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人道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的不是在修仙、京剧大师:我从龙套开始捡属性、大唐开局:捡到一个唐太宗、霍格沃茨的孤高之龙、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我不可能是NPC、我能进入仙侠世界、长生尽、大靖执剑人、我能推演文明走向
		
		    “道君好手段,纵横时光,扭转因果,改换古今,了不得了不得,贫僧比不得。”    波旬王佛赞叹不止。    似乎她的敬佩之情发自肺腑一般    但岳不群不以为意,那方天地的光阴要扭变实在太容易,所以他变了时光,换了因果,使人道法度在过去就在此界传下,有了九鼎炼九塔这事。    “不敢与佛祖比,还请佛祖不要羞煞贫道。”岳不群谦逊道。    “道君请了。”波旬王佛主动举杯,满下茶水。    岳不群自然也举杯而来。    在他们举杯之际,封爼界的时光便悄然快速流逝。    在光阴流逝间,此方天地的本来“历史”如期而至。    马嵬坡上,将士哗变,逼迫唐皇李隆基杀杨国忠,杀杨玉环。    之后就是唐皇远逃成都,而太子李亨请皇帝赐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    一时间,其权势滔天而起。    然即使其权势滔天,但群魔之势却在此之际更甚之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似乎将有不朽魔君出世。    因此,纵使天命之中的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投入太子李亨队伍之中,也难以抗衡滔天魔势,大唐一败再败,为安禄山史思明之辈夺了大唐北方的大半江山,而今就被逼得只能缩在齐鲁之地。    至于令狐灵冲他们去了何方?    自然是找岳不群所说的九座人道金塔。    所以他们也跟皇帝分道扬镳了。    而在此方天地的某一夜,齐鲁之地的太子营帐内,一众文武在其中力劝着太子一件大事。    可太子却在犹豫不决,或许世人都觉他不会在此前犹豫太多,但他确实犹豫了。    不得不犹豫,因为此事干系重大。    众臣在劝进。    劝他登基为帝,如此才能统御天子龙气,这样才能集众之势与那安禄山群魔争锋,否则他们真就半点胜算也没有。    “殿下,您不能再等了啊。”劝他者乃一相貌奇丑之人,其也颇有名,名唤李国辅,为李亨身旁大太监。    可其颇通武艺,也懂兵法,还练了一门奇门之术,可cao使剑兵,遥遥杀人,更能御使百兵,在大军中杀进杀出而不受半点伤。    如此大才,可惜是个太监,也幸好是个太监。    所以李亨敢用他,更重用他。    有了李国辅在劝,营帐中的其他文武也一一来劝,劝他此刻就登基,然后遥尊皇帝李隆基为太上皇。    不过,此时此地却有一人一动不动,没有一点劝谏的意味。    此人正是李亨手下两位大将之一李光弼。    至于另一位大将郭子仪何在?此刻不在此地,已被李亨派去漠北,想给安禄山魔君来一个腹背受敌。    只是如今,他们这只“主力”都遭了重创,郭子仪那处怕是也难受。    至于李亨在等什么?    当然不是什么民心天意之类,更不是唐皇的禅位,而是另一拨人,就是令狐灵冲他们。    当年,就是令狐灵冲等人与李国辅一起劝服他留下来,且劝着皇帝给他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之后更帮着他挡下一波安禄山魔军的先锋军。    所以他颇为信重他们。    而这份信重下就是乐意听他们的劝告,等着他们收集来人道金塔,然后再行登基,再反攻安禄山。    “再等等。”李亨迟疑之后,还是咬牙压下心中的那等渴望。    李国辅见状,颇为无奈,可他也不能直接给李亨来一出“黄袍加身”,毕竟先例也在将来。    “殿下,唉。”李国辅最后也只能哀叹一声。    营帐中的一众文武最后也只能各自安坐,不再劝。    他们也已经劝过多次了,但就是劝不动李亨。    就在营帐中的烛火翻滚着,把整个营帐照得明亮时,营帐外忽然就传来一阵喧嚣。    众文武立即就把手按在自己腰间的刀剑上。    魔军袭营的事可是不在少数。    如今的魔军可不只是训练有素的那群异族魔人,还有中原的唐人,他们被安禄山的魔气污染,失了自己的意志,受其驱使,四处害人,然后逐渐污染各方土地和生灵。    由此就有许多没有多少智慧的魔怪,它们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去袭扰幸存下来的百姓,也会来袭击他们这些军阵兵营。    而有时候魔军还会携卷这些魔怪充做炮灰来袭击他们的军营军阵,所以这就使他们每时每刻都很警惕。    “报!”    传令兵呼嚎而来。    “进!”    李亨仍镇定自若,大声喝向帐外。    “是。”    随后,帘子被掀开,一个小校忙着走进来。    “何事来报?”李亨质问道。    若不是大事,此刻这文武的目光都可以杀了这小子。    是真的杀死他。    毕竟这些文武都练了奇门异术,修为不低,目光真能杀人。    “启禀大元帅,帐外有异人求见,自称复姓令狐,道号灵冲。”小校战战兢兢道。    听到这个名字李亨等人并不为之激动。    主要还是最近常有听到这个名字,更有假冒此名的人来这冒领。    所以在被骗过几回后,他们也就澹定许多了。    看门的小校也不会像最开始那样直接领人进来,而是先通报,等太子等人答应了,才会将人领进去。    “可是道士五人?”李亨象征性地问了一句。    “回大元帅,仅有道士三人。”小校答道。    李亨失望了,其他人就更失望了。    本以为真正劝说太子的机会到了,可没想到又是空欢喜一场。    但李亨还是坐了下去,招了招手:“将他们请进来吧。”    “是。”小校一愣,然后赶紧就回去回话。    很快,小校就将人带了回来。    而见到走进营帐的熟悉面孔,李亨本来几无表情的脸上变得精彩丰富起来。    “你…们…?!”    “贫道令狐灵冲,见过太子殿下。”令狐灵冲先给了一礼。    李亨愣了愣,随后脸上多是激动之色。    “你们总算回来了。”    “多谢殿下挂念。”    “不知陆大有道长和余灵竟道长……”    “蒙师父之令,回华山了。”    “哦哦,我还以为…唉,道长能回来便好,便好。”    “殿下!”    就在李亨欢喜又放松之际,令狐灵冲突然大声说道。    一众人随着这喝声而应激抽出身边的兵刃。    然后他们就见到一抹金色从眼前闪过。    “殿下,我等幸不辱命。”    那金色正是一道九层宝塔状的小巧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