酿出这么香醇的葡萄酒?” 尼可不知道,张一更不知道。 原料葡萄是从其它农场购买的。 发酵过程仅仅只有五天,发酵菌受自愈术有影响。 主要是发酵速度,和酒精含量。 和香味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而且这款酒,没有经过橡木桶增香、熟化。 是有点莫明其妙。 “是不是你的酵母菌出了变化?”张一提醒,“或者是人家葡萄好?” 尼可若有所思,转身又要去工作。 张一拉住她的手臂。 提醒道,“有事让其他人去做,你只能工作半天。” 尼可不听,迷团不解开。 她甚至睡不着。 挣脱张一,上车、倒车,往酿酒车间行驶。 无奈。 张一带着朴妍娇,追着她来到葡萄酒生产车间。 生产线上。 博若莱新酒还在进行最后瓶装。 流水线上的瓶子晃的叮叮当当响不停。 几十个喷口,同时将酒液注入玻璃瓶中。 并自动加装瓶塞。 张一注意到。 因为决定酿造博若莱新酒太突然。 尼可甚至还没来的及设计、定制标贴。 张一在车间另一端找到尼可。 她正趴在一只不锈钢大铁罐前。 站在平台高处,从顶端开口、向里张望。 铁罐容量约一千升。 类似太阳能热水器的容水器形状。 它的作用和橡木桶相似。 虽然是廉价酒。 也要简单熟化、增香。 直接把酒液注进不锈钢灌里。 再往里面丢一些橡木板、橡木条。 简单静置五天。 之后澄清、过滤,装瓶。 “尼可...” 张一试着叫唤她下来。 “亲爱的,你下去帮我把里面橡木条拿出来。” 尼可指了指放在傍边的梯子。 “...” 张一乖乖照做。 总不到让尼可下到不锈钢罐里。 钢罐里充斥着nongnong的酒香味。 酒液已经转移,罐底有一层浸泡过橡木条。 张一捡一块带出去给尼可。 像是打量一块稀世珍宝。 尼可对着木条先是闻闻。 然后咬了一口。 “是橡木条的原因吗?”张一不确定问,“会不会是你的酵母菌出了问题?” 每个酿酒师都有属于自己的酵母菌密秘配方。 而这也正是尼可的骄傲。 尼可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 “我的酵母菌还没这么厉害。” 尼可扬了扬手里的橡木条。 “这是农场种的橡木,或许和它有关。 也有可能和葡萄有关,我都会试试。” 张一点点头。 葡萄,和橡木条是第一次使用。 充满不确定性。 当天,尼可让人换一家农场再次采购九千斤葡萄。 傍晚加班把葡萄分成两份。 分别浸皮、发酵。 走到增香流程。 一只不锈钢罐里放入农场种植的橡木块。 另一只不锈钢罐里,使用从市场上购买的橡木块。 几天后。 尼可兴匆匆地拿着两瓶酒在马房里找到张一。 “这是刚刚酿造出来博若莱新酒?这是威士忌?” 张一正在给公主顺马鬃。 从女人手里接过两瓶酒。 “4500桶威士忌,昨天已经装桶。” 尼可催促道,“这是今天刚刚装瓶的博若莱新酒,你快尝尝看!” 张一依次品尝。 两瓶酒明显不同, 评价道:“左手这瓶果香浓郁,口感绵软;右手这瓶,虽然也有果香,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尼可开心地双手击在一起。 “没错!你右手拿的这瓶,使用的是从市场上采购的橡木块。 左手使用的是农场住植的橡木。 和葡萄完全没关系!” 张一瞬间想到很多。 早前决定种植橡木树,是为防止农场水土流失。 橡籽从其它农场买回来,放在车间地库里接受改造。 那里有充沛的自愈力。 一段时间后。 当时张一甚至能感觉到,橡籽种子迫切想要发苗的愿望。 后来在萨马米什湖与农场接壤处。 怒河流经农场全段。 还有流动湖北岸的山里。 撒下大量橡籽。 这些种子像吃了大补丸。 遇到泥土、水,即刻破壳发芽。 原本应只有5%的存活率。 撒下去后,存活率接近95%。 看上去有点恐怖... 没想到它们不仅能长个。 还很有‘内含’! 想到这么多,张一意识到,他又找到一把财富钥匙。 “亲爱的,”张一看向尼可,“威士忌暂停,后面全力生产这种红酒。” 尼可点点头,提议道:“我们需要给它取个名字。” “你有什么好名字吗?”张一看着女人的眼睛问。 很明显,她已经有主意。 “叫‘公主’如何?” 尼可期待问。 张一觉的这款红瓶男女老少皆宜。 女性化的名字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男顾客的选择? 但尼可喜欢。 就叫它‘公主’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个好名字,你认为这款红酒定价多少一瓶合适?” 张一想听听尼可的意见。 “主要成本是葡萄、橡木、酒瓶...”尼可正在思考。 葡萄成本。 酿酒葡萄购买价格按吨计算。 每吨,也就是两千斤、四百米元。 包装上的钱不能省,一米元每瓶。 橡木农场自产。 这样去算,成本低于1.5米元每瓶。 和伏特加生产成本相似。 伏特加额外需要‘活性炭’,吸附酒水里的一切‘杂质’。 ‘公主’红酒需要橡木块、橡木条增香、活化。 “3.5米元每瓶出厂价如何?”尼可试着建意。 张一犹豫两秒,“在天朝卖七米元每瓶。” “嗯?”尼可表情迷糊的可爱。 “我指的是零售价,到客户手里的价格。” 这个价格比市场绝大多数红酒价格都便宜。 加上高品质。 几乎可以秒杀所有进口红酒。 或许会有更便宜的勾兑酒,价格低至RMB二十多每瓶的,基本没质量。 “那在米国卖多少呢?” “三十米元一瓶如何?”张一笑问。 “这也是到客户手里的零售价?” 张一点点头。 “为什么相差那么多?” 张一答非所问,“我对‘公主’很有信心,打算只在农场商店,和亚马逊商城上售卖。” “亲爱的千万不要...”尼可看上去很害怕。 “如果在网上销售,需要更多人手打包。 而我们恰恰没有人。 也没有场地用来打包、发包裹。” 张一:“...” 这才突然意识到。 处理定单、打包、发货,这些都需要人。 三十人起步。 而且,随着发展。 原本看似很大二十万平方酿酒车间,终于面临不够用的境地。 因为啤酒生产线、伏特加生产线,全部换大。 很占地方。 还想着增加一条五百万升葡萄酒生产线呢。 车间没地方了... “我想把葡萄酒生产线扩大,把威士忌生产线拆掉如何?”张一提意,“只生产红酒、啤酒、伏特加。” 尼可表情不舍。 她对烈酒很有感情。 见女人表情纠结。 张一恍然大悟。 天朝正在建设的工厂,分一、二、三期。 每期各两百万平方米。 克洛斯农场那么多地。 也可以扩建吧~ 安慰女人道,“在旁边并排建造一栋新车间。” “真的?” “真的!”张一肯定回答女人。 尼可激动地送上的香吻奖励。 细细思考。 一栋新车间完全必要。 以某排名第三销量的啤酒计算。 一年卖十亿箱。 克洛斯农场啤酒每两个月生产五百万升。 约等于八十三万箱。 一年乘六。 全年产量不到五百万箱。 连人家腿毛都算不上。 更不用说,前面还有第二名、和第一名。 卑微到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