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鬣狗终是山上丧
方洁霞原本整洁、精致的妆容,此时已经被沁出的汗水所弄花; 而陈一元那肮脏、恶心的衣袖,更把她脸蹭的左一道、右一竖; 佐敦道西巴士总站的警匪对峙,媒体记者、车辆路人都在关注; 场面陷入诡异的安静,现场三方都默默无声,像是被按下暂定。 杨警司的耳返中传来“飞虎队”四组狙击手,颇为无奈的应答: 一、二组被公交站亭与灯箱广告阻挡住射界; 三、四组因顾及方长官安全,无法执行开火。 时间在流逝,每拖延一秒,都是对香江警队脸面的践踏, 重案组督察张志恒,低声讥讽着现场指挥官的软弱无能; 现场指挥官杨警司,小声咒骂着“飞虎队”的技艺不精; “飞虎队”行动组,默默等待着决定性命令的批示下达。 《大事件》从开始到现在,警员殉职以及重伤近四十七人; 《大事件》自西贡抵港至眼下被围,匪帮仅存陈一元一人; 《大事件》方督察从未设想,最后自己能指挥的唯有自己。 方洁霞竭力想扭过头面对陈一元,但往往只能瞥见他脏兮兮的侧脸。 “香江没有死刑的,活下来总会有点希望不是么?” “与你一起从越南来的弟兄,也有家人需要照顾。” 方洁霞不知道如何说服,身后的陈一元放下武器,因为他太冷静,表情自然、呼吸舒缓、手臂平稳。 “玩次猜谜如何,如果我放下武器,举起双手,会不会被你的人打死?” 陈一元的语气很淡然,似乎是在讲一件小事,像询问他身前的女孩,晚餐想吃点什么一样。 不知为何,方洁霞脸上腾起一团红云,她无法对陈一元的话做出回复,只好默默站在原地。 过去五分钟,陈一元没再说话;警方自始至终都没有劝降举动;媒体、路人只敢偷偷的看热闹;方洁霞督察期间几次欲言又止。 “香江没有死刑的,活下来总会有点希望不是么?” “与你一起从越南来的兄弟,也有家人需要照顾。” 方洁霞小声嗫嚅的,不断重复这两句话,她从小到大都相信香江的“法治精神”。也确定她的同事们,亦坚守着警队纪律。 陈一元唇角泛起微笑,也轻声的重复着提议,“玩次猜谜如何,如果我放下武器,举起双手,会不会被你的人打死?” “不会!之前你没加害举起双手的警员,现在恪守纪律、拥有原则的警队,会让你活着去法庭接受最终审判。” 伴随惯性向前跄踉两步,方洁霞耳边响起小时候,家中菲佣用衣架,抽击棉被的声音。 脸上红云尚未消散的方洁霞,没有回头去看陈一元的姿势,但她知道刚刚两人间的赌局,陈一元没有输,她也没有赢。 因为“飞虎队”并没给他举起双手的机会,在陈一元推开方洁霞的瞬间,就将其击毙;方督察接过水,轻轻的问道是谁让开的枪。 张志恒、“飞虎队”组长、杨警司,只是依次上前安慰称赞方洁霞督察,并没有人理会她所提及的无聊问题,此刻三组人马是团结的、是合作的。 “让陈一元活着到法庭、进监狱,就是警队最大的污点以及羞辱,他很可能成为香江媒体,攻击警队的工具、武器。” 方洁霞的助手在指挥车内,小声的说出她自己的理解,闻听此言,方洁霞点点头,并给予她的助理一记微笑。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陈一元的死抹去警队污点; 最大限度的消除事件影响,恢复亚洲最安全城市荣誉; 对诸多殉职、重伤的同仁及其家属,有份体面的交代; 对众多媒体记者、纳税人们,显露出诛除罪恶的决心; 对各类潜在犯罪分子、凶顽,展现出雷霆万钧的手段。 《大事件》行动结束,正义得到伸张、英灵得到抚慰。 “我记得原剧本最后是,陈一元暗中退掉弹匣,再推走方洁霞,然后假意瞄准她才被狙杀的。”林雪把烟掐灭,坐到陈真身边,拿副干净碗筷在桌上寻觅食物。 林雪说的完全正确,原剧本就是这么俗,其实如此设计,有点致敬老港片的意思,毕竟陈一元的原形,带些叶季欢的影子。 但后来杜淇峰自己越看越不满意,他觉得在最后一幕根本体现不出,陈一元走投无路、自知必亡,那种于大悲下的平静、心死时的淡然。 若按原来的剧本拍,陈一元之前的出彩,等于在影片结束时,被完全的移除抹去,将丰富饱满的角色,重新变得单薄干瘪。 如此,自己爱徒、麾下爱将的表演,将成为一出“虎头蛇尾”的搞笑剧,本来饰演反派就不易,外加这部戏有点大女主的意思,所以必须要调整。 杜淇峰收工后,把陈庆嘉、叶天成、陈真叫到自家吃火锅,顺便提出修改陈一元最后戏份的决定,然后四人变成边聊。 陈真表示结局绝对要保持,陈一元必须被击毙于当场, 他可是谨记刘得华的话,如果不想被观众、媒体诟病, 那么你演的反派角色、帮会人物、烂仔混混一定得死。 哪怕在最初是被逼无奈才踏入歧途的; 哪怕在社团帮会中还保留人性良知的; 哪怕在最后“浪子回头”弃暗投明的; 只要角色身上有案底,一定要死得干净利落,必须要死得彻彻底底。杜淇峰、陈庆嘉、叶天成,听得是乐不可支。 随即用共同举杯表示一致通过,陈真对陈一元结局的构想提议,《古惑仔》始终被大陆骂的原因就是,阴沟的臭虫怎么能上街。 杜淇峰笑骂陈真,若按那么说的话,近乎把香江七成的剧情类影片,都给涵盖进去,都给骂上一遍。 “所以,杨蜜想看我电影,就只能够去买盗版光盘。”陈真恬不知耻、振振有词的,对杜淇峰阐述他的歪理邪说。 对零三年之前,内地引进香江电影的配额制度,陈真选择性失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既然结局已经明确,那陈一元死的过程,就需要细细思量下: 其一,轰轰烈烈绝对不行;其二,同归于尽必然不行;其三,潇洒豪迈肯定不行。 但按陈真说的干脆利落的死,杜淇峰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因为那么一来显不出他的能耐;且角色最后依旧单薄干瘪。 于是乎,四人研究来研究去,觉得不够过瘾,便简单分下角色,开始“无实物”表演起来, 陈真他们在反复的推敲中,攒台词、试动作,从晚上七点半,胡闹到凌晨三点多才算散场。 而转天,杜淇峰就私下通知其余三人,他们已经被自家夫人列进“黑名单”,如再有聚会,午夜十二点前必须结束。 “杜长官,我要请三天假去内地,原因不说您老也知道,拜托啦。”杜淇峰抬腕看看手表,目光扫过日期处一笑。 因为《大事件》并非顺拍,所以今天这幕“大结局”,仅仅是一场戏的完毕而已,距离整部影片真正的杀青,大概还需要十五天的时间。 陈真哪能再等半个月,三月初尔冬升的《旺角黑夜》开机, 就更没时间往返内地;二月底还有与林伊晨的广告要拍摄; 紧接着帮田馥珍客串;继而,百事群星在港台的宣传活动。 杜淇峰受不了,陈真磨磨唧唧的音波功、碎碎念,外加他的戏份只剩四场,便准他五天“探亲假”。