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吾,有大帝之资
书迷正在阅读:从霍格沃茨开始重新做人、我借妖种来修行、我若无忧、我在渔阳为豪侠、从洪荒开始的成神之旅、三元合一,有我无敌、退婚后我成了权臣心尖宠、从逃荒开始编诸天、摊牌了,我就是文娱天王、以科技硬撼神灵
黑风岭占地极大。 在村民的指引下,半个时辰后,蒙恬才终于在黑风岭中部中心找到赵牧之。 “在下蒙恬,您……就是给我写信的赵兄?” 蒙恬看向面容俊朗,眉头带着一股野性的年轻人,忍不住的激动万分! “我总算见到真人了啊!” 一路上,蒙恬心里惴惴不安,之前赵牧之一展雄才伟略,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权谋人情,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让其惊为天人。 他生怕赵牧之是个赵括那种纸上谈兵、空谈之辈。 如今,见到这‘黑风岭’的安居乐业,他悬着的心缓缓放下。 “蒙恬大将军,久仰久仰啊。” 只见一个身穿短衫、裤衩的年轻人指挥着村民挖掘着白色的石头。 让蒙恬惊讶的是,这些村民非但没有任何抱怨,反而一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这是……为何? 要知道,北地那些修建长城的百姓,可是叫苦连天,哪怕在官兵的管理下都磨洋工。 可眼前的村民们,每一个人都热火朝天,充满干劲。 对比之下,简直天差地别! 赵牧之回过头来,就看到满脸激动的蒙恬,摸了摸下巴。 “早就听说将军文武双全,忠义无双,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远胜传闻啊。” 穿越之后,赵牧之就在考虑,要不要搞点事情。 毕竟,前世,咱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科学家、力学家、文学家、外语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音乐家、美术家、体育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量子学与相对论研究爱好者、种植业畜牧业深度体验家、大型建筑地搬运专业从业者、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终身服务用户、月光族族长…… 咱,也是有身份的人。 不能弱了面子。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更重要的是,直接绑定签到系统! 不是那种一天一签到的,而是直接补签! 原身十六岁,死了,他穿越而来,补签十六年! 好家伙! 搞吧! 要搞,就要搞大的! 秦始皇马上要死了,乱世将至,咱,就是那个鸿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那个鸿鹄! 他给自己把了把脉。 吾,有大帝之姿。 在古代,当皇帝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继承,一种是造反。 继承就算了,原身是谁他压根不知道,只知道母亲叫念政夫人,没听说过。 那就只剩一条路。 造反! 想要办大事,靠个人是不行的,黄袍加身,也得有人拥护。 从头开始?那也太慢了。 所以,赵牧之另辟跷径,直接给蒙恬写信,这家伙是个将才,弟弟是个文才,父亲是个重量级大官,能把他拉到手下,将事半功倍! 果不其然,这厮...来了! “赵兄,信中见解惊为天人,让我心中敬仰!特来拜访,只是没想到,赵兄居然如此年轻。” 他拜了拜手,原本以为赵牧之谋略无双,最起码也年过半百,谁能想到,竟然是个刚刚束发的成童! 赵牧之爽朗一笑:“只有那些迂腐之人,才纠结于年纪,蒙将军,快屋里请!” 只是现在蒙恬有点懵。 他指着赵牧之身后的高层建筑。 “赵兄,这、这是什么?怎的如此怪异?” 赵牧之身后,有几栋五层房屋,但这房屋在蒙恬的眼中极为怪异,他的房顶居然是平的! 和咸阳红砖青瓦的典雅不同。 这房屋充满了一种...超前感和整洁感,犹如仙人居住的楼宇一般。 更让蒙恬震惊的是,这房屋的窗户...是透明的。 居然能透过玻璃,直接看到房屋之中的景象! “这是何等建筑,犹如仙人楼阁,藏于小山之中,别有一番风味!” 蒙恬瞪大了眼,跟着赵牧之走到房屋之中,更加懵逼了,“赵兄?为何没有看到房梁在什么地方?为何这房屋没有纱窗?” “这透明的物什又是什么?” “这地面上白色的坚硬地面又是什么?” 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已经超出了蒙恬的理解范畴。 他这辈子都么有见到过这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 蒙恬颤抖的走到别墅前,看着那高耸的房屋,摸着房屋墙壁传来的坚硬触感,满脸不可思议。 “这房屋居然比城墙还要坚固!” 他亲身经历的修建长城,可谓是兢兢业业,但效果……远不如赵牧之的房屋! 城墙才多高? 不过三丈! “城墙建盖到三丈,就需要考虑是否稳固的问题了,所以很难再向上建造。”蒙恬感叹,心惊无比,“可眼前的房屋足足有五丈!” 工匠世上有无数,但能工巧匠却寥寥无几,顶尖的工匠他基本都认识!他确信,无一人能超越赵牧之! 这真的是普通人能制造出来的吗? 蒙恬咽了口唾液,声音颤抖道:“赵兄!” “这是神迹啊!” 这种技术如果应用在长城之上,那将会是什么场景? 动辄五丈高的城墙,无比坚硬。 铜墙铁壁! “神迹?” 赵牧之不以为意的挥挥手,“这算什么?不过是打个样,等过两天,建一个百丈高楼。” 这算啥? 不就是水泥浇灌技术么? 你还没有见识到机械化的强大呢。 蒙恬咽了咽口水,好家伙,那不是上天了。 “喏,一路上累了吧,吃点米糕,喝点果汁,鲜榨的。”赵牧之随手指了指小桌子。 米糕? 果汁? 此为何物?? 蒙恬小心翼翼的吃了一口。 卧槽? 妙极! 妙哉! 妙乎! 妙也! “这、这、这……光禄寺所不能及也!赵兄,此为何物啊!” 赵牧之摆摆手:“没啥,就大米做的。” 蒙恬脑子有点短路:“大米?是不是村民说的……嗯,杂交水稻?如此香美,这怕是世间少有,珍贵之物吧。” 赵牧之喝了口果汁,舒爽的道:“这玩意量大管饱,亩产三千斤。” 袁隆平耐旱杂交水稻,在当时亩产一千六百斤,换算到秦朝,大约三千二百斤。 “噗!” 蒙恬当即喷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