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心安之处是故乡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485章心安之处是故乡“不是你点的火?”    小头目回头看了一眼那具尸骸,“那是谁?”    这是谁做好事不留名,提前纵火?    他看了赫连荣一眼。    “你确定?”    赫连荣问道。    男子用力点头。    赫连荣说道:“静观其变!”    他看着杨玄,想到从开始到现在,此人一直从容不迫,心中不禁生出了一抹阴影。    但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    小头目显然也想到了这个,“此事就是我等数人知晓,杨狗要想设套,除非知晓此事。故而……这是天意?”    这个时代有许多天意。    大唐开国时,太祖皇帝曾被围困在一个绝地中,什么都好,就是没水。    大军无水会乱,就在敌军等着唐军不战而溃时,天降大雨。    大辽也有这等事儿,而且不少。    “天意!”赫连荣的眼中多了些炽热。    他是破落户出身,从小就吃够了苦头。幸而他不肯气馁,寻到了读书的机会。和同窗相比,他更为刻苦,更为聪明。二十岁不到就过了科举,从此走上仕途。    但破落户出身让他在官场寻不到靠山。    有人说你有能力,就能平步青云。    赫连荣刚开始也是这般认为的。    可等他踌躇满志的踏入官场后,却被现实击破了幻想。    再大的本事,除非你能惊动皇帝,否则只会成为同僚嫉恨的对象。    唯一的法子就是为自己寻个靠山。    他傲然不肯。    随后在底层磋磨多年。    直至家中钱粮不凑手,捉襟见肘后,赫连荣才抛弃了傲气,寻了个高官投靠。从此,他便开始了平步青云的日子。    他领悟了一个道理:你的本事再大,可没人用也是枉然!    你本事大,可别人为何要用你?    官场上谁不拉帮结派?    套用某位大辽皇帝曾经的话:叫花子都有几个好友,你指望官员不拉帮结派,纯属疯了!    你不是我的人,我凭什么要重用你?    想要被重用,先得学会低头。    大佬,我以后就是你的人了!    然后,你就能体验一把,不用本事就能飞黄腾达的爽。    本事!    那是做事的人必备的素质。    上位者需要的是什么?    不是做事。    而是做人!    而有本事的人大多有一股子傲气,觉得自己如何牛笔。于是这等人就不肯低头弯腰去讨好人。    而那等愿意去弯腰的,不少人就成功了。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有本事的人因为不愿意弯腰在下面磋磨。    而会弯腰的人却能飞升。    赫连荣想到这里,眼中不禁多了畅快之意。    来潭州之前,靠山寻他说话,交代了许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他在潭州做出一番事业来,靠山会运作他进六部。    他知晓,进了六部之后,自己必须要听从靠山的指挥。靠山指哪,他必须打哪。    这就是平步青云的代价!    但此刻的他却甘之如醴。    有人用绳子套住了尸骸的脚腕,用力把它拖了出来。    “看身形,是个女子!”有人说道。    正面没法看了,都是黑炭,尸骸有些卷缩。    杨玄发现背部没怎么烧着,“翻过来看看。”    焚烧的那股子味道太臭,而且不容易洗掉,几个军士合力用长枪用力一挑。    尸骸翻身。    衣裳完好。    外裳是青衣。    内衣在拖动的过程中露了出来。    是绸布!    杨玄猛地回头。    看着长陵!    王老二喊道:“早上那个女人就是穿着这个衣裳!”    当时在场的人都想起来了。    那个美貌侍女罗衫半解,内里的衣裳可不正是这个样子!    这……    柳乡喝道:“一派胡言!”    “老贼!”杨玄冷笑道:“查!”    “他是谁?”赫连荣问道。    “此等事要仵作。”    “仵作是他的徒子徒孙!”    老贼蹲在尸骸边上,拿着树枝把内衣掀开。    “虽说有些微熟,不过能看出生前肌肤细嫩。”    微熟……    有人在干呕。    他顺着检查下去。    “是女子!还是处子!”    王老二嘟囔道:“肥土不肥人!”    屠裳黑着脸,“这话从哪听来的?”    “老贼那里!”    柳乡冷笑,“杨使君的那个侍女呢?”    “我在这呢!”    姜鹤儿走了出来,站在杨玄的身后,低声道:“是早上那人。”    杨玄问道:“早上那个女子呢?”    当然是死了……柳乡看了小头目一眼,“你这是何意?”    对面出现了韩纪,他冲着杨玄微微一笑。    肆无忌惮的微笑。    杨玄说道:“还请一见。”    柳乡摇头,“不便!”    “那我便认为,此事是你等所为!”    三个使者此刻已经懵了。    这事儿,究竟是谁干的?    杨狗,有可能!    但从杨狗以往的手段来看,这事儿他不会办的如此糟糕。    而北辽……    说不清啊!    如今就等着证据出现,随后大伙儿该干嘛干嘛去!    柳乡点头,“带了来!”    此事之后,杨玄就算是玩完了。    棺材板就差最后一颗钉子。    那个女人死都死了,就最后利用一把吧!    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    “不见了!”    “找!”柳乡厉喝道。    一群军士冲进了营地,把每个帐篷都找遍了。    “没有!”    中计了,内部定然出现了jian细……柳乡开口,“杨使君,此事老夫定然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一个交代。”    杨玄走了过来。    三个使者此刻都明白了。    这是一个圈套。    不但想套住杨玄,更想套住他们。    卧槽尼玛!    柳乡,好毒的手段!    但他们是大辽的三只狗。    敢怒不敢言!    杨玄走到柳乡的身前。    看了后面的长陵一眼。    举起手。    用力挥下。    “啪!”    ……    “鹰卫需要整顿!”    柳乡顶着一张青肿的脸,恨不能把小头目掐死。    小头目变色煞白,“无需说,我知晓。”    他知晓自己大概率要完蛋。    可这事儿是怎么泄密的?    他把随行的人,知晓这个事儿的人都揣摩了一遍,依旧找不到头绪。    柳乡对赫连荣说道:“老夫该领的罪自然会领,此事之后,三大部怕是要离心了。”    赫连荣点头,“老夫再想法子……”    “公主出去了。”外面有人说道。    此刻已经是下午,夕阳西下。    “公主和杨玄约好的。”赫连荣心中一动。    柳乡也是如此。    如果说仙人跳的失败让二人多多少少有些怀疑长陵,那么此刻疑窦尽消。    “公主不知晓纵火之事。”赫连荣说道。    “是啊!”柳乡点头。    公主的嫌疑排除了。    “此事陛下会震怒!”赫连荣说道,“老夫身为潭州刺史,肩负重任呐!”    ——这事儿是你柳乡的谋划,事败了,你别拖老夫垫背。    外面,长陵缓缓走出了营地。    杨玄就在外面,负手而立。    “公主。”    “嗯!”    二人并肩,在夕阳下缓缓而行。    “今日之事,让你见笑了。”    “两国相争,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我理解。”    “柳乡回去会倒霉。”    “公主为何在乎这个?”杨玄指指夕阳,“看看,如此壮美的夕阳之下,我们不该谈些风花雪月吗?”    长陵微微仰头看着,“很美。”    二人站在夕阳下,默然无语。    天边被夕阳烧成了红色,霞光四射,把周围的云彩映照的美轮美奂。    几只鸟儿飞过,清脆的鸣叫着。    “它们吃饱了就会很快活,许多时候,我颇为羡慕飞鸟。”    长陵的眸色平静,透出一股子寂寥来。    文青少女便是如此啊!    “别去琢磨人活着为何,这些道理到了年纪自然就知晓了。”    “你如何知晓我在想着这些?”    “因为我也想了。”    “咦!那你觉着,人为何而活?”    当然是没有意义的活着。    不过,对于文青少女不能这样回答,会收获鄙夷和白眼。    “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长陵。”    “嗯!”    “无论如何活,只要能感到心安,那么,这便是你活着的意义。”    “只是心安吗?”    “对。”    “可心安却难得。”    “是啊!人整日都在名利中打转,无法平静。心不肯平静,就不会心安。”    这样对付文青少女,应当靠谱吧?    杨玄又补了一句,“心安之处是故乡。”    身后半晌没动静,杨玄缓缓回身。    长陵泪流满面的看着他。    “公主!”    这是怎么了?    杨玄以为是自己一句话惹恼了她。    “心安之处是故乡。”长陵说道,“我从未寻到过心安的感觉,就在方才,我寻到了。”    ……    长陵的随从们被拉的有些远。    “靠近些!”陈秋建言,“小心杨狗对公主不利!”    詹娟冷笑,“当初他劫持公主为人质,那一路要想如何不利都有了,何必现在!”    陈秋:“……”    他想到了那个凌晨。    当他看到长陵从杨玄的帐篷中钻出来时,那种煎熬的感觉。    现在,那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前方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两个人影。    靠的好像有些近。    “杨玄大才,公主喜欢诗赋,故而和他亲近。”詹娟解释道。    公主喜欢文学,这事儿整个上层圈子都知晓。为此当初准备尚公主时,陈氏还让陈秋好生补课,至少要学会鉴赏诗赋。    可陈秋补来补去,却补到了侍女的肚皮上。    最后一抹夕阳沉入了地平线下。    “可惜了。”长陵遗憾的道。    “明日还会有。”杨玄安慰道。    可长陵却默然。    “公主,回吧!”    长陵没动,“你说,大唐与大辽可能太平,就如同兄弟一般。”    一山不容二虎……杨玄违心的道:“应当能吧!”    “若是能,我想去大唐看看。”    “欢迎之至。”    “陈州有趣吗?”    “有人的地方才有趣。”    这句话让长陵琢磨了一会儿。    “听闻你得罪了杨松成?”    “嗯!”    “不怕后患吗?”    “许多事,做了再说。”    “就是……只问是非曲成,不问后果吗?”    “对。”杨玄说道:“北辽那边据闻不消停,林雅等人与你父亲争斗不休。你在其中,弄不好也会被牵连。”    “没人敢杀我。”长陵在夜色中冲着他微微一笑,“我的生母只是一个嫔妃。    父亲有几个儿子,我记事后,几兄弟之间颇为和睦。    那时候,太子颇有些长兄风范,带着他们读书。    那时候我在想,这些美好兴许能延续很多年。    可不知从何时起,太子和父亲之间就生出了龃龉,几个兄弟之间也反目成仇,互相攻讦。    我刚开始以为这只是一时,可时光流逝,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越发的激烈了。我茫然不知为何。    后来,我才知晓,是权力在作祟。”    杨玄不禁想到了大唐太子。    “欲望让人着迷。”    “是啊!为了权力,他们把父子、兄弟亲情抛之脑后。所以,我厌恶了那些为了权力而疯狂的男人!可那些权贵子弟,没有一个不是如此。”    杨玄恍然大悟。    正是目睹了这些之后,长陵才会厌恶世间的各种丑恶。故而她宁可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把自己变成一个女文青,也不愿意去享受所谓的荣华富贵。    杨玄由衷的道:“他们配不上你!”    这样的长陵,那些权贵子弟确实是配不上她。    “你也这般认为吗?”    “对!”    长陵沉默了一瞬,语气突然轻松了起来,“父亲大概是为了弥补把我当做是棋子的错失,那一次回去后,就令人给我寻了不少权贵子弟,我一个都没见。”    “你还年轻,不着急。”    长陵点头,“是啊!我不着急。”    她突然说道:“有些冷。”    草原上的夜风吹的人衣袂飘飘,杨玄气血旺盛,没什么感觉。    可长陵却双手抱臂,显得弱不禁风。    杨玄刚想说要不回去。    “子泰。”    “嗯?”    “月亮出来了。”    杨玄仰头。    长陵仰头。    二人面对面站着。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长陵喃喃道。    这是上次二人夜游时,杨玄随口作的诗。    “公主。”    “叫我长陵!”    她怎么了?杨玄有些意外,“长陵!”    “子泰,你说,这个天下若是再无纷争,多好?”    “是啊!”但杨玄知晓这只是个美梦。    “我有些冷。”    杨玄刚想说话,长陵就轻轻的靠在了他的怀里,颤抖着伸出双手。    抱住了他的脊背。    颤声道:    “子泰,夕阳没了。”    “明日还会有。”    “可明日陪我看夕阳的,却不是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