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群墙头草罢了!
    ,大明福星    刚才那番话,实际上并不难理解。    这种纸上谈兵的事情,也算不上有多高明。    最难的就是,如何把策略落实到位!    “行!”    “那咱就聊聊,具体要如何运作!”    “但聊之前,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若是此次辽东战事的主帅是你们,那么刚才我所讲的三部曲,分别应该对何人使用?”    方世玉看向三个武将。    缓缓问到。    “先生,若我为主帅!”    “那么很简单,先分出主次!”    “虽然此番出兵,主因是高丽反叛,但最大的敌人并非高丽,而是纳哈出所率的二十万兵马!”    “因此,这赶尽杀绝的对象,自然就是纳哈出了!”    “至于高丽,反叛只是一部分人,并不是全部。”    “因此,只要我们把北元残余赶尽杀绝了,高丽的事情,甚至都不用我们自己动手,自己就平息了。”    “况且高丽跟辽东向来都是敌对关系。”    “因此此番军事行动结束之后,我们甚至可以让高丽帮忙镇守辽东地区。”    “而宴客的对象......”    “自然就是那些不成气候的小部落了。”    朱棣一边说,一边指向地图。    “它们人少势力也不大,又四处分散,若是不管吧,又不听话,若是管吧,又实在是费劲。”    “因此,不妨采取怀柔政策,即便不归降我大明,但只要不站在我大明敌对方也就行了。”    朱棣话音落地,朱元璋顿时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    这小子跟着我熏陶了这么些年,也不算白跟!    若是旁人,定会说首要目标是高丽,先平息反叛,再进攻北元残余。    这小子能做到这一步,朕心甚慰啊!    “高见!”    蓝玉也附和着点了点头。    但其实在蓝玉心里,他压根就觉得没必要搞得那么麻烦。    甭管是谁,只要不是自己人,那就全都砍了便是!    要知道,那些人可都是自己踏上权力巅峰的垫脚石啊!    但随着方世玉的解释,蓝玉也自知,这个想法怕是很难实现!    既然如此,那不如听燕王的好了。    一来可以表表忠心,二来按照朱棣所说,虽然敌人少了点,但二十万,也足够自己再上一层楼了。    至于小二百五常茂!    那想的就更加简单了。    老舅说啥就是啥!    俺没意见!    “是吗?”    方世玉似笑非笑的反问了一句。    朱棣顿时脸色大变!    卧槽!    看来我说的不是标准答案啊!    跟着方世玉也有一段时间了,朱棣很清楚,每当方世玉出现这种表情反问别人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在他眼里,对方就是个白痴。    “先生,还请赐教!”    朱棣苦着一张脸,虚心说到。    “就这还高见?”    “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做到,避开所有正确答案,只选错误答案的?”    “你让我怀疑自己的医术啊!当初是不是给你退烧的有些晚,导致你脑子被烧坏了?”    方世玉毫不留情,直接恨铁不成钢的说到。    卧槽!    什么情况?    这小子到底什么来路?    竟然敢这么跟燕王说话?    而且还是当着陛下的面?    可怜的小二百五常茂,三观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刷新!    燕王的脾气,就算是比起老舅来,那也是不逞多让啊!    跟陛下一样,好面的人!    你敢让他丢面子,他就敢让你丢脑袋啊!    这小子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燕王若是发起火来,不知道这小子抗不扛得住燕王一拳啊!    常茂一边震惊,一边下意识闭上了眼睛,似乎不敢看那血腥的一幕!    不只是小二百五常茂,这一次,就连蓝玉跟太子朱标都觉得方世玉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好歹也是咱大明王爷啊!    竟然当众如此训斥?    唯独朱元璋,此时那是一脸的幸灾乐祸!    还好朕沉稳干练,没把心里赞扬老四的话给说出来!    否则,这小子岂不是连朕一起攻击了?    “先生,请指教!”    但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是,朱棣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方世玉训斥完之后,再一次恭敬的回到。    如今方世玉在朱棣的心里,那地位堪比老爹啊!    在朱棣看来,训斥几句算个球!    刘备请诸葛亮,那要一连三次,史称三顾茅庐呢!    方先生这种级别的大佬,愿意不吝赐教,那是俺的荣幸啊!    训斥几句怎么了?    俺的命都是方先生救下来的!    你有本事你让俺起死回生,俺也服你!    “这倒是还像个人!”    方世玉也是有些诧异,朱元璋让他帮忙磨练一下朱棣的性子,因此他刚才是故意的。    但没想到,朱棣此时性子竟然转变了这么多。    “行,那我就指点指点你!”    “好歹也叫了这么久的先生,不能让你白叫不是?”    方世玉边说,边伸出手来。    吴元年当即恭敬的双手捧着毛笔,递到方世玉手里。    “在你们眼里,大明的对手只有三个,是吗?”    “北元其一,高丽其二,辽东小部落其三。”    “其实你们都错了!大错特错!”    “咱大明的敌人有五个!”    “北元残余现在可不是当初的北元,它们早就分崩离析,如今天元大汗算一个,纳哈出算一个,兀良哈三部也算一个!”    “所以,你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开始就找错了重心!”    方世玉边说,边在墙上写着。    什么情况?    众人看见方世玉写完之后,顿时全都懵圈了!    这小子到底在说什么?    本来就应该是三个啊!    从哪冒出来五个?    北元残余不就是一个吗?    甭管什么大汗、太师兀良哈,那有区别吗?    你硬是要给分成三个,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何况,要照着你这么说,那说成四个都没问题啊!    因为你还少说了一个札刺亦儿。    众人的反应,让方世玉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人的思维,压根跟自己就在一个层面上!    方世玉心里甚至不由得感叹起来!    高处不胜寒啊!    “你们是不是要先弄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北元大汗,为何会派纳哈出进攻辽东,而非别人?”    “废话!纳哈出是太师,不让他去,难道让无名小卒去啊!”    “这纳哈出我知道,不仅官大,而且本事也不容小觑,是个不二人选啊!”    “对呀,想必北元大汗的想法,跟咱们差不多吧?”    见方世玉发问,这群人顿时七嘴八舌抢答起来。    但话虽然说了一大通,却没有一个在点子上的。    “肤浅了不是?”    “又肤浅了吧!”    “北元此时建国天元,那么站在他们大汗的位置上想想,作为大汗,他最大的敌人是谁?”    “大明?”    “非也非也!”    “此时的北元,已经退居到辽东山旮旯里了,只要不主动侵犯我大明边境,我大明短时间内自然也不会去找他麻烦!”    “对于天元大汗来说,大明只是一个潜在敌人,起码暂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实际威胁,即便要跟大明交战,那也不是此时此刻!”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天元大汗此时最大的敌人,正在内部,那就是太师纳哈出!”    “因此他派太师纳哈出进攻辽东,实际目的是想借咱大明的手,除掉他最大的敌人,结果纳哈出的小命罢了!”    “因此,这一战,无论是大明胜了,还是北元胜了,天元大汗都将成为那个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结局无非就是纳哈出跟大明拼个你死我活,什么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就是了!”    方世玉一边说,一边写下天元大汗的名字,并且写了一个标签‘政治家’。    “这怎么可能?”    “此时的北元,实力本来就所剩无几了,先不说纳哈出在北元,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将,便是他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对于北元来说,那也是弥足珍贵的啊!”    “他怎么可能会用这种损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朱元璋顿时诧异起来。    在场的众人,朱元璋可是跟这个纳哈出正面硬刚过的。    洪武三年,那场大战朱元璋还历历在目。    虽然最后的胜利者是他,但纳哈出的军事才能还是让朱元璋印象深刻。    “是啊!现在的北元,本来就没剩几个鞑子了,他们的大汗来这一招,不是找死吗?”    “恩人,若是北元大汗想借咱大明的手,取纳哈出的项上人头,也没必要这么拼吧?用二十万大军给纳哈出陪葬吗?他们总共也没剩几个活人啊!”    “这也太蠢了吧!俺可是第一个不信!这得十年脑血栓,才能干得出这种事吧?”    方世玉说完之后,在场的众人,那是纷纷反驳!    压根就没人相信他的分析!    觉得他这通分析,简直就是牵强附会!    “我就知道你们不信!”    “那是因为你们并不了解如今北元的局势!”    “更不能对北元大汗的处境感同身受!”    方世玉一边说,一边再次奋笔疾书,很快就把北元的局势图给画了出来。    从图上不难发现,北元疆域广阔,控制着内外蒙古,势力所及长城以北、东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地区。    众人看见这副北元局势图后,无一不受到了惊吓!    都被自己打败了,这疆域竟然还如此之广!    朱元璋甚至有一种后悔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涌了上来!    看来朕对北元的打击还不到位啊!    只打跑了不行!    要打残废!    最好是直接打死!    但方世玉压根就没空搭理他们震惊的表情,随后继续画了起来,很快就把整个北元,一分为三!    “其实早在成吉思汗时期,本部就已经分为三部分了。”    “哈拉和林则是蒙元帝国最大的汗庭所在地,归成吉思汗直接管辖!”    “其余两部,则为两翼,分别交给了木华黎以及博尔术管辖!这两个人的职位,都是万户长。”    “木华黎管辖左翼,辖区从汗庭至东海这片区域。”    “博尔术管辖右翼,辖区从汗庭至阿尔泰山这片区域。”    “而木华黎的后裔,则是现如今的扎刺亦儿一部!”    方世玉一边画,一边指着局势图解释起来。    “还有这种事情啊?”    “要说这木华黎还真是了不起啊!”    “可惜生不逢时啊,俺没赶上他活着的时候,不然俺真想跟他干一仗啊!”    众人一边听,一边点头。    不只是蓝玉,就连朱棣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武将,那自然希望能遇到起逢敌手的人。    实际上成吉思汗那个时代,还真是名将辈出!    就算是作为敌对方,汉人这些将领,对成吉思汗时期的名将,那也是极为佩服的。    而代表,便是这开国四杰之一的木华黎!    当初目中无人的金国,就是败于木华黎之手!    “让你说辽东如今的局势,你怎么给扯到成吉思汗时期了?这两者有啥关系啊?”    朱元璋感叹归感叹,但还是很快把话题拉了回来。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你们可知这纳哈出为何能坐上太师之位?”    “因为这纳哈出那是木华黎的嫡系后裔!也就是札刺亦儿如今的酋长!”    方世玉一边看着局势图,一边解释起来。    “北元兵败之后,被咱大明赶回了草原,这鞑子皇帝的天子之位,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大漠南北这一片汗庭所在地,尚且好说,毕竟属于他直接管辖的区域!”    “但这左右两翼的地盘,他的话可就没啥份量了。”    “因此,大汗这个位置,觊觎的鞑子可不在少数!”    “而这些觊觎大汗之位的人,又以木华黎的嫡系后裔纳哈出跟博尔术的嫡系后裔扩廓帖木儿,呼声最高!”    方世玉一边说,一边在各自的领域上写上这两个名字。    “这扩廓帖木儿倒是现在没出什么问题,只是这纳哈出的命可就不怎么好了。”    “原本准备单飞,可惜还没来得及,就发现铁岭这一片,已然属于咱大明疆域了,而高丽又在这个时候反叛了。”    “所以可想而知,这纳哈出的地盘,如今是直接暴露在咱大明眼皮子地下,直面咱大明铁骑!”    “因此,这一仗,谁都可以不参与,他纳哈出却没得选!不管打得过打不过,他都得硬着头皮打!”    “一旦退缩,等待纳哈出的,那就是他的地盘,被咱大明一点一点蚕食殆尽!”    “所以没有退路可言!只能拼死一搏!”    “而本就皇位不稳的北元大汗,自然是隔岸观火,乐见其成的。”    “若是纳哈出能赢,那北元的士气也可以借此提升,顺便震慑一下那些蠢蠢欲动觊觎大汗之位的鞑子!”    “若是纳哈出败了,那北元大汗就可以趁此机会,吞并札刺亦儿的地盘,让自己的实力更进一步!”    “因此这一仗,不论成败,北元大汗都将是那个最大的获益者!”    “这个鞑子不简单啊!”    直到方世玉说完,众人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    谁也没料到,这都被大明砍成丧家之犬了,内部竟然还有功夫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把戏!    而这个北元鞑子皇帝,竟然还能想到如此一箭双雕的妙计!    作为政治家,确实厉害啊!    “还有一点俺不明白,既然北元大汗想借刀杀人,那也没必要用二十万兵马给纳哈出陪葬啊!”    “这手笔也太大了吧!这不是败家子吗?让纳哈出带着自己的部落出兵,不是更加合适吗?”    蓝玉不解的问到。    “蓝叔,你还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啊!”    朱棣一边现学现用,一边率先抢答起来。    “这纳哈出又不是傻子,北元大汗不给人,纳哈出出来打不是无异于送死吗?还不如让大明蚕食他的地盘呢!”    “咱大明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谁来都可以啃一口啊?何况,我估计他送给纳哈出的十万兵马,也不是他自己的嫡系部队,十有八九是从那些不咋听他话的部落里,东一点西一点凑出来的。”    朱棣边说,边露出一个自豪的神情来。    “咦?”    “进步神速啊你?”    “可以啊,祝老四!”    “这都学会抢答了!”    方世玉不由得夸了几句!    “不对呀,就算这北元大汗跟纳哈出不同心,可你又怎么如此笃定,纳哈出会归降咱大明呢?”    太子朱标,却是忍不住问了起来。    打不过,还不会跑啊?    整个北元的地盘那么大,找个地方落脚,完全不是问题啊!    朱标的想法倒是也没错。    到了清朝的时候,漠北的那些鞑子部落,实际上就是纳哈出的札刺亦儿部残余鞑子演变出来的。    “那可说不准!”    “辽东虽然没咱大明好,但那也比漠北喝沙子强得多不是?”    “再说,那群鞑子已经习惯了咱汉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己既不能农耕,又不会生产的。跟咱大明比起来,咱大明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方世玉解释着。    “最大的优势?那是什么啊?”    “难道是咱大明兵马强壮?还是咱大明地大物博?或者是咱大明人口众多?”    听见方世玉夸大明,众人顿时忍不住纷纷催促起来。    方世玉笑了笑,缓缓开口说到。    “这个最大的优势。”    “那就是!”    “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