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言情小说 - 妖妃:请陛下赐臣妾一死在线阅读 - 异象

异象

    大华朝,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当今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而此时,大华朝的天出现了异象。

    “轰隆,轰隆”,天空,顿时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还时不时的有雷霆翻滚,只是那闪电沾些血色。

    上京,上京城内,皇宫之中。

    “快点快点,皇后娘娘马上就要生了。”一个宫女急忙忙地对着一群来来回回的宫女们说道。

    皇后,刘氏,当今华太宗之妻,唯一的妻子。

    "皇上~驾到~”声音纤细,只不过有些扯嗓子。

    一个身材高挑,面貌阴柔,着黑袍,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感觉,他便是当今大华朝,华太宗亲命大监一一秦如玉。

    在大监的身后,一身穿五爪金龙纹袍,神色威严,头戴金色发冠,剑眉凤目,俊逸非常,尤其是那一双深邃的眸子,深不见底。

    他就是华太宗,华秀。

    “奴婢参见皇上。”宫女们行礼,齐声说道。

    华太宗微微点头,“好了,现在不用多礼,忙好你们现在的事就可以。”

    “是。”众宫女连忙行礼说到,又各自忙去了。

    而大监默默地站在皇上身旁,就这样,皇上在皇后的寝殿前注视着,额头上也有一层细汗。

    等着,等着。

    而此时上京城紧临皇宫的摘星楼上。

    一位身着紫色金纹白色衣袍的将近四、五十岁的男人,只见此人面若冠玉,一头黑白相间的发丝,一手捻着自已的一缕胡须,他正在注视着这狂暴的苍穹。

    “那是…”,他见那不远处的苍穹之上的雷云,逐渐变得血红,并且似乎有一个东西正在渐渐地凝聚变成实体。

    很快它成形了,那是一条五爪金龙,只是浑身泛着黑气,一双眼竟是赤红色的,而且它还有一双血红带有羽毛的翅膀,它以飞快的速度向皇宫的方向飞了过去。

    "不好"他惊呼一声,急忙从阁楼上飞跃下去,这一跃,便是百十里。

    不到三四息就来到皇后娘娘的宫殿外。

    "站住!什么人!"守在殿外的侍卫见到突然来到的男人,大喊一声。

    他站住身,微微整理衣衫。

    待看清男人的面貌后,弓身行礼,"国师!”

    他微微点头,急忙走进去。

    国师,华朝前任前任皇帝亲命的摘星楼的主人,因前任前任皇帝对其有恩,便一直为华朝尽心尽力,不过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只是称呼国师。

    “陛下,快躲开!保护陛下!!!”国师飞速来到皇上身边

    原来那奇怪的飞龙已经来到皇后的寝宫之上,散发着强大的威压。

    国师施展他仅会的防御法术,“这位大能,有什么说好好说,请不要伤害这里的人。”

    看得出来,国师已经使出全力了,面色惨白,身体颤抖着。

    皇上也好不到那去,只不过有国运护体的原因,看上去要好一点儿,当然,也只是好一点儿。

    大监全身颤抖,只不过,似乎他也有些道行。

    一声龙吟响彻云霄,法术屏障碎了,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奇怪的飞龙化成了点点金光,之后消失在天地间。

    “不,不见了。”国师好像还没缓过神来。

    皇上吸了口气,而大总管慢慢地放松。

    其他人在飞龙来到时,就被威压吓晕的吓晕,胆小的则吓死了,胆子大点的也吓得一动不动。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传了出来。

    “生了,生了,皇后娘娘生了!是小皇子!”一个宫女小跑着出来。

    “参见皇上。”宫女行礼道。

    “生了,生了,生了!哈哈哈!”皇上龙颜大喜。

    “恭喜陛下~!”大总管和国师微微行礼祝贺皇上。

    皇上急步走进寝宫,国师和大总管则在外面候着。

    “阿怜。”皇上看着躺在床榻上的面色苍白的皇后,轻说:“你受苦了。”

    “皇上,不苦,怎么会苦呢,臣妾看着自己的孩子,就好高兴。”皇后娘娘有气无力说。

    "快给朕看看朕和阿怜的孩子。"皇上一脸激动的说。

    “是,皇上。”抱着孩子的宫女将孩子递给皇上。

    皇上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哟,你别说,看得真像朕和阿怜。”

    “哈哈~,那请皇上给孩子起个名吧。”皇后娘娘看着孩子说。

    “名字,嗯,名字,我可得好好想想。”皇上思索了一阵。

    “有了有了!”皇上眼睛一亮。

    “哎,你可别吓着孩子。”皇后娘娘急忙说。

    “嘿嘿。”皇上憨憨一笑。

    “那皇上起的什么名字?”皇后娘娘问。

    “哦,名字,华灵,怎么样。”皇上喜悦地说。

    “华灵,小家伙,你有名字了,小灵儿。”皇后娘娘看着孩子露出慈祥的微笑。

    “对了,你去把外面那俩叫来。”皇上对着站在一旁的宫女说。

    那俩说的当然是国师和大监了。

    很快两人进来,“参见陛下。”

    “免礼,你们说朕给朕的皇儿起的名字,华灵,这个名字怎么样。”皇上似乎高兴地有些忘乎所以。

    国师微微一笑,“回陛下,甚好。”

    大监则是在一旁有些鄙夷。

    “嗯,那你怎么看。”皇上问大监。

    “回皇上~非常好~特别好~”大监微微躬身。

    “好,哈哈哈。”皇上大笑。

    而此时,在离上京城几万里外的一处村庄。

    村道上,

    “听说了吗?苏大山家的婆娘要生了。”一个扛着锄头浑身是泥的汉子对另一个扛着铲子的黝黑的汉子说。

    “是吗?那可得把他高兴坏了吧。”扛着铲子的黝黑汉子说。

    “那可不!”汉子说。

    两个汉子相视哈哈大笑。

    村北边,一处围栏里的破旧茅草屋,那就是苏大山家。

    “王婶儿啊,你可得轻点啊,我听说女人生孩子可是很疼的,你尽量轻点,放心钱不会少一分的。”一个古铜色皮肤,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浓眉大眼的男人对着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的农村妇女说。

    “苏大山,我知道你心疼你媳妇儿,可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再说了,钱不钱的,你王婶儿我是那种人吗!”王婶儿跟苏大山说。

    “呃…那个王婶儿我不是那个意思。”苏大山急忙说。

    “行了,婶儿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啊,还有!你给我让开!你还想让你媳妇儿生孩子吧?!”王婶儿一把推开苏大山,进了里屋。

    “你给我出去,出去!女人生孩子你凑什么热闹,上外面等着。”王婶儿把苏大山轰出门外,开始了伟大的工作。

    “那个啥,轻点啊!”苏大山在外面喊道。

    “知道了!”王婶儿回道。

    “那是啥…”站在外面的苏大山看着这突变的天。

    变了,本来湛蓝的天空变得混浊,灰暗,还有血红的云,电闪雷鸣,但没有雨滴。

    突然天中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红光,不是光,是眼睛!

    “啥玩意儿,生孩子咋还变天呢?”苏大山急得汗如雨下。

    许久,

    “天晃晃,明亮亮,妖华江山娆,哈哈哈!”院子外站着一个鹤发童颜,白袍道人。

    “你是哪位?”苏大山疑问道。

    “我乃是花落真人,你我有缘,我来指点一二。”那道人笑答道。

    “道长请进。”望着那道人,苏大山不疑,恭敬请进院子。

    真人进了院子,问苏大山道:“你老婆可是要生了?”

    苏大山一听这话,心想,神人啊!

    “是的,道长我想问一下啊,就是我媳妇儿生孩子咋天还变色儿了。”苏大山问。

    “自是有因有果。”真人回答。

    “哇!”婴儿的啼哭的声从屋里传了出来。

    “生了生了!”大山激动的跑到门前。

    “你急啥!屋里来吧!”王婶儿从屋里出来。

    “哦,那个道长也进来帮我给孩子起个名吧,俺也不识字,放心钱不会少的。”苏大山邀请真人进屋。

    “也好。”真人淡然答道。

    屋里,

    “媳妇儿,你受苦了。”苏大山攥着刚生完孩子的媳妇儿,心疼道。

    “不苦不苦,对了你看看孩子。”苏大山媳妇儿陈氏回答。

    “对了,孩子呢。”苏大山才想起来。

    “哟,才想起来孩子,这呢,是个女娃。”王婶儿怀抱着孩子。

    “嘿嘿,女娃好,女娃好,将来肯定跟她娘一样漂亮。”苏大山接过孩子说。

    “唉,那个道长,嘿嘿。”苏大山看向花落真人。

    “哦,你是说名字,你姓什么?”真人问。

    “俺姓苏。”苏大山答。

    “姓苏?缘来如此。”真人自语。

    “啥?”苏大山不明所以。

    “哦,没什么,姓苏,名妖,苏妖,你说怎么样?”

    “苏妖?好名字,有文化就是好,到时候,我也要闺女上学识字。”苏大山有些感叹。

    只不过没人注意,怀中的孩子一直看着花落真人。

    “好了,我也该走了。”花落真人说完离开屋子。

    “唉,道长,还没给钱呢。”苏大山把孩子递给王婶儿,向屋外追去,可是却没有人。

    回到屋里,

    “还真是个神仙,竟连影儿都没看见。”苏大山说。

    “行了,不都说了有缘,我也该走了。”说罢,王婶儿把孩孑给苏大山后,也起身向院子走去。

    “唉,把钱结了。”苏大山追出去。

    “什么钱不钱的,到时候,你上我家给我送去就行了,先留着那钱给你媳妇儿补补。”王婶儿说完走了。

    “唉,都是好人啊!”苏大山道。

    上京城,一个偏僻巷子里。

    “呼~吓死我了!”一个鹤发童颜,衣着华丽,道人打扮的人拍着胸脯。

    不过很快,他变得年轻俊朗。

    没错,他是花落真人。

    “没想到,今天竟遇上了这位,不过这位不是和那位在一起吗?怎么来了人间?本来算到有缘,还想骗,呸,赚点银子,没想到,算了不想了。”真人有些埋怨。

    “这气息是…”真人望向皇宫方向。

    “咦,怎么连那位也来了人间,唉,惹不起啊,惹不起,不过这事可不能说出去,先走为妙。”真人说罢,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