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三僧
    从木山府,到京城开封,大概有三千里。    陆路的话,大概要走二十天,甚至一个月。    就是水路,顺着漕运大运河北上,也要十天八天的样子。    所幸,张恒不是普通人。    他以飞行法赶路,下午出发,临到晚上就已经抵达汝南,距开封不过八百里。    偏偏这个时候,天上起了狂风。    张恒看了看天色。    山中无岁月。    去木山府找宁采臣时,才刚下第一场雪。    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冬去春来,算算时间,距离三月三上巳节已经不远了。    “天色昏暗,又起狂风,不多时,恐有雷雨相随。”    张恒赶了半天的路,着实有些累了。    再见有要下雨的意思,决定先找个地方过夜,以免与雷雨同行,一个不好被闪电劈下来,那就丢脸丢大了。    “嗯,还有个小庙!”    张恒人在空中,也是耳聪目明。    目光一扫,很快发现下面有个亮着灯火的庙宇。    庙不大。    一间大殿,三间瓦房,外加一个庭院。    张恒想了想,他是吃四方的道士,干脆也就不走了,这庙看上去不错,晚上就住这了。    嗖!!    张恒从天而降,落在寺庙外面,看了眼门上的牌匾。    “小修庙!”    念叨两句,张恒笑着摇头:“这庙宇也不知道是哪个云游僧建的,起名都起的如此谨慎,看来没少遭受社会的毒打。”    嘎吱...    张恒从正殿进去,一推门,发现端坐在法台上的居然是弥勒佛像。    而在佛像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    左边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右边写着:“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看看对联,再看看弥勒佛石像。    张恒点了点头:“红尘滚滚浪涛尽,往事付笑谈,果然是大觉悟者。”    说完。    张恒往后院去,只见寺院中拴着一头牛,而在亮着灯的僧房中,还坐着个读话本,读的正入神的少年人。    这少年看着大概十五六,张恒往他的书上扫了眼,书名叫:大剑恩仇录。    “什么垃圾书。”    只看了眼名字,张恒就兴趣全无。    “小兄弟,别看了。”    张恒目光扫过,询问道:“这寺庙里只有你吗,寺里的和尚呢?”    “谁?”    听到有人喊自己,少年猛然惊醒。    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张恒后,惊疑不定的问道:“你是人还是鬼,走路都没有声音吗?”    “我当然是人,至于走路没声音,是你看得太认真,就你这个看法,别说走路了,把你的牛牵走你恐怕都不知道。”    张恒一边回答,一边再问:“寺里的和尚呢?”    “不曾见过。”    少年如实答道:“以前庙里有三个和尚,但是半个月前,他们就好像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我是附近的村民,没事的时候出来放牛,偶尔会在这歇歇脚。”    张恒一听这话,疑问道:“你既然是附近的村民,天黑了怎么不回去,家里不担心你?”    少年摇头:“我从小与人为奴,哪来的父母,至于回不回去,我是签了卖身契的家奴,主家管的不严,今天看书看的兴起,所幸明天再回去就是了,顶多被责骂一顿,骂呀骂,我早就习惯了,多跟管事说两句好话就行。”    张恒看了看少年的打扮。    衣服上满是补丁,但是洗的还算干净,而且脚上有鞋,说明少年虽然是家奴,可他在家奴中也是有些地位的,能混到一双鞋穿。    要知道,很多家奴根本没鞋穿,下地干活也好,在家里做工也罢,都是光脚走路,地位十分低下。    轰隆!!    天空中响起一声闷雷,下起了小雨。    少年人赶忙将院子里的老牛牵进弥勒殿避雨,临了,又不忘向张恒说道:“这里有两间僧房,一间火房,还有个大殿,左边的僧房我住下了,右边的给你,我的牛则住在大殿,你看怎么样?”    “不错。”    张恒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想了想,从乾坤袋里拿出两个馒头递给少年:“拿去吃吧。”    “我不白吃你的馒头。”    少年接过馒头,从布袋里掏出一把干枣:“这些都是我在山上捡的,虽然个头是小了点,但是味道不错,换你的馒头吃。”    “好。”    张恒也不客气,接过了干枣。    入口。    干涩无比,枣味很淡,根本谈不上好吃。    少年却吃的津津有味,一口干枣,一口馒头,向张恒问道:“你是从哪来的,是庙里和尚的朋友吗?”    张恒摇头。    少年见状再道:“庙里的三个和尚不错,没事的时候经常帮我们干活,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一声不吭就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张恒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方韩,不过我不姓方,方是我家老爷的姓,所以我就姓方了。”    “至于我本来姓什么,我不知道,我是被父母遗弃在方家门口的,从记事起就是方家的家奴,不过老爷对我不错,相比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佃户,我应该还算幸福吧?”    方韩很是健谈,愉快的跟张恒聊着天。    聊了几句,张恒忍不住问道:“你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我家小姐。”    方韩目光中满是爱慕之色:“我家小姐可厉害了,她是灵犀派的传人,据说这是豫州中数一数二的大门派,可以让人飞檐走壁。”    张恒没听说过灵犀派。    想来,这应该是个江湖门派,除非练到武道通神的地步,不然对如今的张恒来说,等闲武者与杂草无异。    “你认识字?”    张恒看了眼方韩手上的话本。    “不认识,不过上面有图。”    方韩对话本很是爱护,小声跟张恒说道:“府上有认识字的丫鬟,我请她吃蜜饯,她给我讲过上面的故事,这上面说的是一个叫燕赤霞的大英雄,斩妖除魔,行侠仗义的故事。”    “谁?”    张恒楞了一下。    “燕、赤、霞!!”    方韩一字一顿,脸上满是敬仰之色。    噗...    张恒直接笑喷了。    不是他不尊重燕赤霞,而是这太荒诞了。    这感觉,就像自己的二表哥,内裤外穿成了超人一样。    “燕赤霞很厉害,是个大侠,这是我家小姐亲口说的。”    方韩憋红了脸。    “呃...”    张恒不是不信,只是有点啼笑皆非。    但是他看得出,方韩应该是燕赤霞的铁粉,于是问道:“书上有没有说燕赤霞长什么样?”    方韩骄傲的说道:“面如玉冠,眸似星辰。”    哈哈哈!!    张恒笑的前仰后合:“那是燕赤霞吗,真是笑死人了!”    燕赤霞威猛的一笔,长得跟通缉犯一样。    面如玉冠,眸似星辰,这句话说他还差不多,燕赤霞就算了吧。    “你见过燕赤霞?”    方韩也愣住了。    “何止是见过,我们没少在一块喝酒。”    说起酒字,张恒忍不住解下腰间葫芦,往嘴里灌了一口。    方韩有些不信。    看了看手上的话本,又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张恒,问道:“你能认识燕赤霞,你也一定很厉害吧?”    “还行吧。”    张恒看了眼方韩的话本,开口道:“我叫张恒,或许有一天,你也能买到我的话本,或者在燕赤霞的话本里看到我。”    “真的?”    方韩将信将疑。    张恒也不解释,只是喝酒。    见他喝的开心,方韩有些咽吐沫了:“你的酒闻着真香,能不能让我也喝一口?”    “不行。”    张恒拒绝道:“我这酒,是大补的药酒,等闲之人喝不得,我们这样的人喝了,强身驱,壮法力,普通人或者修为不够的人喝了,只需一口,便会虚不受补,七窍流血而死。”    方韩有些不信,但是张恒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就没有再要求。    当然,张恒也不是骗他。    他的药酒里泡了合道境妖王的内丹,燕赤霞第一次喝,都要立刻运转法力来炼化药力,更何况是普通人。    真要是给方韩来喝,这不是酒,而是穿肠毒药。    只喝一口,不消片刻就要暴毙而亡。    ......    滴答,滴答。    雨越下越大。    张恒喝着酒,看着夜空,悠闲自得。    但是不多时。    外面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张恒定睛一看,只见雨中走来三个和尚。    “和尚?”    张恒眉头微皱。    这三个和尚,面色血污,双眼无神。    进了院子,直勾勾的向禅房走来。    但是走到禅房前,三人就那么站着,不言语,也不进来。    “谁?”    方韩听到动静,打开窗户。    咔嚓!!    一道闪电划过。    这一眼看得清晰,吓得方韩失声大叫:“鬼啊!”    踏踏踏...    三个和尚好似没有听到方韩的惊叫,结着伴,又向弥勒殿走去。    看到三鬼走了,方韩手忙脚乱的来敲张恒房门,哆哆嗦嗦的说道:“张大哥,鬼,有鬼啊!”    “我知。”    张恒打开房门,看着三个鬼僧的背影:“要是我所料不差,他们三个,应该就是寺中的三僧吧?”    听到这话。    方韩露出恍然之色:“难怪我看着那么眼熟。”    张恒点头:“他们不是恶鬼,只是心有执念,不肯离去罢了。之前你说,这三个和尚是在半个月前突然离开的,现在看,他们不是离开,而是被害了。”    邦邦邦...    不多时,弥勒殿内传来诵经声,还有敲木鱼的声音。    张恒听了听,开口道:“我去看看,你要是害怕就别出来。”    说完,独自一人向弥勒殿走去。    “等等我。”    方韩虽然怕鬼,但是更怕自己一人,赶紧向张恒追去。    张恒也不管他。    提着剑,来到弥勒殿内。    入眼,三个鬼僧坐在蒲团上,两人念经,一人敲木鱼,风声,雨声,念经声,声声入耳。    “他们在做什么?”    方韩站在张恒身后,一脸的不解。    张恒自己也很纳闷。    三僧早就遇害了,现在还不去投胎,肯定是心有执念。    难道说,这个执念就是念经,敲木鱼?    不应该吧,这是当和尚当傻了。    嘿嘿嘿...    敲着木鱼,念着经。    不多时,三僧停了下来,咧着嘴角,犹如歪嘴龙王一样,直接咧到了眼角,恐怖又诡异,看着佛像,嘿嘿笑着,表情无比的满足。    笑了一会。    三僧起身离开,后面的人搭着前面人的肩膀,片刻后,消失在了细雨下。    咕咚!    方韩咽了口吐沫,一股寒意从心中升起,说话都带着颤音:“他们走了?”    “走了。”    张恒皱着眉头,想了又想。    少许后,向方韩说道:“你去佛像上检查一下。”    “现在吗?”    方韩有些害怕。    张恒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被这样一看,方韩就有些绷不住了,赶忙说道:“我这就去。”    手脚并用。    方韩很快爬上了佛像,在佛像上翻找起来。    不多时,方韩惊喜的说道:“有个暗格!”    “打开。”    “好。”    方韩也不犹豫,很快打开了暗格,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木盒。    抱着木盒下来,放在佛案前。    打开一看,盒子里装着金银还有铜钱。    数一数。    六两黄金,三十二两白银,还有四串铜钱,三颗宝石,折合成银两得有二三百两的样子。    “钱?”    张恒看了看这些钱,又想了想临走前,三名鬼僧的一脸满足的样子,嘀咕道:“原来是这样!”    之前他还以为,三僧的执念是寺庙。    现在看,寺庙是假,念经也是假,恐怕这笔私房钱才是真。    真有你的。    果然是和尚,死都死了,也放不下这黄白之物,看一眼都会分外满足。    “这笔钱...”    看到金银,方韩也是眉飞色舞,脸上哪还有恐惧。    “这笔钱不能轻动,不然那三个鬼僧会去找你。”    张恒想了想,开口道:“这样吧,明天白天你在寺庙周围找一找,三僧的尸骨应该就在附近,找到了,帮他们入土为安,然后将这笔钱一分为四,你和三僧一人一份,三僧的那份,买来元宝蜡烛烧给他们,剩下的一份,你自己留着就是了。”    三僧死都死了,也放不下这笔钱。    方韩要是全都拿走,必然会死于非命,在睡梦中被活活掐死。    分成四份就不同了。    方韩帮他们入土为安,还将其余三分烧给他们,拿一份不过分吧。    想来,拿到了方韩烧给他们的元宝蜡烛,三僧也就该投胎去了。    “直接入土为安是不是太寒酸了,要不要买三口薄棺?”    方韩小声询问着。    “不必...”    张恒想了想三僧的所作所为,摇头道:“六片木板做成的薄棺,怎么也要几十文钱,你要是真这样做,他们是不会瞑目的,说不得晚上还要去找你,埋怨你太铺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