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汇率
    崇华有想过朝鲜贫穷,支付货款会有困难。    也许以物易物是不错的方式。    绝没有想到,朝鲜用来交换的东西居然是人。    活生生的人!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让他不免踌躇。    注意到他的神色,权历急了。    “崇大人,这些都是贱民,即便留在朝鲜也只有饿死的命。她们的父母将她们卖了,能让她们去上国谋生,那是天大的恩赐。”    崇华心惊rou跳,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将人命不当做一回事的。    朝鲜的情况他很了解,知道权历说的并没有错。    大明建国时起,就有数不清的朝鲜人跑到大明来谋生。为奴为婢,也比留在朝鲜饿死强。    因此向大明贩卖人口,朝鲜的官员们毫无心理负担。    但崇华却没有那么容易接受。    因为他不确定山东方面能不能允许这种方式。    权历见他不说话,咬咬牙,决定加重砝码。    “事已至此,倘若大人不能接受她们的话,她们也只有死路一条。万万不可能再运回陆地,以免机密泄露。”    这是杀人灭口了。    崇华看过来,打从心底对这个朝鲜将军产生了厌恶。    要不是还要合作,他真的很想好好惩治一番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    再看一下那些被抓来的朝鲜女子,一个个面黄肌瘦,虚弱无力。    显然如果他不接受的话,即便权历不动手杀人,这些女子恐怕也会饿死。    电光火石之间,他猛地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些人交给我了。”    见他接受了,权历大喜,连忙命令朝鲜士卒将这些女人一一押送过来。    那些朝鲜女子都知道,她们这是被卖掉了。至于她们的未来如何,前途一片迷茫。    极度的恐惧之下,这些女子哭声震天。可瘦弱的身躯又让她们无力挣扎,只能一边被推上船,一边绝望的回首陆地。    那是家乡的方向。    只怕她们此生再也回不去了。    完成了交割,崇华再也不愿意和权历相处,立刻拱手告别。    权历才不在乎这些,得到了山东运送过来的精美货物,眼见的就要变成数不尽的财富,早已让他归心似箭。    见着朝鲜人走了,崇华的下属再也忍耐不住。    “部长,未经请示贩卖人口,只怕上面会怪罪下来。”    崇华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先将这些女子送到济州岛去安顿下来,然后派人回去请示。倘若上面允许的话,再运回山东。上面不许,那便将她们配给济州岛上的朝鲜义军。那些朝鲜士兵成了家,心思便会彻底安稳下来,也会更加心甘情愿的听命。”    下属眼前一亮,知道这个办法万无一失。    当即,三艘船脱离了队伍,直接返航。    崇华率领船队驶向对马岛。    对马藩这边对交易更加重视,宗义成亲自来了。    “崇部长,不知下一次的货物何时能够送到?”    崇华莫名其妙。    本次货物的交割都还没有完成,两边的工人正在来回奔波卸货。    怎么宗义成就得陇望蜀,想着下次的事情了?    “大名为何如此急切?”    宗义成眼睛里都闪着金光,贪婪之意毫不掩饰。    “崇部长有所不知,本次货物早已瓜分完毕。东瀛国内望眼欲穿,实在是大有可为啊!”    崇花着实吓了一跳,没想到山东的商品这么受到欢迎。    他又哪里知道,如今东瀛锁国。又是岛国,物资本来就很贫乏。加上山东的商品精美上乘,自然在东瀛大受欢迎。    既然市场需求如此,崇华也不能视而不见,不要市场、不想赚钱啊。    “不出意外,三月之内,下一批货物一定送到。”    这个答复令宗义成无比满意。    以如今的航运和船速,能够保证三个月一次的货物交易,绝对是神速了。    相比起朝鲜方面,东瀛需求的货物数量更大,因此交割起来也十分麻烦。    加上货物交易的地点在荒野郊外,没有任何工具帮助,纯靠人力卸载。足足花了两日两夜的时间,货物才彻底完成交付。    不过跟朝鲜方面相比,对马藩的货款交割可就痛快多了。    只见一箱一箱的银子被搬运上船,山东这边人人喜笑颜开。    赚钱的事没有人不喜欢。    宗义成本来还安排了酒宴,想要款待崇华,庆贺首次贸易成功。可崇华还要北上库页岛,十分惦念那边的情况,便婉辞拒绝了。    船队驶离对马藩,一路北上。    下属跑过来,满脸狐疑和紧张。    “部长,银子的数额不对。”    崇华大惊,忙问道:“少了多少?”    下属却摇头。    “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许多。”    “嗯?”    崇华纳闷了。    “为何会多了许多?”    下属耐心解释。    “咱们提供给对马藩的货物,总价大约为七十万两。可对马藩交割给我们的银子,足足有一百万两之多。”    得知情况,崇华不由的坐了下来,陷入深思。    到底哪里不对?    会让宗义成多支付了那么多的银子。    他可不认为宗义成会犯傻,平白无故的就多支付了那么多钱。    至于说宗义成将多出来的银子当成了谢礼,这也说不过去。    商业贸易你情我愿,根本用不着谢礼。    即便是正常贸易,山东方面也赚的盆满钵满,十分满意了。    崇华绞尽脑汁,翻遍了自己学过的所有知识。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他猛然想到了什么。    “啊……是汇率!”    见大家不明所以的看过来,崇华笑着做了解释。    “想来东瀛的银价和大明有所不同,咱们估算货物是按照大明的银价。可对马藩支付的货款,应该是按照东瀛的银价给的。”    从事贸易的,自然全都是经济学领域毕业。对于物价,倒也有所学习。    “难道东瀛的银价比我们山东更低吗?”    另外一人思量后道:“恐怕便是如此。”    众人还在讨论大明和东瀛银价的区别,崇华却已经开始思虑这其中可做的文章。    “再派一艘船,赶紧回去,将这个情况报告给行政委员会。让他们了解东瀛的银价,并作出决策。”    他看着波澜起伏的大海,哈哈大笑。    “今后啊,这贸易做下来,咱们能赚到钱,可不单单只是货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