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吴国使团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一回生,二回熟。    方修也懒得管她啥时候到的,直接问道:“何事?”    上官海棠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递给方修,正色道:    “吴国派了一支使团,两日内就会抵达长安。”    方修伸手接过书信,自上而下浏览起来。    信上说的很明白。    粮商事件传到吴国都城后。    吴国上下震怒!    吴国皇帝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愤然下旨!    声讨乾国丞相方修!    同时派出一支使团前往乾国,商议赔款一事!    方修看了一会,抬眸看向上官海棠,问道:“可有这支使团的情报?”    上官海棠道:“只知道,领头的是吴国首辅之子,礼部员外郎胡世蕃。”    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方修在心里吐槽了一句,想了想,又问道:“吴国和越国的战事如何了?”    上官海棠回答道:“还在焦灼,越国已经占领吴国四分之一的良田,吴国皇帝正在号召士绅捐银,募兵。”    四分之一的良田都被人家占了。    还有心思管一群粮商的死活?    他们难道不怕得罪了乾国,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方修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有些不理解吴国上下的脑回路。    上官海棠似乎是看出了方修的疑惑,面露犹豫道:“主人,据卑职了解,吴国之所以这个时候还派出使团,是因为......”    “因为什么?”    上官海棠犹豫了一下,道:“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乾国朝廷一向软弱,必定不敢得罪吴国。”    “只要派出使团,施加压力,乾国朝廷必定会有所退让,签订赔款协议。”    “......”    上官海棠说的很隐晦。    但方修听得明白。    所谓的乾国朝廷,指的其实是一个人——权臣方修!    也就是他自己!    “看来之前那位是个窝里横啊!只知道欺负自家人,到了外面就变成了个软骨头,受气包。”    “要不然还陷在泥潭的吴国,怎么敢在这个时候派出使团。”    “只是,本相可不是之前那个欺软怕硬的包子!”    “只要他们敢来,就得留块rou再走!”    方修想到这,眼中迸发出一道精光,心中已经有了决议。    他看向上官海棠,吩咐道:“其他的事先放一放,全力调查吴国使团,两天后,本相要看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资料!”    上官海棠正色道:“是,主人!”    ............    翌日,清晨。    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    养心殿里。    一袭龙袍的武明空坐在龙椅上,小手撑着脑袋,怔怔的看着眼前的奏章。    眸子却有些涣散,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昨日,在伊人居的床榻上醒来,她感觉一阵头疼。    记忆的画面停留在了那家伙抱起自己的一幕。    之后发生了什么,却是一点儿都记不起来了。    要是在伊人居发生的一切都记不起来,倒也罢了。    偏偏进入厢房之前的记忆,又莫名的深刻!    那一幅幅画面,像是印在了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一想到自己在那家伙面前表现出如此软弱的一面。    甚至差一点叫他相父。    武明空就控制不住的脚趾抓地,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奏章里。    “陛下!”    林宛儿站在女帝的身后,看了一眼殿外的日晷,小声提醒道:“该上朝了。”    女帝仿佛没听见一般,怔怔的望着奏章,心不在焉的模样。    林宛儿见状,提高声调,提醒道:“陛下,卯时了!”    卯时了?    武明空一惊,抬眸看向窗外。    日晷对准的位置,果然是卯时!    她深吸一口气,摇了摇脑袋,恢复清冷的模样,淡淡道:“上朝。”    说完。    站起身,朝奉天殿走去。    片刻后。    奉天殿内。    武明空高坐在龙椅上,仪表端庄,表情冰冷,犹如一座冰山,不可接近!    台下。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连着缺席两次早朝。    太尉田润雨终于又回到了武官的首位。    方修那一骂,直接让他卧病了一周之久。    今日身子刚好转一些,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朝廷。    因为在前一天,他刚得知一个消息!    吴国派出使团,两日内抵达长安。    一是声讨方修!    二是商议赔款!    他拖着还未痊愈的病躯,回到这奉天殿,就是要看一看。    方修这狗东西,会怎么面对吴国的声讨!    百官站定。    女帝的旁边,宫女用尖利的声音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    鸿胪寺少卿周正就站了出来,大声道:“臣有本要奏!”    女帝清冷的声音响起。    “准!”    周正行礼,随即道:“陛下!昨日吴国送来书信,信上写,他们将会在今日派出使团,来访我大乾!”    女帝听到这,眉头微微皱起,心里已经猜到吴国使团来京的目的,但还是问道:“所为何事?”    周正犹豫了一下,道:“应该是为了吴国粮商问斩一事!”    话音落下。    奉天殿内响起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本官就知道,三百多名粮商悉数被斩,吴国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    “吴人虽不尚武,但物产丰饶,国力强大,吴国皇帝要是下定决心,要为那些吴商出头,我大乾可该如何是好啊!”    “朝廷与周国的战事刚刚结束,若是再起战事,恐国本动摇!”    “战事一起,苦的终究是百姓啊!”    “如今朝廷只有一条出路,便是答应吴国使团的要求,避免战事再起,我等就算背负骂名,也不能再苦百姓!”    朝堂之上,百官议论纷纷。    说话的人中,竟没有一人主张对吴国强硬!    所有人张口闭口就是,不可轻启战事,不可苦了百姓,吴国强,乾国弱,一类的话。    龙椅上。    武明空听见这些话,眉头微微皱起。    她也知道。    朝廷现在没有跟吴国一战的资本。    但!    眼下吴国使团还没抵京,朝中百官有一个算一个,竟都被吓破了胆子!    好像面对的是不可阻挡的洪水猛兽!    未免让人心寒!    武明空看着唾沫星子横飞的百官,只觉得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就在这时。    太尉田润雨忽然出列,颤颤巍巍的行了一礼,用苍老但有力的声音喊道:    “陛下!臣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