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兴儒武,灭佛道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正文卷第416章:兴儒武,灭佛道“当家的,家里已经没米了。”    “没了?我前几天不刚背回来半袋米吗?”    “那都是七八天前的事了,再说那一小口袋,多说着能有六七斤,咱家可是五口人啊,六七斤米,七八天,要不是我死命的掺野菜跟榆树叶,恐怕连两天都撑不住。”    “行了行了,我在想想办法吧。”    昏暗中。    张恒勉强睁开双眼。    入眼。    自己躺在土炕上,天蒙蒙亮。    往两边看看。    左边睡着一个女孩,右边则睡着个打鼾的少年。    再看看自己。    他躺在二人中间,小胳膊小腿,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当家的,你说能不能再想想办法,从王庙祝家借点粮食回来。”    “听村东的鲁木匠说,王庙祝家里的粮食多的都快装不下了,要是能借到,多给两分利息也好呀。”    细细碎碎的说话时。    从隔壁房间传来。    张恒闭着眼睛,搜索着前身的记忆。    前身也叫张恒。    八岁。    出生于虎王镇,山下村。    隔壁说话的是前身的父母。    二人是虎王庙王庙祝家的佃农。    而躺在他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他二哥,一个是他三姐。    说起来。    他们上面还有个大哥。    大哥心气高。    前两年,说要出去闯荡一番,自此一去不回,没了音信。    往下。    二哥游手好闲。    按理说今年也不小了,十五六,可干啥都叫苦。    去年年底的时候,镇上的铁匠铺招学徒,本想让他去试试。    结果两天就回来了,说吃不了那份苦。    三姐倒是还好。    张恒往少女脸上看了看。    在前身的记忆中,三姐在村里有个青梅竹马,叫朱二哥。    朱家是有田地的自耕农,日子比他们好过不少。    二人两小无猜,朱二哥经常偷偷给三姐送吃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些饼子,米糕之类的,可三姐平时没少偷偷给他吃,生怕把他给饿死了。    话说回来。    要是没这些饼子和米糕,前身恐怕早就饿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    张恒摸着肚子。    前身八九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很饿。    破屋偏逢连夜雨。    去年闹蝗灾,粮食欠收。    给庙祝家交了粮食后,根本就没落几口嚼用。    这些天。    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老两口找找借借,饭里混着野菜团子和榆树叶子,这才勉强度日。    要是他没猜错的话。    他之所以能降灵下来,就是因为前身夜里饿死了。    他要是不来。    早上起来,一家老小看到的便是一具冰凉尸体。    “想看jiejie出嫁...”    搜罗下小张恒的记忆。    张恒发现他心心念念,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对他最好的jiejie。    察觉到这一点。    张恒心下叹息,半是宽慰,半是允诺的想道:“我就是你,你也是我,我不会亏待她的。”    想法一起。    心中瞬间一松。    不过张恒却笑不出来。    因为这方世界很怪。    这里的寺庙不供奉仙佛,而是供奉着各种妖魔。    佛道两家被打为叛逆。    律法规定。    接济僧道者,杖五十,全家流三千里。    要是你家出了和尚或者道士。    那就更惨了,直接诛灭三族。    别说当和尚跟道士,就是信都不行,一人信奉,全村有责。    灭佛,灭道。    与之相比的则是兴武,兴儒。    前身因为年纪太小。    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只知道官府的宣传口号是:一人读书,全族光荣,一人习武,一村安宁。    “有灵气,而且灵气充裕。”    “虽然达不到大千世界的标准,却也比一般的中千世界更高。”    “有佛道两家,但是遭到了驱逐,眼下官府重视儒武。”    “至于文明进程...”    “类似于五代十国结束后的宋朝初期吧,刚结束连年征战,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样子。”    想到这。    张恒目光远眺,又看向窗外的大山。    入眼。    山顶之处有座庙宇。    前身被告知,绝对不能上山,因为山上供奉着山君老爷。    而在张恒的目光下。    此山妖气冲天,血光凝结。    不出意外。    所谓的虎王庙,还有山君老爷,必定是一只吃人无数的猛虎才对。    可现在。    这只吃人的猛虎,居然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庙宇,被官方封为了山神。    由此可见。    天下初定,朝廷并不稳固,甚至没有力量来清缴天下妖魔,只能以安抚为主。    “只是很奇怪。”    “朝廷连妖魔都能安抚,却要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怎么会这样,难道说官府对佛道两家的厌恶,还要超过这些妖魔不成?”    “又或者,妖魔也是朝廷一方的,与那儒武两家一样,在定鼎天下的过程中出过大力?”    情报太少。    张恒也想不明白。    可他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说不得。    王朝逐鹿时,佛道两家本就是作为敌人而出现的。    儒道,武道支撑着的王朝。    灭掉了佛门,道门支持的王朝。    所以天下一统之后,才会对佛道两家赶尽杀绝。    “小弟,是不是饿了?”    正想着。    身后传来话语声。    张恒回头看去,原来是三姐醒了。    说起来。    张三姐也有十四岁了。    可因为长期的影响不良,让她头发枯黄,骨rou如柴,看着要比同龄人小一些,就是个没长大的毛丫头。    “我今天要跟朱二哥去山脚下采野菜,你要是饿的话,我还藏了几颗野枣,给你先垫垫肚子吧。”    张三姐没有名字。    甚至张恒出生前,她只有三这个称呼。    有了张恒后。    张恒会说话了,三姐,三姐的喊着。    于是她就有了名字,张三姐。    “谢谢三姐,我还不饿。”    张恒笑了笑。    可他终究不是前身,一开口,张三姐就愣了下。    因为小张恒每天醒来看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三姐,我饿。”    而且一个佃农家的孩子,哪会有这样的礼貌。    张三姐有些茫然。    摸了摸抱着小张恒时,因为没有吃的给他,被他在手臂上留下的指甲抓痕,下意识的喃喃道:“怎么会不饿呢。”    是啊。    一家五口人,每个人都很饿。    他们根本吃不饱,张三姐已经不记得,上次吃饱是什么时候了。    只是张恒不同。    他刚刚降灵下来,仙魂之力滋养自身,饥饿感反而没有众人那样强。    “三姐,我陪你去采野菜吧。”    张恒左右看看。    前身已经给饿死了,要是什么也不做,恐怕三姐也会被饿死。    他答应过前身,会替他照顾三姐。    正好,趁着采野菜的路上去外面看看,找找看有什么吃的没有。    “别上山啊,山上有猛兽,会被抓走的。”    洗把脸。    穿好衣服。    张恒跟在三姐身后,听着父母的叮嘱。    前身的父母。    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给虎王庙的王庙祝家里当佃农。    日子不好过,但是从未想过偷jian耍滑,就连借了谁家的米,也在睡觉前再三念叨。    生怕二人不会写字,几天不念叨就会忘记一样。    “知道了。”    三姐背着大竹篓,领着张恒。    捡野菜要早去。    因为前年大旱,眼下刚开春,不好过的不只她们一家。    捡野菜的人多,野菜就少,去晚了可没人等你。    “小弟你要记住。”    “一定,一定不能上山,知道嘛。”    张恒不用背竹篓。    他跟在三姐身后,看着这位十四岁,一米三出头,又瘦又黑的小女孩走在前面,学着大人的样子跟自己说:“想也不可以哦。”    看着拿着小镰刀的三姐。    张恒其实很清楚,危险不只是来自于野兽,还有那食人的山君。    不然他们这些住在山脚下的山民,也不会弃着宝山不用,不敢跃雷霆半步。    说野兽。    再狡猾的野兽也斗不过猎人。    现实却是,山下村根本没有猎户。    不是村子里的人傻,不知道靠山吃山,而是山上的一切都属于虎王庙,打猎就是找死。    “三姐...”    二人走到村口。    迎面便看到个背着竹篓,东张西望的少年人。    他看上去十五六的样子,浓眉大眼,身体也比较壮实。    由此可见。    这是个能吃饱的人,家里的条件很好。    “没吃东西吧。”    见张恒二人走来,少年小跑着迎上来,贼兮兮的从怀里掏出两块米糕:“我妈做的,我偷了两块,特意给你留着呢。”    张三姐脸色微红,拿手去捅张恒:“快叫朱二哥。”    “朱二哥。”    张恒乐呵呵的看着少年。    朱二哥跟三姐青梅竹马,知道他们在家吃不饱,平日里也没少接济他们姐弟。    虽然以他的角度来看,三姐还是小了点。    可站在当今环境,十四五岁结婚的大有人在。    也就是朱家嫌弃张家穷,三姐也跟个毛丫头一样,身子骨没有长开,不然这件事早成了。    “嘿嘿...”    朱二哥眉开眼笑,拿出一块米糕递给张恒:“快吃吧。”    张恒没接。    张三姐害羞归害羞,却也惦记着他这个弟弟。    见张恒不动,便红着脸接过两块米糕,随后给张恒一块,又将自己的那块一分为二。    分开后。    自己一半,又塞给朱二哥一半。    二人相视一眼,不说话,美滋滋的吃着,眼里满是彼此。    至于张恒。    好吧。    他就是个电灯泡。    “我比你们早来了一会。”    “我去山下看过了,有片林子的野菜长得不错,还有蘑菇呢。”    吃了米糕。    朱二哥自告奋勇的走在前面:“你们跟着我,我们今天走远点,附近的野菜都被采光了。”    张恒二人跟在后面。    说起来。    朱二哥家里有十几亩的自耕地,足够一家嚼用,是不用来采野菜的。    他来,主要是跟三姐作伴。    平日里出来一趟,就是采到了野菜他也不要,都让三姐带回去。    站在张恒的角度。    朱二哥确实称不上优秀,连斗大的字都不认识几个。    可铭心自问。    张恒明白,朱二哥确实是三姐的良配。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看着走在前面,频频回头看来的朱二哥。    张恒好似看到了夕阳下,那个日落余辉洒在脸上,笑着问他的女孩:“张恒,你是不是喜欢我呀?”    哼。    谁还没年轻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