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若大魏四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陆羽口中讲述的,儒道的故事从春秋战国,一直贯穿到了大汉,乃至于爆发出黄巾起义这场极富宗教色采,关乎的起义! 细细的阐述,战国时期,与儒家抗衡的并非道家,而是墨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曾担任过周朝的史官,而的推广,则是陈氏公子去齐国之后,由陈氏家族将《老子》一文传播到齐国,作为齐国的理论依据。 而道家的形成,则是齐国稷下学中的首要学派,这一学派,富于宽容精神,能与儒家和谐相处。 孔子也经常向老子请教一些问题,足以说明…早期的道家与儒家是和谐的。 转折点,出现在西汉。 大汉初年,汉高祖吸取了秦朝暴力改革而亡的教训。 加上汉初民生凋敝,于是将道家衍生的思想作为治国方略…这段时期,道家成为了大汉主流的学术。 可历经文帝、景帝两朝,国力渐丰… 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道家的思想就显得有些保守,只能以儒术缘饰法制,所谓——霸王道而杂之! 渐渐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大汉新的意识形态,道家思想则流落于官学之外… 陆羽细细的将这中间的故事、事件…娓娓讲述给张鲁。 其中一部分,张鲁是知道的… 另一部分,张鲁却是陌生的,他凝着眉,细细的聆听… 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 陆羽的话还在继续: 呼… 陆羽口中的时间点已经贯穿了整个西汉,而张鲁深深的呼出口气,感慨万千。 这一节,他知道… 也正是因为无数道门先辈的努力无果后,他的祖爷爷张陵才改名为张道陵来到巴蜀的鹤鸣山传道。 这里远离中原,儒门的渗透并不那么强烈,且百姓信奉巫蛊…这给予了最肥沃的成长空间。 果然… 陆羽的话锋一转,转向的便是五斗米教这一块儿。 一口气讲述了这么多… 陆羽提起一口茶盏,抿了一口…余光瞟向张鲁… 而此时张鲁的眼芒中释放出的唯有二字,他只觉得…陆羽这个人太可怕了,他不仅仅了解,更了解,了解整个正一盟、天师道、五斗米教的发展 规律。 怪不得五斗米教的圣女都会因为他而放弃原本的计划,乃至于…… 这位魏太子有这个魔力,也有这个魅力! 他太懂了… 与他攀谈,有一种…浑身都暴露在外,任何秘密都藏不住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 张鲁摇摇头, 陆羽笑着回道, 这… 张鲁面色微沉, 陆羽轻轻摇头, 陆羽缓缓起身,他负手而立走到了门前,抬起头眺望着账外的苍穹。 呼… 张鲁轻呼口气,他的面颊变得更加的严肃与郑重。 陆羽没有直接回答张鲁,他继续负手感慨道: 讲到这儿,陆羽转过身, 言及此处… 陆羽顿了一下,似乎是刻意留给张鲁一些思考的时间。 十息…二十息… 五十息,一百息… 足足一百息过后,陆羽才郑重其事的张口问道: 讲到这儿,陆羽的表情变得一丝不苟,这副淡定之下的从容…莫名的带给人许多的压迫感。 张鲁则缓缓的抬起头… 他话语有些磕绊: 张鲁略微迟疑,旋即眯上眼,缓缓的吟出一句。 —— 而这两个字脱口。 陆羽一怔…他本还想再向张鲁讲述下,佛道的故事… 要知道,如今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佛教引入中原的时间并不久…寺 庙也唯独洛阳的白马寺。 可以说,佛教的影响远没有后世那么大… 陆羽想要讲述的,说起来,只是为了向张鲁提个醒… 告诉他,在未来… 道家最大的对手不是儒,而是佛… 可谁曾想… 张鲁直抒胸臆,直接就提出了二字。 这…就有点儿厉害了! 看起来,这位张鲁张天师虽然偏安于汉中一代,但…他已经意识到,佛…将会如何的影响这天下,佛…又将如何的又一轮压制道的发展! 陆羽的眼眸眯成了一条缝,他弯下身子,目光直视张鲁: —— … … 阳平关内,一处阁院。 看到了父亲回来,张琪瑛连忙迎了上去。 张鲁看着眼前的女儿… 这个素来端庄得体的女儿,这一次竟为了这件事儿,变得如此的急迫。 鬼知道,她是因为五斗米教,还是…因为陆羽! 见张鲁没有说话,张琪瑛又忙不迭的问。 张鲁故作严肃… 这表情可把张琪瑛吓住了。 张琪瑛支支吾吾, 除了惊讶外,张琪瑛的面颊上闪过几许担忧,只有真正与陆羽碰撞过,才会知道…他是一个何等厉害的对手,这样的人…能做朋友,千万不要做敌人。 张鲁突然的一句话让张琪瑛一怔… 这… 张琪瑛反应过来,父亲这是…这是同意她出关见…见陆羽 照理来说,这应该说明…父亲与陆羽的谈话很顺利吧 可为何… 张琪瑛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像是一帆风顺的模样。 不等张琪瑛把话问出… 张鲁摆摆手, 这… 骤然听到三个字,张琪瑛浑身一颤,旋即…她牙齿咬住,面靥突然红了, 张鲁只是笑笑,旋即摆摆手,扬长而去… 倒是留下张琪瑛握着拳,她太好奇了,她太想知道…为何父亲会说,压力在陆羽那边啊不…陆羽什么时候成心上人了 张琪瑛语速极快,一如她的心情一般,波涛汹涌…澎湃! … … 这一夜。 陆羽独自站在上,现在的他独自眺望着夜景。 典韦等人在陆羽身后十步保护… 寒夜寂静,唯独阵阵凄冷的风吹拂在陆羽的身上。 ——灭佛! 张鲁提出的这个条件,让他不得不细细的深思,细细的权衡… 乃至于,他需要抽出脑海中许多有关的记载,去认真的评估…的存在,对大魏是好是坏,是喜是悲! ——唰唰… 冷冽的风吹拂着陆羽的面颊,他淡淡的吟道: 吟出这一句时,他已经想到了古籍文献中记载过的许多次之举。 比如…着名的—— 细致的说,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再加上后周世宗灭佛,构成了极其着名的——三武一宗之厄! 而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情形也有些略微的差异,但大体…如出一辙。 无外乎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 通俗点儿说… 佛,其实就是苦难中的百姓,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 而随着佛教的发展,在许多朝代,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古代的和尚不用交税,更不用服徭役、兵役;和尚也不从事生产活动,生活保障基本上靠香客供奉,而…所谓的皈依我佛,是要与凡尘断绝一切关系,供养佛陀、菩萨,可许多人却忘记了十月怀胎,将他们抚育长大的亲生父母。 还有…最不人道的,佛家规定不能近女色。 要知道… 这是古代,不是后世,古代的人定本就稀薄,没有繁衍生息,何来强国传承 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古代…入佛家的人越多,反而对帝国的发展越发不利,对统治者发展经济、生产也不利… 唯一的好处,就是佛家提及的那,能够一定程度帮助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信封的准条,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 而灭佛的话… 似乎,可以省去铸造金身罗汉,省去香火钱的消耗,也可以释放大量的劳动力…让百姓不是完全的生活在虚妄中。 从这个角度… 大魏灭佛,倒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现在这个时间段,白马寺刚刚百年,佛教的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不像是未来时那般…困难重重! 每次灭佛运动不久后,佛门再度死灰复燃… 心念于此… 陆羽眼眸转动,口中喃喃再度吟出那句。 —— … … -wap..-到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