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 除夕的面(下)
书迷正在阅读:偷看人生剧本后,我转职了龙骑士、穿书后我开启女主剧本、食戟之我不是药神、在末日里用救赎系统该怎么活下去、玩转香江1980、三国之开局收庞统、宇破惊天、我师兄不可能是炼气期、风关上门、悰欣粲然
转眼到了第三年的除夕夜,经营面馆的夫妻二人,照旧送走最后一位客人。 看着东方深邃的巷子口,妻子嘀咕了一句: “他们还会来吗?” “哎呀!差点忘记了!” 老板忽然想到了什么,站在门口,一拍脑门,随后匆匆跑回店里,把挂在墙上的价格牌取下,然后将上面的“8元”改成了以前的“5元”。 “要是待会儿来的,不是他们,而是其他的顾客,你咋解释?” 老板娘虽然是这么说得,但从丈夫手中,将价格牌接过来后,她并没有改,而是悄悄挂在了一个不太醒目的角落。 “说来也奇怪!自从前年除夕,他们来吃了面之后,咱家的生意,就越来越火。感觉他们就是财神爷下凡,给咱家来送元宝的!哈哈哈!” 店里面,夫妻两人正相互打趣。 女人又带着孩子跟老人来了。 “老板,来两碗面!” 今年,mama的神色似乎好了许多,甚至破天荒地一下就要了两碗面条。 “好的!” 老板娘应了声,来到后厨。 老板还是像往年一样,在每一碗里,多加了一份面条,甚至,还在原本的虾仁上,加了可口的虾籽还有虾脑。 ...... 女人的孩子长大了。 这次,面端到桌子上,他没有先动筷子,而是直接将面碗推到mama面前。 “妈,您先吃!” “你吃吧,妈不饿!” “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实在拗不过孩子,女人无奈妥协,本想着像去年那样,只喝一口面汤。 然而,当她接过面碗的时候,却发现,今年老板端过来的,竟然是一碗没有汤的拌面。 大过年里,为了不辜负孩子的心意,三年时间,女人第一次吃到了这里的面。 ....... 江伟明的故事讲到这里,听得入神的江威,突然皱起眉头:“爸,你说这碗面,让你想到遗憾一生的事情。我问下,这个故事里,你扮演的角色,是谁啊?老板吗?” “不是!是那个男孩!” “啊?那个女人,就是我奶奶啊!” 江威一声鬼嚎,诧异地瞪圆了眼睛。 “对,那个痴呆的老年人,也就是你已经去世的太奶奶!” 因为江威出生之后,就没有见过那所谓的太奶奶,所以,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若是江伟明今日不提,甚至江威一度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没有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痴呆的太奶奶身上,稍稍回想了下刚刚的故事,江威又继续问道: “这故事里面的面馆老板、老板娘,每年除夕夜都给你们煮面,感觉挺好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啊!难不成,是太奶奶的去世,让你遗憾一辈子?” “不是!” 江伟明深沉地摇了摇头:“是面馆的那对夫妻!” “那对夫妻?” 江威越发好奇起来。 此时,在后厨间忙活的齐皓,刚刚也在听着江伟明,讲那过去的事情,原本觉得挺温馨的。 可眼下,他突然将毕生的遗憾点,扯到那对卖面条的夫妻身上,齐皓心底里,不免也萌生出一丝跟江威一样的好奇。 于是,假借打扫的名义来到客餐厅,拿着抹布,对着一张很干净的桌子,反复擦拭起来... ....... 原来,在四年前,江伟明的父亲因车祸去世,一夜之间,家里背负上了几十万元的债务。 虽然母亲将家中财产变卖,可最后,仍然欠着几万。 于是,她就带着江伟明,还有因为儿子去世变得痴呆的婆婆,挤到了一间小破房子里。 当时三人身上,一共就剩下五块钱。 除夕之夜,饥肠辘辘的他们,绝望地走在街道上,最后来到面馆。 在感受到夫妻二人的温暖后,这一家人尘封的心,也很快燃烧起来... 为了偿还债务,女人坚持打几份工; 而还在上学的江伟明,也想着为家庭出一份力。 于是,在每天放学过后,他都会外出送报纸,送牛奶,并且还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工作。 尚且年幼的他,撑起了半個家。 四年下来,积压在他们身上的债务,终于还清。 因为江伟明升学的缘故,这一年,母亲举家离开了这座回忆城! 同年的除夕夜,小镇面馆的夫妻,在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之后,一如既往地等待着江伟明一家人来吃面。 丈夫更是嬉笑着:“我今年研制出来的新口味,如果不让他们尝尝,心里还真感觉有点空落落的!” 只是,直到小镇的炮竹声消失,夫妻二人,也没再见到他们三人过来。 “看来,你这精心准备的特制面条,送不出去咯!” “许是人家日子过好了吧!” 深夜,老板将板搭门的最后一块木板镶上... 次年,店老板研制出来的这款新面条,让他面馆的生意大火。 狭小的面馆,经过扩张和装修,变得比以前宽敞许多,复古的板搭门,也换成了高档的玻璃门,面馆里,甚至还安装了空调。 这样,以后的除夕夜,就不需要挨着火盆搓手取暖了。 而这座小小的面馆,也有了属于它的名字:永康! 寓意,永远健健康康! 这一年的除夕夜,老板将玻璃门关上,还不忘往东方的深巷子看去。 “你怕不是走火入魔了吧!这都多少年了,还等着他们来啊!” 妻子笑道,但自己也忍不住,往三人每次前来的方向看去。 只是,幽邃的巷子里,只有几个不大点儿的孩子,此刻正蹲在路边,点火放爆竹,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的年味比往年更足,但,烟雾朦胧的深处,终究不见女人拖家带口的身影。 妻子也感伤起来,深沉地叹了一声:“咱们面馆都装修过了,万一他们来,以为我们搬走了,怎么办?” ...... 第三年,亦是如此... 第四年... 第五年... ...... 每年的除夕夜,送走最后一波顾客,夫妻二人在关店门的时候,总是会望向东方的巷子。 这也成了他们长久不断的习俗,就好像是每年春晚必备的保留节目——难忘今宵。 直到第15年的除夕夜... “老板,来两碗虾仁拌面!” 坐在店里的夫妻,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抬头一看,一个西装笔挺,长相帅气的年轻人,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 而在他身旁,是那个熟悉的女人。 虽然她已经满面憔悴,饱经风霜的脸上,也印上了各种岁月的痕迹,但她那双坚定的眼神,老板娘却一眼就认了出来。 “你们...终于...来啦!” 可是,当夫妻二人上前迎接的时候,却发现,曾经的三个人,如今已经变成了两位。 “那位老人呢?” “十年前就去世了!” 江伟明解释道。 夫妻二人双双沉默,但片刻后,依然热情地招呼两人,走进早已经被空调吹得暖暖的面馆,将他们带到靠门的那张桌子上坐下。 这十几年里,纵使面馆经过多次的装修翻新,但这张带着斑驳记忆的老榆木桌子,却依然摆放在那里,每天擦拭。 不消江伟明母子点餐,老板就将那碗十几年前,就想让他们尝尝的面条,端了出来。 一碗通过虾粉和虾汤制作而成的面,拌着虾籽、虾脑和虾仁,裹上虾油,吃到嘴里,那是前所未有的鲜美。 除夕夜晚,这股直击灵魂的鲜味,让人沉醉,卸下负担,瞬间感觉,过去的一年,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 而这种感受,对切身经历偿还巨债的江伟明母子而言,更是扩大了无数倍。 惬意... 自在... 感动... 随着这碗面中的六种味道,深入心中。 阔别十多年再见,这四个人,在除夕夜里,相互诉说衷肠,各自讲述着这些年来的经历,以及遇到的趣事,每个人的心情,都如同在空中绽放的烟火。 然而,第二年,这座小镇迎来了发展大规划,大量建筑被拆,而在寒冬里,等待着江伟明母亲前来吃面的永康面馆,也沦为一篇废墟,自此不复存焉。 而那对慷慨的夫妻,也如人间蒸发一般,没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