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捷报!女帝大喜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长安城。    皇宫,养心殿。    夏至刚过,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    窗外,蝉鸣声不绝于耳。    武明空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章,白皙的脸庞,沁出汗水,让她的发丝略显凌乱。    虽说养心殿里有冰块降温。    但看到这些奏章,武明空还是觉得一阵燥热。    一连批阅了六七个奏章,不是旱灾,就是叛乱!    仿佛整个大乾,在她的治理下已经是乱成一团。    成天面对这种奏章。    她怎能不心烦,怎能不出汗?    一旁。    林宛儿拿着折扇,轻轻的给女帝扇风。    片刻后,见女帝放下奏章,闭目养神起来。    她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下个月便是您的生辰,您看要不要知会礼部,摆宴庆贺。”    武明空听见这话,叹了口气,道:“青州旱灾还未结束,各地叛乱四起,朕哪来的心情庆贺生辰。”    说到这,她不由想到。    先帝还在世时。    每次生辰。    方修那佞臣都会举办盛大的宴会,为先帝庆贺。    甚至,还联合六部一同上表,将先帝的生辰设为千秋节。    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百姓水深火热,困苦不堪,朝野上下却是声色犬马,纵情享乐!    要是她也这么做,和先帝又有什么区别!    武明空想到这,冷哼一声,拿起奏章,继续批阅。    批阅了一会,她又不由自主的想到:    “也不知道朕的生辰,那佞臣会做些什么。”    “摆宴,还是送礼。”    “以那佞臣的行事作风,应该会既摆宴又送礼吧?”    “到了那时,朕是受还是不受呢?”    “若是他什么都不做,朕是该高兴呢,还是该生气......”    武明空想了一会,猛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都决定不庆贺了,还想那么多干嘛。”    一旁。    林宛儿没听清,问道:“陛下,您说什么?”    武明空见林宛儿发问,莫名有些心虚,道:“没什么。”    然后,就拿起奏章,继续批阅。    片刻后。    批阅到蜀州刺史刘成文呈上的奏章。    武明空瞳孔微缩!    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将奏章猛地砸在桌上,怒道:    “剿贼剿贼!剿了一个多月,这贼竟然越来越多!    这样,他刘成文竟还敢给朕邀功!要奖赏剿贼的将士!他莫不是将朕当成了傻子!”    一旁,林宛儿还是第一次见女帝发这么大的火,收起折扇,往后退了一步,不敢说话。    女帝坐在龙椅上,目光盯着案上的奏章,喘了几口粗气,方才平复自己的情绪。    蜀州距离长安府,隔着三四个州府。    朝廷在那里的影响力极弱。    因此。    无论那蜀州刺史是真的无能,还是养寇自重。    武明空都不太敢将他逼得太紧。    要是逼得太紧,刘文城直接加入叛军,一同谋反,小事也变成了大事!    想到这。    武明空强压下内心的愤怒,捡起奏章,在上面批注:朝廷无银,奖赏一事,自行筹措。    批完了奏章。    女帝愤怒的情绪久久无法平复。    心里想着,要不要派名御史去蜀州探一探情况。    就在这时。    养心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就响起宫女的声音。    “陛下!礼部捷报!”    捷报?    武明空微微一怔。    一般来说,只有打仗赢了,才能用“捷报”一词。    因此,这捷报,要么是各州府呈上来,要么是兵部呈上来。    这礼部呈的哪门子捷报?    武明空这么想着,心中有些好奇,道:“呈上来。”    “是!陛下!”    宫女双手呈上文书。    林宛儿上前,接过文书,又双手呈给女帝。    女帝伸手接过来,打开以后,自上而下浏览了起来。    看了一会。    她白皙的脸庞,因为兴奋浮现一抹红晕,激动道:“好!太好了!”    “朕就知道,让那jian贼来办此事,绝不会出错!”    “jian贼”两个字脱口而出。    武明空方才意识到,人家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    还骂人家jian贼,未免太不厚道了。    于是又忙不迭的改口:    “不!”    “不是jian贼!是朕的相......”    说到这,戛然而止。    脸憋得通红,把后面两个字硬生生咽了回去,再次改口:    “是朕的肱股之臣!”    一旁。    林宛儿见到这一幕,非常好奇。    这捷报上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能让陛下这么激动。    差一点就将原先恨之入骨的方相,称为相父。    不过。    对林宛儿来说,捷报写的什么并不重要,女帝开心才最重要。    因此,她的脸上同样露出笑容,问道:“陛下,可是方相又办成了什么大事?”    人在收到好消息的时候,最想找人分享。    林宛儿这时候发问,正好戳中了武明空的心窝。    武明空压下内心的激动,看向林宛儿,道:“吴国使团刚签下了协定,为当年中断葡萄贸易一事,赔款白银三百万两,半月内送至京城!”    “除此之外,我大乾的商品进入吴国,所缴纳的关税,由两国共同协定!”    林宛儿虽然对这些事情不太明白,但从女帝的表现上,也能猜得出来。    这份协定一定是对朝廷有极大的好处。    于是,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适时的送上马屁。    “陛下英明神武,又得方相这等贤臣辅佐,必定能成全文治武功!”    “奴婢相信,以后类似的捷报,还会更多!”    武明空不是一个爱听马屁的皇帝。    但听见这话,心里还是喜滋滋的。    毕竟先帝在位几十年,签订了无数的协定,几乎都是丧权辱国!    这几十年来,从来只有大乾赔偿别国银子,还是第一次有别国赔偿大乾银子。    而且!    还一口气赔偿了三百万两!    这三百万两,对富庶的吴国,算不了什么。    可是对贫瘠的乾国,却称得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好了,别拍朕的马屁,朕怕这话听多了,慢慢的就真以为自己有多厉害。”    武明空心里十分清楚。    这件事能够办成,方修的功劳占了九成。    要不是他一直坚持陈兵边关,要将那什么“胆小鬼博弈”进行到底,吴国怎么都不可能轻易妥协。    “说到底,这一次,朕是沾了他的光!”    武明空这么想着。    又有宫女送来了新的冰块。    武明空看见冰块,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挑,开口问道:“官窖里还有多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