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成总部负责人了
    外科艺术家正文卷第409章成总部负责人了“高龄患者?”    “听说邹斌院士,近几年一直致力于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想要为高龄患者减轻一些临床痛苦,探索研创对高龄患者更友好的术式。”    “难道这篇文章,是邹院士的研究,终于出成果了?”    看到这标题,人们顿时更感兴趣了。    不论是高龄患者,还是壶腹部癌领域,都是高难度的代名词。    这篇文章,只看标题,就绝对值得一看!    只是这联合作者的名字赵培儒……    很多人都有些陌生,只是感觉好像听过,有那么一些印象,但和邹院士这种闻名多年的老院士来说,好像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关键,赵培儒这个名字竟然还在第一位!    竟然不是邹斌院士排在第一位!    这意味着,赵培儒在论文上的贡献,超过了邹斌院士这位胰腺壶腹部领域的奠基人。    这可就太匪夷所思了。    等众人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后……    看得不禁拍手叫好!    “竟然是用综合治疗手段,来解决高龄患者的安全性问题!”    “局部切除加胰胆管成形术的方式,等于是把危险性cao作平摊开了,减少了高难度cao作,创伤也更小了。”    “同时,因为出血量的控制,即便是高龄患者有多种基础病合并,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全程治疗花费,术后生存质量提高……“    论文中提到的综合治疗方案,好处太多了。    看的众人双眼放光!    这套治疗方案,简直是为高龄患者们,量身定做的最友好方案。    “邹院士这一出手,果然不会让人失望啊!”    “这篇论文一发表,估计全国在治疗壶腹部领域疾病上,都会跟着跟随邹院士这股潮流,减少单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而改用这种综合治疗方式。“    邹斌院士就是医学界的“引领者”。他的一篇论文,就能起到引领全国医学界潮流的作用。    “而这个赵培儒,既然能排在邹斌院士之前,肯定也有可取之处,以后也得多关注关注他。”很多人,默默把赵培儒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甚至有不少人,专门去搜索往期的医学期刊杂志,看看有没有这个人发表的其他论文。    这一查,关于赵培儒过往的种种成绩,都被翻了出来。    “原来是他?我记得他!这位也是个牛人啊!”    “我也想来了,他拿下过863计划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给明星孟蓓妮治疗过。”    孟蓓妮事件,被行业内很多人记住,不是因为孟蓓妮的明星身份有多高的知名度。    而是在这次事件中,赵培儒打破了艾滋病的禁忌症,引起了医学界对艾滋病适应症的广泛讨论和尝试,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很多人做相关方向的从业者,心里对赵培儒是非常尊敬和感激的。    “上次看他的文章时,就感觉他想法很独特,思路见解很超前。没想到,现在都和邹院士这种级别的大佬合作了。“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啊!”    很多人心里,把对赵培儒以前的模糊印象,和现在对照起来了。    ……    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应铁军手里,也拿到了最新一期的期刊。    “赵培儒的名字,排在第一个?”    “甚至还排在邹斌院士之前?”    应铁军本来,是想要看看赵培儒和傅程,这两个人谁的名字靠前,比较比较谁更适合吸收成为“主任委员”的。    本以为,赵培儒和傅程两人,会是相邻的,都排在邹斌院士后面。结果,赵培儒不仅在傅程前面,竟然还排到了邹斌院士的前面。    应铁军沉默片刻后,把这份期刊的链接,转发给了分会的其他负责人。    “看来新的主任委员,得更多的考察赵培儒了。”    分会考察组,之前考察组的重点,一直放在傅程身上。后来赵培儒加入后,也只是对赵培儒进行了简单考察。    但这篇论文一面世,他知道,赵培儒要变成重点对象了。    ……    全国医学会理事成员邓长兵,在看到论文后,眉头一挑。    “好快啊!”    “这才一周多的时间,高龄患者项目就完成了?看来这两位,火花碰撞的很强烈嘛!”    邓长兵愈发坚定了心里那个想法。    像这种顶尖医学人才,就应该多给他们火花碰撞、灵感交流的平台。    看看这次,多么成功的一次合作!    “而且,看文章作者排名,赵培儒院长还在前面。”    邓长兵摇头笑道:“看来,上次的科技进步奖,是颁的有点早了。要是加上这个成绩,赵培儒院长或许能争一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了。”    ……    京都,深水潭医院。    雷镕主任看到这篇论文后,连连称赞了好几声。    旁边同事惊艳道:“雷镕主任,你关注的这位,看来确实有过硬的本事。和邹斌院士合作,竟然还能排名第一。”    雷镕点头道:“我早就说过,他的水平底蕴很高的。”    “你们是没和他接触过,只要和他深聊过,就会发现他渊博深厚的学识。”    “他这个人,本身实力就非常高,现在又有了邹斌院士的提携,以后,他在全国胰腺界,都能算得上一号重磅人物了。”    人们一说起胰腺领域,第一反应就是胰腺三大奠基人。    但看赵培儒这恐怖的起飞速度……    将来,说不定赵培儒也有可能,跻身到最顶尖的那几个位子上去。    ……    东南地区,福省医学会。    “顾会长,邹斌院士和赵培儒院长合作的那个项目,成果出来了!”    大会长顾书峰稍稍一怔:“这么快?不是上周才开始吗?”    下面人道:“论文都发表出来了,在《临床医学》期刊上发表的。”    顾书峰眉头一挑。    有邹斌院士在,发表在《临床医学》不是什么稀罕事,让他更在意的,还是这件事的后续影响。    “赵培儒院长和邹斌院士合作之后,他的名气、地位、影响力,肯定会更大!”    “这不仅对赵培儒个人是好事,对江南省医学界也是好事。”    光是靠这个名气,以后江南省得到的的社会赞助资金,都能翻个倍。    有了更多的赞助资金,江南省医学事业就能腾飞。    最简单的,靠这笔资金,就能多修建几座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的医院。    其他几省的医学会领导,今天也都在热议这个话题。    有羡慕的,有惊讶的,有赞不绝口的……    更多的人,还是羡慕江南省出了这么一位能触摸到医学顶尖圈子的人物。    要知道西京医院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拥有三名院士坐镇。    有那三位坐镇,就能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国家补贴经费、人才趋之若鹜、项目政策倾斜、患者病源也更愿意去。    这就叫吸引力效应。    ……    江南省内,各家医院也都在讨论这事。    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尹广海主任,也羡慕的眼睛都瞪得滚圆。    “临床医学!”    “和邹斌院士合作发表论文!”    “科技进步一等奖!”    尹广海羡慕的直咂么嘴。    这上面的任何一条,都是他难以企及的高度。    科室里的其他人,也羡慕的不行,嘴巴都张得合不拢了,口水都从里面滴落下来了。    以前的四院,是个连他们市中心医院都比不过的小医院。    甚至那时四院的肝胆胰外科,在遇上危重复杂的肝胆胰病人,还得转院,送来他们市中心医院,向他们求助呢。    结果这才过去一年多,四院更名后的江新医院,已经成为了省级医院。其带头人赵培儒,甚至触摸到全国最顶尖的医学层面了。    ……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之时。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了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四”:展现您在高龄患者壶腹部肿瘤领域的高超水平。】    【获得奖励:手巧精准永久卡1张,经验值10万点。】    “手巧精准卡还不错。”    赵培在儒脑海里,直接使用了这张卡。    他的双手、双臂、乃至于整个背部控制协调双臂的力量,都得到了增强。    这种增强不止是力量的增幅,同时也是对力量更精细、精准掌控的增强。    “10万点的经验值卡,还算不错。”    “不过,加上我之前积攒的经验值卡,再加上最近每天签到的经验值卡,也才60万经验值。”    “而一张国医级水平卡,就需要100万经验值。”    赵培儒如今的眼界高了,尤其是和邹院士合作了一次,眼界一下子变高了。    实话说,这次他和邹斌院士合作时,光靠一张“大师级水平卡”是不够用的。    如果不是靠着“金色预演卡”,他甚至要拖邹院士后腿。    金色预演卡,是压箱底的卡,用一张就少一张。    这次用掉,卡池里也就剩最后一张了。    还是得尽快想办法,多赚经验值,升级国医级水平才行。    “要是什么时候,每天签到打卡的经验值,能更多些就好了。”    “另外……”    “这条任务链,就差最后一个水到渠成的【任务五】了。”    “希望下一条任务链能更给力些,奖励更丰厚些。”    “下一条任务……”    赵培儒看向【任务五】。    成为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主任委员。    “正式提交一份书面申请。”    赵培儒把牧思思喊来,让她做这事。    牧思思连忙上网,登陆全国抗癌协会网站,下载申请表格。    帮赵培儒把的所有信息都填上去,点击申请。    ……    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    应铁军,正和几个负责人聊“新主任委员”的事儿。    应铁军坐在最中间的主位上,道:“赵培儒和傅程,这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胰腺专家,无论选择哪一位,都能壮大我们胰腺分会,加强我们胰腺分会的专业力量。”    “但,名额只有这一个,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人出来。”    “另外一个人,只有等下次再有名额时再考虑了。”    应铁军用手指敲敲桌子:“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旁边,二把手把最新一期的《临床医学》杂志,摆在桌子的中央。    “大家可以看看最新一期,赵、邹两位的论文。”    “抗癌胰腺领域,高龄患者一直作为高难度课题,很少有人敢去触碰。只有身怀责任感,并兼具高水平的,才敢着手这个课题。”    “这么高难度高复杂度的课题,主导者是赵培儒院长,邹斌院士为文章第二作者。光从这点上,我就主张选择赵培儒院长。”    这话一说,不少人都是微微点头。    事实胜于雄辩。    他们以前更倾向于选择傅程,也是因为傅程非常优秀,身上背着的成就非常多。    但现在,一位更适合的人选冒了出来,他们自然就改变主意了。    ……    会后,应铁军想了想,给邹斌院士打了个电话过去。    对方毕竟是胰腺分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傅程主任的老师,应铁军想把这事,提前和对方支会一声。    接通电话后,应铁军态度恭敬,尊称老师。    等把事情说清楚后,邹院士那边不由得笑骂一句。    “铁军,你就是想得太多!”    “要我说,就应该选赵培儒院长!”    “我帮你把关了,他的水平,当你们分会一个主任委员,绰绰有余!”    有邹老师这句话,应铁军顿时放心了。    ……    省医学会的大会长葛建明,来找到赵培儒。    “赵院长,上次我和你说的,整合全省科研资源,成立省科研中心的事儿,全部工作已经都理顺了。”    “你看看,这是所有资料。”    葛建明是想让赵培儒来担任这“省科研中心”的第一任中心主任的。尤其是这次整合的最大助力,就是借助赵培儒那超然所有人的名气、地位!    所以,事无巨细的,葛建明都过来和赵培儒商议。    赵培儒接过资料来看了一眼。    这个省科研中心成立之后,会下设一个总部行政办公处,设立在省医学会内。    然后下设一百多家分部,下设一百多位分部主任,依然由各医院的原科研中心主任担任,但赵培儒这个总部大主任,对其有了“予夺”的大权。    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最重要的本质上的改变,还是以下两点。    一是各个分部以后,所承接的项目,不再自由承接和开展。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浪费。而是由总部统一调配。分部承接不同的项目,或是承接一个项目中的不同细分模块。    以此,来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二是要设立一个“总部科研中心”,省里研究决定,就设立在江新医院的西院区,省里会继续加大对西院区的投入,重金打造,把西院区彻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医疗科研基地。    这两点,都让赵培儒眼前一亮!    这对他,是非常有利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