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非战之罪》
“将、将军……” “他们说了……” 副将走入帐中,半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的叫道。 完木兀陀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一凛,问道:“那些人,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副将沉默了下。 帐中陷入死寂。 就在完木兀陀等的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副将终于开口了: “将军,那些士兵……乃是国主派来支援我等的主力军。” “国主因我等先锋军攻城速度太慢,故派主力军前来支援,打算以堂正大势碾压乾朝。” “他们原先共有三十万人,都是国主培养的善战精兵,将领也都是曾跟随国主开疆拓土的猛将。” “但是……” 副将顿了顿,抬起头,面色惨白: “在赶赴定明城战场的路上。 他们见一股陌生大军的马匹和甲胄俱在上乘,但人数仅有三万左右,便动了心思,想要袭击对方。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仅有三万的骑兵,却提前察觉了咱们主力军突袭的意图,率先发动了袭击。 他们的骑兵虽然只有三万,但在厮杀起来却比咱们三十万的主力军还要强横。 当大战结束,我等惨败…… 这些骑兵,数量虽少,但个个都有着极为强横的武力,他们的将领更为恐怖。 如果仅是个人武力的话,那还好说。 可那将领领兵打仗的能力,甚至比其武力还要强。 三万对三十万,他们左右贯穿,最后杀的我们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难以置信,这场大战中,数量最少的一方反倒成了围剿之势。” 听见副将的这番话。 完木兀陀嘴角一阵抽搐。 他双目圆瞪,怒声质问起来: “你特娘在扯什么蛋呢??” “还陌生大军?” “咱们大金附近的国家,除了乾朝,就是宋朝。 虽然还有几个更弱的小国,可这种小国能凑齐三万骑兵就谢天谢地了,怎么大败咱们的三十万主力军?!” 被骂的狗血淋头。 副将却没有多少意外,因为在从那些神色呆滞的士兵口中得知这些消息后,他的反应和完木兀陀差不多。 在他们的认知中,大金就是这片区域的无冕之王。 即便大宋繁荣至极、带甲百万又如何? 在大金面前,还不是要每年缴纳岁币、俯首称臣? 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派出的主力军,竟然能被一支不知从哪個犄角旮旯蹦出来的杂牌军灭掉,闹呢?! 就在这时,副将再次出声了。 他低声解释道: “将军,据那兵士所说,他们其实看到了这支军队的旌旗,上面写着‘漢’字,想必是来自大汉的。 但无论是领兵将领,还是一众士兵们,都没将其当回事。 毕竟上到国主,下到奴隶,都没去过大汉,即便对其有了解,也多来源于一些传闻。 虽说传闻上,也都说大汉有‘一汉当五胡’的赫赫声名,可主力军的人数是对方的十倍之多。 加上我大金是此地霸主,统领主力军的将领便没在意对方,想要率兵突袭,没成想却被对方给反袭击了。” 说完这番话,副将沉默了,完木兀陀也沉默了。 他们二人彼此对视,心中都有一口槽不吐不快。 这是上天要灭了金军啊。 于先锋军而言,好不容易等到守城乾军开城出战,却被罗恒以呼风唤雨之术困住,溃散其军心。 接着庞奉德研制的弓弩出击,将先锋军打成了先逃军。 于赶来支援的主力军而言,那便更加倒霉了。 路上碰到一个三万人的骑兵队伍,原本以为可以打个秋风,捞点外快。 但没想到,却反被对方给打秋风、捞了个外快,几乎全军覆灭在那里。 即便有匆忙逃回来的兵士,一个个也都像失了魂,没了魄,哪还有半点战力可言? “此非战之罪,实乃天要亡我。” 沉吟良久,最后完木兀陀如此沉声说道。 副将望着他,出声询问:“那将军,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打吗?” 完木兀陀像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本将军都说了,天要亡我,神灵要亡我,咱们凡人怎么跟上天作对?” “所以,咱们还是先撤军吧。” “现在的局势,于我大金可谓是极为不利了,无论是先锋军被在定明城战场覆灭大半,还是主力军被大汉军队灭掉。 咱们即便再想攻城,没有后续军队的支援,也是于事无补的。 与其在这里死磕,咱们不如赶紧退回大金,据守王都,为大金尽量保存兵力。” 完木兀陀长叹一声: “谁能想到啊,从国主做下侵吞乾朝的决定后,竟然会接连碰到这些倒霉之事。 现在我们大军损失惨重,别说侵吞乾朝、覆灭大宋了。 能保持如今的地位,不被乾朝,甚至是乾宋联手灭掉就不错了!” 说完这些,完木兀陀立刻起身,吩咐副将道: “快些撤离,能收拢多少残兵就是多少,有多少马匹就用多少马匹,咱们必须赶紧回大金。 不然若是晚走一步,那么无论是被乾军赶上围剿,还是被大汉的三万铁骑除掉,都是有可能的。” 天色渐沉,夕阳如血。 完木兀陀深深的望了眼天穹。 瞬间便回想起战场上暴风暴雨袭来的天灾场景,身体就有刺骨之寒浮现。 …… 定明城。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载歌载舞,为战事胜利庆祝。 而罗恒此刻却有些笑不出来。 他望着眼前的宋使,又看了眼地上的红色木箱,沉默无言。 “仙长,我们官家真心希望请您前往大宋。” “您也知道,大宋之繁华,举世罕见,完全称得上是‘天朝上国’。 大宋地大物博,商港繁盛,是无数人都向往定居的地方。 您看,为了请您前往大宋,官家他还专门准备了一份薄礼……” 一边说着,这名宋使一边打开红色木箱。 “这是一百两白银,三匹我大宋才有的上等丝绸,还有一株五十年份的人参。” “虽然只是薄礼,可官家却是真心诚意望您前来的……” 宋使看着罗恒那平静的神色,严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